江苏省高二化学下册期末备考测试题
<p>作为学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化学下册期末备考测试题,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成绩。</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N:14O:16Na:23Al:27P:31S:32 K:39Zn:65</p><p>Ⅰ 选择题(共71分)</p><p>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2023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金刚石 石墨 C60 石墨烯</p><p>A.金刚石和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p><p>B.金刚石、石墨、C60 和石墨烯的关系:互为同素异形体</p><p>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p><p>D.石墨与C60的晶体类型相同</p><p>2. 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是支撑“鸟巢”的铁骨钢筋,除含有铁元素外,还含有Mn(锰)、Ti(钛)、Cr(铬)、Nb(铌)等合金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p><p>A. 工业上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Fe、Cr、Mn</p><p>B. F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p><p>C. TiO2、 TiO2、 TiO2互为同位素</p><p>D. Nb3+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核外有44个电子</p><p>3. 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Ar在周期表属于</p><p>A.s区 B.p区 C.d 区 D.ds区</p><p>4. 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⑤盐酸,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p><p>A.④②③①⑤ B.⑤③①②④ C.⑤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⑤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是0.4NA</p><p>B.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p><p>C.2 mol SO2和1 molO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 NA</p><p>D.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p><p>6. 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间互称为等电子体,下列粒子不属等电子体的是</p><p>A.SO2和O3 B.H2O2和HCl</p><p>C.NH2-和H2O D.CH4和NH4+</p><p>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为:V形和平面三角形</p><p>B.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p><p>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p><p>D.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p><p>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p><p>B.在NH4+ 和2+中都存在配位键</p><p>C.在晶体钋(简单立方堆积)中,每个钋原子周围紧密相邻的钋原子有8个</p><p>D.CO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配合物,如Ni(CO)4,Ni与CO之间的键型为配位键</p><p>9. 对于可逆反应2A(g)+B(g) 3C(g),在温度一定下由A(g)和B(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A(g)的消耗速率与c(g)的生成速率比为2:3</p><p>B. 由于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所以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不变</p><p>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p><p>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充入一定量的A时 ,v正(A)增大的同时v逆(C)也增大</p><p>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p><p>10. 2023年3 月17日《京华时报》报道,双汇集团就“瘦肉精”事件致谦,涉事子公司停产整顿。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erol CLB),俗名“瘦肉精”。 其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该分子是极性分子 B.该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p><p>C.分子中C、N、O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C</p><p>D.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结构</p><p>11. 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0230~20230 kPa。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p><p>SiO2(s) +4HF(g) SiF4(g)+ 2H2O(g) △H=-148.9 kJ•mol-1</p><p>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2v正(HF)= v逆(H2O) B.v正(H2O)=2v逆(SiF4)</p><p>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不变</p><p>12. 25℃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 mol•L-1 的HA和BOH溶液,pH分别为3和12,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p><p>A. 可能等于7 B. 一定<7 c="">7 D.无法判断<!--7--></p><p>13. 已知:25°C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25°C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p><p>B.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p><p>C.25°C时,Mg(OH)2固体在20mL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p><p>D.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p><p>14. X、Y、Z、M、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元素。Y、Z、M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Y与M可形成YM 2分子;X与Z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原子半径:W>Z>Y>X>M</p><p>B.YM2、Y2X2、W2M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p><p>C.元素Z和元素M的最高正价的数值之和等于11</p><p>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p><p>15.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p><p>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p><p>B.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p><p>当溶液中c(Na+)>c(CH3COO-) >c(OH-)>c(H+)时,醋酸一定过量</p><p>C. 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p><p>D. 在0.1mol•L—1NH4HSO4溶液中:c(H+)>c( SO42-)>c(NH4+)>c(OH-)</p><p>16. 4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2 mol 的A和0.6mol 的B,发生反应如下:</p><p>A(g)+B(g)C(g)+D(g)。t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 mol。</p><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反应在t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D)=0.4/t mol•L-1•min-1</p><p>B. 温度升至500℃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p><p>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B,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A转化率增大,B的体积分数增大</p><p>D. 若反应开始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4 mol 的A和1.2mol 的B,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p><p>Ⅱ 非选择题(共79分)</p><p>17.(6分)(1)室温下,在pH=12的某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p><p>(2)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p><p>①0.2 mol•L-1的CuSO4溶液 ②0.1 mol•L-1的Na2CO3</p><p>③0.2 mol•L-1的KCl ④0.1 mol•L-1的Na2SO4</p><p>(3)浓度为0.100 mol•L-1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p><p>①NH4Cl ②NH4HSO4 ③NH3•H2O ④CH3COONH4</p><p>18.(15分)A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进行如下实验:</p><p>①取少量A晶体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p><p>②取少量A晶体溶于水可以得到无色的溶液,该溶液使石蕊变红。</p><p>③取少量A的溶液加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B生成。</p><p>④过滤除去③中的B后,在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C生成,C不溶于稀硝酸。</p><p>⑤取少量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无色溶液D。</p><p>⑥取少量B滴加盐酸,得无色溶液E。</p><p>⑦将47.4 gA晶体在120 ℃下加热脱水,剩余物的质量为25.8 g。</p><p>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结果确定A、B、C、D、E,写出它们的化学式。</p><p>A: , B: , C: ,</p><p>D: , E: 。</p><p>19. (12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p><p>回答下列问题:</p><p>(1)硫铁矿高温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少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p>(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和 ,</p><p>题问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p>(3)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 (写化学式)。</p><p>20. (12分)a、b、c、d、e、f、g为七种由短期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p><p>粒子代码 a b c d e f g</p><p>原子核数 单核 单核 双核 多核 单核 多核 多核</p><p>单位电荷数 0 1+ 1- 0 2+ 1+ 0</p><p>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极性分子;c与f可反应生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p><p>试写出:</p><p>(1)d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p><p>(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 > (用化学式表示)。</p><p>(3)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p><p>(4)g粒子所构成的晶体类型属 。</p><p>(5)c粒子是 ,f粒子是 (都用化学式表示)。</p><p>21.(16分)某化学反应 3 A(g) 2 B(g) + 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 的浓度 c 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p><p>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p><p>(1)在实验 1,反应在10 min ~20 min 内平均速率v(A)为 mol/(L•min)</p><p>(2)在实验 2 ,A 的初始浓度 C2 mol/L ,反应经 20 min 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p><p>(3)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 v3,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 v1,则 v3 v1 (填<、>或=),</p><p>且C3 2.0 mol / L (填<、>或=)</p><p>(4)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可推测正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p><p>(5)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p><p>22.(18分)</p><p>(1)O22+与N2互为等电子体, 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 O22+中 键数目和 键数目之比为 。</p><p>(2)将乙炔通入Cl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Cu2C2。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Cu+的配位数为 。</p><p>(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 。</p><p>(4)在合成氨反应中,催化剂铁表面上存在氮原子,如图为氮原子在铁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黑色球代表氮原子,灰色球代表铁原子)。则在图示状况下,铁颗粒表面上N/Fe原子数比为 。</p><p>江苏省盐城中学第二学期末考试</p><p>高二年级化学(选修)答案(2023.07)</p><p>选择题</p><p>1 2 3 4 5 6 7 8</p><p>D A B C C B C C</p><p>9 10 11 12 13 14 15 16</p><p>A AD A C B D CD CD</p><p>17.(6分)</p><p>(1)__10-12 mol•L-1或10-2 mol•L-1_ (2)___①__ ___ (3)__②>①>④>③_</p><p>18.(15分)</p><p>A:_ KAl(SO4)2•12H2O _ B:__ Al(OH)3 _ C:___ BaSO4 __</p><p>D:_ NaAlO2_ __ E:___ AlCl3__</p><p>19. (12分)</p><p>(1) 4FeS2+11O2=2Fe2O3+8SO2 SO2+2OH-=SO32—+2 H2O</p><p>(2) 抑制Fe3+水解 Fe3++3H2O Fe(OH)3+3H+</p><p>(3) Cl2+2Fe2+=2Cl-+2Fe3+ Cl2 HCl</p><p>20. (12分)</p><p>(1)_______三角锥型_______________</p><p>(2)___ NaOH __ >___ Mg(OH)2 __</p><p>(3)__ NH3+H2O NH3•H2O NH+4+OH- __</p><p>(4)______分子晶体___________</p><p>(5)___ OH-______ _____ H3O+?___</p><p>21.(16分)</p><p>(1)___0.03 ______</p><p>(2)_____2.0 ____ __________使用了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p><p>(3)_ 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_____放热______ ___温度升高,A的浓度增大,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____</p><p>(5)</p><p>22.(18分)</p><p>(1) 1:2</p><p>(2) 1s22s22p63s23p63d10 2</p><p>(3) spsp2</p><p>(4) 1:2</p><p>上文提供的高二化学下册期末备考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资料尽情关注优学化学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