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3:51

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知识点巩固

<p>学生们在享受学习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试,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知识点巩固,希望大家仔细阅读。</p><p>一、元素周期表</p><p>★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p><p>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p><p>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p><p>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p><p>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p><p>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p><p>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p><p>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p><p>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p><p>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p><p>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p><p>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p><p>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p><p>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p><p>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p><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p><p>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p><p>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p><p>+ N</p><p>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p><p>二、 二、 元素周期律</p><p>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p><p>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p><p>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p><p>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p><p>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p><p>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p><p>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p><p>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p><p>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p><p>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p><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p><p>三、</p><p>化学键</p><p>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p><p>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p><p>一、化学能与热能</p><p>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p><p>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p><p>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p><p>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p><p>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p><p>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p><p>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p><p>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p><p>[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p><p>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p><p>C.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p><p>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p><p>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p><p>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p><p>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p><p>二、化学能与电能</p><p>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p><p>电能</p><p>(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p><p>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p><p>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p><p>(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p><p>(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p><p>(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p><p>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p><p>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p><p>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p><p>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p><p>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p><p>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p><p>(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p><p>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p><p>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p><p>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p><p>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p><p>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p><p>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p><p>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p><p>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p><p>(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p><p>(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p><p>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p><p>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p><p>(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p><p>(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防腐。</p><p>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知识点巩固,大家一定要仔细琢磨,理解,才能取得好成绩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知识点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