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一化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p>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下文是优学化学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字母填于下表相应位置)</p><p>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p><p>A.蔗糖 B.果糖 C.葡萄糖 D.蛋白质</p><p>2.下列物质中,最易与氢气化合的是 ()。</p><p>A.F2 B.Cl2 C.Br2 D.I2</p><p>3.考古学常用</p><p align="center"></p><p>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 )。</p><p>A.6 B.8 C.14 D.20</p><p>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 )。</p><p>A.最外层电子数B.核电荷数 C.电子层数 D.核外电子数</p><p>5.下列区别棉花(纤维素)和蚕丝(蛋白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p><p>A.灼烧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滴加碘水</p><p>6.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p><p>A.O2和O3 B.</p><p align="center"></p><p>H</p><p>C.CH4和CH3CH3</p><p>D.</p><p align="center"></p><p>2NH3(g) ,</p><p>下列说法中,表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p><p>A.N2、H2、NH3的浓度相等 B.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p><p>C.N2、H2、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p><p>9.医院中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向尿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p><p>A.CH3COOH B.C2H5OH C.NaCl D.CH2OH(CHOH)4CHO</p><p>10.在某一化学反应中,生成物B的浓度在10 s内从1.5 mol / L变成2.0 mol / L,则这10 s内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p><p>A.0.05 mol / (L·s) B.0.05 mol / L</p><p>C.0.20 mol / (L·s) D.0.20 mol / L</p><p> </p><p>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字母填于下表相应位置)</p><p>1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p><p>A.煤的干馏 B. 石油分馏 C.石油裂化 D. 乙烯聚合</p><p>1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p><p>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p><p>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p><p align="center"></p><p>A.</p><p>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p><p>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p><p>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p><p>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p><p>16.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p><p>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p><p>B.甲烷和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p><p>C.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p><p>D.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p><p>17.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p><p>A.2HgO</p><p align="center"></p><p>2Mg+O2↑ D.4CO+Fe3O4</p><p>18.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不产生副产品,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p><p>(</p><p align="center"></p><p>+C2H5Cl→</p><p align="center"></p><p>+C2H5OH →</p><p align="center"></p><p>+CH2=CH2 →</p><p align="center"></p><p>—CHBrCH3→</p><p align="center"></p><p>族</p><p>周期</p><p>ⅠA</p><p>ⅡA</p><p>ⅢA</p><p>ⅣA</p><p>ⅤA</p><p>ⅥA</p><p>ⅦA</p><p>0</p><p>二</p><p>①</p><p>②</p><p>三</p><p>③</p><p>④</p><p>⑤</p><p>⑥</p><p>⑦</p><p>⑧</p><p>四</p><p>⑨</p><p>⑩</p><p>⑴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p><p>⑵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p><p>⑶用电子式表示②与④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p><p>⑷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p><p>⑸⑤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p>⑤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p>(6) 将⑦单质通入③与⑩组成的化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p><p>说明单质的氧化性⑦比⑩ (填“强”或“弱”)。</p><p>22.(3分)在①油脂 ②纤维素 ③蛋白质三种物质中,可用于制肥皂的是 (填序号,下同),遇浓硝酸显黄色的是 ,可用于造纸的是 。</p><p>23.(7分)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能发生多种反应。请回答:</p><p>(1)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p><p>(2)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p><p>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 B.钠块熔化成小球</p><p>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p><p>(3)乙醇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其优点的是 (填字母)。</p><p>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p><p>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能</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4)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p>24.(7分)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D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请回答:</p><p>(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p><p>(2)A与C可形成10电子分子,其电子式为 ;A与C还可形成一种18电子分子,向其水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p>(3)A与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重要的化石燃料,该化石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p><p> </p><p>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p><p>25. (3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 align="center"></p><p>(1) 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p><p>(2)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__ 。</p><p>(3)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若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p><p>27.(11分)为探究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p><p>实验步骤</p><p>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p><p>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p><p>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p><p>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p><p>实验现象</p><p>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p><p>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p><p>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p><p>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p><p>(1)请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p><p>实验步骤</p><p>1</p><p>2</p><p>3</p><p>4</p><p>实验现象</p><p>(2)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p>(3)实验结论是________.</p><p>(4)请你补充该小组同学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的解释:</p><p>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 逐渐减弱。</p><p> </p><p>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p><p>28.(6分)溴水在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可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将33.6 L(标准状况)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0 g。则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别为多少?</p><p>附加题(共10分):</p><p>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1.0 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2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0.08 mol/L 。</p><p>(1)分别用H2、HI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v(I2)= ,v(HI)= 。</p><p>(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p><p>(3)若起始时H2和I2的各2.0 mol,则平衡时H2的浓度是 。</p><p>希望上文提供的高一化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及时关注优学化学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