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练习(含答案)
<p>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化学模拟试卷。</p><p>一.选择题:</p><p>1. (2023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p><p>A.水制冰块 B.菠萝榨汁 C.食物腐烂 D.蔗糖溶解</p><p>2. (2023乐山)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p><p>A.都含有氧分子 B.都能供动物呼吸 C.都不溶于水 D.密度都比空气大</p><p>3.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p><p>A.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 B.CO2和N2--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p><p>C.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p><p>D.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p><p>4. 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p><p>A.FeSO4溶液(CuSO4)---过量AgNO3溶液、过滤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p><p>C.Na2CO3(NaOH)---适量石灰水、过滤 D.KCl(KClO3)----少量MnO2、加热</p><p>5. (2023连云港)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巨大,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锈蚀</p><p>B.钢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p><p>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钢铁差</p><p>D.在钢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防止钢铁锈蚀</p><p>6. (2023太原)我国已发射了嫦娥Ⅰ号卫星,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p><p>A.H2O B.SO2 C.CO2 D.CO</p><p>7. (2023.滨州市)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p><p>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p><p>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p><p>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p><p>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p><p>8. (2023河北)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p><p>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p><p>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p><p>9.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p><p>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铜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硝酸铵和水.</p><p>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p><p>10.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象是( )</p><p>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p><p>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p><p>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p><p>二. 填空题:</p><p>11. 用化学符号表示:</p><p>两个镁原子 ____;两个水分子_______ ;硝酸根离子_______;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___。</p><p>12..(2023鄂州)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p><p>(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p><p>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____ (填化学符号),B中每个分子由___ 个原子构成.</p><p>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___ .</p><p>(2)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p><p>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 _______.</p><p>②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13.(2023福州)请根据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p><p>(l)在_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p><p>(2)t2℃时,100g水中溶解___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 g.</p><p>(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p><p>三.简答题:</p><p>14. (2023徐州)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和硫酸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方案,用来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锌晶体,主要过程如图所示:</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步骤②中分离物质的方法是______ .</p><p>(2)固体A的成分是_____.</p><p>(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4)步骤③中加入的B物质是________</p><p>15. 现有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铁、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反应情况如图,-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p><p>(1)在方框内填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p><p>(2)写出有硫酸铜溶液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四.实验探究题:</p><p>16 . 如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p><p>(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__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p><p>________________.</p><p>(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g,配制时应选择 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p><p>(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 .</p><p>17. 如下图所示:现有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哪个实验(写出序号即可)?_____。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8. (2023玉溪)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p><p>[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p><p>[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p><p>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p><p>[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p><p>[实验与结论]</p><p>(1) 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 ,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p><p>(2) 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p><p>______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p><p>五.计算题:</p><p>19. (2023德州)小明同学想测量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假设其他成分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10g赤铁矿样品,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92.5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渣2.5g.试计算:</p><p>(1)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p><p>(2)上述反应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p><p>【挑战与超越】(2023嘉兴升学)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p><p>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 H=7</p><p>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p><p>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p><p>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p><p>【挑战与超越】(2023昆明)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一块薄铁片,足够时间后,铁片上无任何变化.据此,你认为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p><p>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不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 B.滤出的不溶物中有铜,也可能有铁</p><p>C.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但不可能有铁 D.如果滤出的不溶物有铁,则一定有铜</p><p>【挑战与超越】(选做)(2023山西卷24题)请解释下了变化:</p><p>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图三所示反应为:C(石墨) C(金刚石),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请你再写出一组反应物,其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上述都不同:___________(合理即可)。</p><p>【挑战与超越1】(选做)(2023郴州)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p><p>(1)图中M代表的是___ 类物质.</p><p>(2)实验室常用M与稀HCl反应来制取CO2,写出M的化学式_______</p><p>(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___(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____(写离子符号)反应生成H2O.</p><p>(4)工业上常用稀HCl除去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挑战与超越1】 【挑战与超越2】</p><p>【挑战与超越2】(选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下列探究:</p><p>(1)为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中和,小华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p><p>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p><p>b.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______.</p><p>c.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p><p>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p><p>(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p><p>a.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由于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 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因此实验室应______ 保存氢氧化钠.</p><p>b.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 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p><p>c.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下列试剂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______ (填序号).</p><p>A.稀盐酸;B.氢氧化钙溶液;C.氯化钙溶液;D.氯化钠溶液</p><p>(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p><p>【挑战与超越】(选做)(2023遂宁)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p><p>(1)根据下列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p><p>①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p><p>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填装置的序号),不能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实验室的废液缸内收集了同学们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的废液,李凡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p><p>【做出假设】李凡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填化学式);</p><p>【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p><p>【实验与结论】</p><p>①李凡取少量该废液放入一支试管中,再取少量CaCl2溶液加入到另一支试管中,并向两支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溶液均为无色,于是李凡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李凡的实验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p><p>②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取少量该废液加入到一支试管中,你滴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看到的现象将是试管中液体变为红色.</p><p>【拓展与应用】如果已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 (填字母序号),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p><p>A、石灰石 B、生石灰 C、石灰石粉末 D、硝酸银溶液.</p><p>这篇<strong>中考化学模拟试卷</strong>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