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3:35

2023年初三化学二模试卷(考试必备)

<p>想要学好化学,一定要多做练习,以下所介绍的2023年初三化学二模试卷,主要是针对所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第一部分选择题</p><p>(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p><p>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p><p>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p><p>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p><p>A.矿泉水B.苏打水C.白醋D.蒸馏水</p><p>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p><p>A.O2 B.MnO2 C.NaOH D.NaCl</p><p>4.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p><p>A.米饭B.黄瓜C.牛肉D.苹果</p><p>5.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p><p>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p><p>6.在地壳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中,能表示氧元素含量的是</p><p>A.1B.2</p><p>C.3 D.4</p><p>7.下列杯子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p><p>A.玻璃杯B.不锈钢杯C.塑料杯D.纸杯</p><p>8.氮肥能促使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p><p>A.KClB.NH4ClC.Na2SO4D.Ca(H2PO4)2</p><p>9.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p><p>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p><p>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p><p>10.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p><p>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p><p>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p><p>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p><p>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p><p>A.氧化镁MgO2B.碳酸钾KCO3</p><p>C.硝酸银AgNO3D.氯化锌ZnCl</p><p>13.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p><p>A.2B.6C.8D.14</p><p>14.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SiCl4 4HCl + Si,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p><p>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p><p>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p><p>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p><p>A.氧气用于炼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p><p>C.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p><p>16.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p><p>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p><p>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p><p>C.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p><p>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p><p>1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p><p>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盐酸与氢氧化钠</p><p>反应C.铁能在氧气中</p><p>燃烧D.空气中氧气约占</p><p>体积的1/5</p><p>18.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p><p>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p><p>A分离Na2CO3和NaOH固体混合物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p><p>B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p><p>C检验CO2气体中含有少量的C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p><p>D鉴别NaCl溶液、NaOH溶液和</p><p>稀盐酸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p><p>1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p><p>B.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p><p>C.t2℃时,配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需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p><p>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10g水,析出乙的质量大于甲</p><p>20.汽车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工业上将金属钠与无水的液氨(NH3)反应得氨基钠(NaNH2),再将氨基钠与一氧化二氮反应可生成叠氮化钠、氢氧化钠和氨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 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原因可能是NaN3迅速分解放出大量N2</p><p>B. 钠可能与水反应</p><p>C. 制备叠氮化钠反应中,主要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p><p>Na + NH3 NaNH2 + H2</p><p>2NaNH2+N2O NaN3+NaOH+NH3</p><p>D. 工业级NaN3中可能含有Na2CO3</p><p>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p><p>【生活现象解释】</p><p>21.(3分)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p><p>(1)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选填元素或原子)。</p><p>(2)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选填贫血症或佝偻病)。</p><p>(3)向乳饮料中加入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可改变口感。蔗糖中氢、氧元素的</p><p>质量比为。</p><p>22.(4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p><p>(1)日常生活中,常采用区分软水和硬水。</p><p>(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p><p>A.使用节水型马桶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p><p>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p><p>(3)污水处理厂在预处理过程中会使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絮凝剂Al2(SO4)3,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p><p>23.(2分)青少年要多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p><p>(1)同学们自制火炬上端的外壁有成百上千个通气孔。这些孔不仅能把燃烧的废气排出去,还能,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p><p>(2)同学们自制汽水过程中,当向加入柠檬酸溶液中加入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的时候,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p><p>24.(3分)居住环境中的化学。</p><p>(1)垃圾分类可以更快实现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下图是某小区垃圾分类箱及箱上说明示意图,应将空矿泉水瓶放入的垃圾箱是(填序号)。</p><p>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p><p>(2)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写化学式)。</p><p>(3)高层建筑物有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p><p>25.(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日用化学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p><p>(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p><p>(2)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单质。化学方程式为NaClO+ 2HCl ====NaCl+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p><p>26.(3分)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p><p>(1)天然气是我国居民普遍使用的燃料,为安全起见,应在厨房安装</p><p>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如图所示。从天然气的性质角度分析,报警器</p><p>安装在墙壁上面的原因是。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反应</p><p>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80g甲烷完全燃烧,</p><p>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p><p>反应前反应后</p><p>(2)航天飞船发射过程中,常以液氢作燃料,液氧作助燃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p>27.(3分)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p><p>(1)在下图所示的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序号)。</p><p>A.蒸锅B.铜导线C.铁制暖气片</p><p>(2)如图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p><p>KCaNaMgAlZnFeSnPb(H)CuHgAg PtAu</p><p>图中信息可以说明:人类获得铜、铁和铝单质的先后顺序与密切相关。金属铬(Cr)能溶解在热的盐酸中,放出H2,同时生成CrCl2,预测铬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理由是。</p><p>【科普阅读理解】</p><p>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p><p>①木糖醇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广泛存在于</p><p>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p><p>②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溶解时会吸收一定热量。</p><p>③木糖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牙齿的清洁度,但是过度的食用</p><p>也有可能带来腹泻等副作用,这一点也不可忽视。</p><p>C5H12O5 ④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木糖醇的甜度与砂糖相同,但热量却只有砂糖的75%。木糖醇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它的代谢不同于一般糖类,主要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被人利用。</p><p>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p><p>(1)木糖醇的物理性质是。</p><p>(2)木糖醇入口有清凉感觉的原因是。</p><p>(3)木糖醇是由3种元素组成,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p><p>(4)木糖醇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条件略去)。</p><p>【生产实际分析】</p><p>29.(5分)硫酸铜生产及应用的主要流程如下:</p><p>已知:Cu + Fe2(SO4)3 CuSO4 + 2FeSO4</p><p>(1)硫酸铜属于(选填酸、碱或盐)。</p><p>(2)I中除已知反应外,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p>(3)III、IV中均含有的操作是。</p><p>(4)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p><p>(5)通过以上流程,你了解到硫酸铜在实际生产中的一个应用是。</p><p>【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p><p>30.(5分)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元素组成,并构建了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p><p>(1)A的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A的</p><p>俗称是______。</p><p>(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E,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p><p>(3)其中部分物质间相互转化的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下:</p><p>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无色溶液1中的溶质可能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___。</p><p>【基本实验】</p><p>31.(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p><p>(1)仪器a的名称是。</p><p>(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用装置D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p><p>32.(3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p><p>甲乙丙</p><p>(1)甲中利用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的性质,确定水的组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p>(2)乙中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p><p>(3)丙中天平指针偏右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p><p>33.(3分)实验室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p><p>(1)需要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和。</p><p>(2)量取蒸馏水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p><p>(3)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其原因可能有。</p><p>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B.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p><p>C.配制时烧杯不干燥D.装瓶时有液体溅出</p><p>【实验原理分析】</p><p>34.(5分)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铁生锈条件。</p><p>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p><p>分液漏斗锥形瓶AB</p><p>用品实验1稀盐酸大理石紫色干燥</p><p>石蕊纸花紫色潮湿</p><p>石蕊纸花</p><p>实验2H2O2溶液MnO2干燥铁粉潮湿铁粉</p><p>(1)实验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若,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p><p>(2)实验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若,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p><p>(3)实验3:利用此装置,分液漏斗及锥形瓶中的药品同实验2,设计实验研究燃烧的一个条件,你的方案是。</p><p>【科学探究】</p><p>35.(6分)化学实验小组在做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趣味实验。</p><p>【查阅资料】</p><p>表1NaOH 、Na2C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p><p>T/℃NaOHNa2CO3NaCl</p><p>2023921.836.0</p><p>20235.329.436.1</p><p>2023939.736.5</p><p>表2NaOH 、Na2CO3和NaCl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表示几乎不溶)</p><p>T/℃NaOHNa2CO3NaCl</p><p>18.5~25.017.30.1</p><p>【进行实验】</p><p>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p><p>①向烧杯中加入试剂a,向2支</p><p>试管中分别加入2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试管I)和2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试管II)。</p><p>②分别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p><p>③再分别滴加稀盐酸。</p><p>【分析与解释】</p><p>(1)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p>(2)烧杯中出现浑浊,则试剂a为。</p><p>(3)通入二氧化碳后,试管I、II中的现象明显不同,它们分别为;</p><p>滴加稀盐酸后,试管I、II中的现象分别为。</p><p>(4)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通过上述实验,对你的启示是。</p><p>【实际应用定量分析】</p><p>36.(4分)右下图为某公司生产的瓶装车用尿素溶液的标签。用尿素溶液处理柴油汽车尾气中的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条件略去):</p><p>2CO(NH2)2 + 4NO + O22CO2+ 4N2 + 4H2O</p><p>现有一瓶未开启的该车用尿素溶液,计算:</p><p>(1)所含尿素的质量是。</p><p>(2)若用该瓶溶液处理汽车尾气,</p><p>可吸收NO的质量是多少?</p><p>第一部分 选择题</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ADBCAACBCC</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ACBCBBABDC</p><p>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p><p>21. (3分,每空1分)</p><p>(1)元素 (2)佝偻病 (3)1:8</p><p>22. (4分,每空1分)</p><p>(1)肥皂水 (2)ACD (3)吸附 +3</p><p>23. (2分,每空1分)</p><p>(1)让空气进来 (2)两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p><p>24. (3分,每空1分)</p><p>(1)A (2)CaCO3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p><p>25.(2分,每空1分)</p><p>(1)CaO + H2O === Ca(OH)2 (2)Cl2</p><p>26.(3分,每空1分)</p><p>(1)通常状况下,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20 (2) 2H2 + O2 2H2O</p><p>27.(3分,每空1分)</p><p>(1)AC</p><p>(2)金属活动性 能,铬排在氢前,而铜排在氢后,铬的活动性大于铜。</p><p>28.(5分,每空1分)</p><p>(1)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 (2)木糖醇溶于水,溶解时会吸收一定热量</p><p>(3)碳、氢、氧 有机物 (4)2C5H12O5 + 11O2 === 10 CO2 + 12 H2O</p><p>29.(5分,每空1分,(4)2分)</p><p>(1)盐</p><p>(2)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p><p>(3)过滤 (4)Fe2O3、Cu (5)制得硫酸锌</p><p>30. (5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p><p>(1)火碱(烧碱、苛性钠) (2)3CO + Fe2O3 2Fe + 3CO2</p><p>(3)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NaOH、NaOH和Ca(OH)2</p><p>31. (4分,每空1分)</p><p>(1)集气瓶 (2)2KMnO4 K2MnO4+MnO2+O2 B 木条复燃</p><p>32. (3分,每空1分)</p><p>(1)2H2O 2H2+O2 (2)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p><p>(3)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p><p>33. (3分,每空1分)</p><p>(1)溶解 (2)量筒 (3)ABC</p><p>34. (5分,每空1分)</p><p>(1)CaCO3+2HCl === CaCl2+H2O+CO2 干燥石蕊花不变色,湿润石蕊花由紫色变成红色</p><p>(2)2H2O2 ====== 2H2O + O2 干燥铁粉没有变化,湿润铁粉表面出现红棕色固体</p><p>(3)在A、B中长导管口分别放一小块白磷,A中加入80℃热水,B中加入等量冷水,液面高于长导管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A中白磷燃烧,B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其他答案合理给分)</p><p>35.(6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p><p>(1)2NaOH + CO2 === Na2CO3 + H2O</p><p>(2)澄清石灰水</p><p>(3)试管I中无现象,试管II中有白色晶体析出</p><p>试管I中有气泡产生,试管II中白色晶体减少并有气泡产生</p><p>(4)对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可以通过证明有新物质的生成来证明反应的发生。新物质的生成</p><p>可以用化学方法证明,也可以用物理方法证明。</p><p>36.(4分)【解】所含尿素的质量=10Kg32.5%=3.25Kg 1分</p><p>设可吸收NO的质量为x。</p><p>2CO(NH2)2 + 4NO + O2 2CO2+ 4N2 + 4H2O</p><p>120 120</p><p>3.25Kg x 1分</p><p>1分</p><p>x = 3.25Kg 1分</p><p>答:可吸收NO的质量为3.25Kg。</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初三化学二模试卷(考试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