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3:33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含答案)

<p>想要学好政治,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精品学习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供大家复习时使用!</p><p>一、选择题</p><p>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是()</p><p>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蜡烛燃烧;纸撕成碎片</p><p>C.矿石粉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食物腐烂变质;灯泡发光</p><p>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p><p>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p><p>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p><p>解答:解:A、铜变成铜锈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铜锈,属于化学变化;自行车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p><p>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纸撕成碎片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p><p>C、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p><p>D、食物腐烂变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p><p>2.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p><p>A.白玉做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p><p>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p><p>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p><p>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根据此进行分析即可.</p><p>解答:解:A、白玉为床,金做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隐含的是物理变化,故A不可选;</p><p>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隐含的是物理变化,故B不可选;</p><p>C、森林树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p><p>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隐含的是物理变化,故D不可选;</p><p>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p><p>A.观察B.实验C.假设D.结论</p><p>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p><p>专题:科学探究.</p><p>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p><p>解答:解:根据题意,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在观察、实验、假设、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猜想的环节.</p><p>A、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p><p>B、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实验,故选项错误.</p><p>C、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故选项正确.</p><p>D、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不是结论,故选项错误.</p><p>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物质(1g以下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发现砝码和称量物的位置放反了,则该生实际称得的物质的质量为()</p><p>A.10gB.11 gC.9.5gD.9g</p><p>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p><p>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p><p>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p><p>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的实际质量=10g﹣0.5g=9.5g.</p><p>5.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与被称量物的位置放反了,称量的结果是所加砝码是5g,游码移至标尺0.4g处,达到平衡,则称量物实际质量为()</p><p>A.4.6gB.4.8gC.5.4gD.5.6g</p><p>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p><p>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p><p>分析:根据已有的天平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左码右物时,实际物质的质量=砝码﹣游码,据此解答.</p><p>解答:解:左码右物时,实际物质的质量=砝码﹣游码=5g﹣0.4g=4.6g,观察选项,故选A.</p><p>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第一次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6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6mL,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p><p>A.10 mLB.10 mLC.10mLD.无法判断</p><p>考点:测量容器-量筒..</p><p>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p><p>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分析.</p><p>解答:解: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6mL,实际体积小于36mL;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6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26mL,所以(36ml)﹣(26mL)=(10 mL).</p><p>7.空气里含有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p><p>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p><p>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p><p>专题:空气与水.</p><p>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比较排列即可解答此题.</p><p>解答:解:各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故体积分数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②①③④.</p><p>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红磷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的白雾</p><p>B.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发出白光</p><p>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将红磷改为铁丝</p><p>D.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的光</p><p>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p><p>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p><p>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p><p>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p><p>C、根据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分析判断.</p><p>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p><p>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p><p>B、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p><p>C、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p><p>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蓝紫色的光,故选项说法错误.</p><p>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p><p>A.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碘酒D.矿泉水</p><p>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p><p>专题:物质的分类.</p><p>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p><p>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p><p>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p><p>C、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p><p>D、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p><p>1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p><p>A.净化后的空气、浓盐酸B.水和冰的混合物、澄清的石灰水</p><p>C.汽水、氯化钾D.高锰酸钾、液态氧</p><p>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p><p>专题:物质的分类.</p><p>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p><p>解答:解:A、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浓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p><p>B、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p><p>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p><p>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液态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p><p>11.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p><p>A.煤炭燃烧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p><p>C.汽车排放尾气D.石油化工业排放废气</p><p>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p><p>专题:空气与水.</p><p>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p>解答:解: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煤碳等燃料的燃烧等,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p><p>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是氧气,不会造成污染,故选项正确;</p><p>C、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的尾气等,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p><p>D、石油化工业排放废气主要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p><p>这篇<strong>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strong>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