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202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p>摘要: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优学化学网为大家带来中考化学一模试题,供您参考!</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Zn65 N14</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小刚同学在家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p><p align="center"></p><p>2.日前,国家食品监督部门检出一种由返青棕叶包装的粽子。这种返青棕叶多以硫酸铜为添加物,还含有砷、铅、汞等重金属元素,若长期食用会有害健康。这种添加物属于( )</p><p>A.有机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盐</p><p>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云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p><p>A</p><p>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p><p>B</p><p>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p><p>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p><p>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p><p>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p><p>三种可燃性气体H2、O2、CO</p><p>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p><p>化肥中含有三种植物营养元素N、P、K</p><p>C</p><p>化学给人类带来的贡献</p><p>D</p><p>日常生活经验</p><p>纳米金属吸收贮存氢气解决材料问题</p><p>装有太阳能吸收与转换装置的太阳能汽车解决环境问题</p><p>开发研制无硫火柴解决能源问题</p><p>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p><p>鉴别羊毛、涤纶点燃嗅闻气味</p><p>使煤燃烧更旺把煤作成蜂窝状</p><p>4.下列关于2023年北京奥运会所用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p><p>A.用羊绒为外层材料制作吉祥物-福娃</p><p>B.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制作奥运会火炬-祥云</p><p>C.低合金高强度钢材铸造国家体育场-鸟巢</p><p>D.用ETFE膜(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建造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p><p>5.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p>A.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NaNO2)</p><p>B.向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大量明矾以使其澄清</p><p>C.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引起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p><p>D.向洗涤剂中加磷酸钠等物质以增强去污能力</p><p>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 align="center"></p><p>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p><p>C.②③都表示阳离子D.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p><p>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p><p>A.氯化钙(CaCl) B.硫酸铜(CuSO3)</p><p>C. 氧化钠(NaO) D. 碳酸钙(CaCO3)</p><p>8.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p><p>A.4P+5O2</p><p align="center"></p><p>2P2O5 B.KMnO4 =K2MnO4+MnO2+O2</p><p>C.2Fe+6HCl=2FeCl3+3H2 D.2Ag+CuCl2=2AgCl+Cu</p><p>9.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p><p>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p><p>B.向含有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除去碳酸钠</p><p>C.用铁丝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p><p>D.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其pH</p><p>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p><p>A.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p><p>B.电器设备着火用水浇灭</p><p>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一些使燃烧更旺</p><p>D.自行车架刷上油漆,既美观又能防止钢铁生锈</p><p>11. 2023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6H6),关于三聚氰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是由C、N、H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C.三聚氰胺中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6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9%</p><p>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p><p>A.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p><p>B.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p><p>C.涤纶、腈纶、羊毛等都属于天然纤维</p><p>D.电木插座开裂后,可用加热熔化的方法修补</p><p>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推理中正确的是()</p><p>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p><p>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p><p>C.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p><p>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p><p>14.在家庭中进行的下列实验或做法可行的是</p><p>A.用食醋区分食盐和纯碱</p><p>B.将食盐经溶解、过滤、蒸发来制纯净的氯化钠</p><p>C.用加有铁强化剂的酱油与食醋反应制氢气</p><p>D.用汽油洗掉白衬衫上的铁锈</p><p>15.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p><p>(A)Cu2+、SO42-、Cl-、Na+(B)OH-、K+、NO3-、Ba2+</p><p>(C)Mg2+、SO42-、Al3+、NO3-(D)Na+、CO32-、Ca2+、Cl-</p><p>16.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再恢复到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p><p align="center"></p><p>17.小红观察在不同酸碱度下紫甘蓝(见下图)汁液所显示的颜色,记录如下。</p><p>pH</p><p>1</p><p>2~3</p><p>4~6</p><p>7~9</p><p>10</p><p>11</p><p>12~14</p><p>颜色</p><p>深红</p><p>紫红</p><p>浅紫</p><p>蓝</p><p>绿</p><p>黄绿</p><p>黄</p><p align="center"></p><p>下列物质中,能使紫甘蓝汁液变黄的是</p><p>A. 水 B. 食醋</p><p>C. 食盐溶液 D. 烧碱溶液</p><p>18.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p><p>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p><p>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p><p>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p><p>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p><p>19.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p><p>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p><p>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p><p align="center"></p><p>2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p><p>物 质</p><p>甲</p><p>乙</p><p>丙</p><p>丁</p><p>反应前质量(g)</p><p>4</p><p>1</p><p>42</p><p>10</p><p>反应后质量(g)</p><p>待测</p><p>20</p><p>6</p><p>31</p><p>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p><p>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p><p>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p><p>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p><p>21.(5分)请按要求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写化学式):</p><p>金刚石氮气一氧化碳磷酸铵干冰火碱消石灰</p><p>(1)能使人中毒的气体 ▲ ;</p><p>(2)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 ▲ ;</p><p>(3)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 ▲ ;</p><p>(4)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固体 ▲ ;</p><p>(5)可作复合肥的物质 ▲ 。</p><p>22.(8分)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p><p>(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p><p>(2)将嫦娥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 。</p><p>(3)汶川地震灾后搭建的板房材料铝塑板,是在高压聚乙烯的基材中加入氢氧化铝等物质而制成,这种板材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 (写名称);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p><p align="center"></p><p align="center"></p><p>(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p><p>试回答:</p><p>(1)ClO2 叫做 ▲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p><p>(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p><p>23.(5分)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p><p>(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 ▲ 和 ▲ 反应。</p><p>(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p><p>(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合理即可)</p><p align="center"></p><p>24.(4分)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p><p>(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 ;</p><p>(2)当温度 ▲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p><p>(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 。</p><p>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p><p>25.(7分)2023年9月25日21时10分,搭载着神舟七号飞船的 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28日17时30分左右飞船顺利的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p><p align="center"></p><p>根据以上内容回答1-8小题:</p><p>⑴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p><p>A. 火箭点火 B.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 隔热材料脱落 D. 整流罩脱落</p><p>⑵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p><p>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p><p>⑶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p><p>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p><p>⑷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会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2023℃以上的高温,为了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返回舱的舱壁必须具有 ▲性质</p><p>A. 耐高温 B. 能阻燃 C. 隔热</p><p>⑸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第一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第二步,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CO2),并生成碳酸锂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p>⑹下一步我国的目标是登陆月球。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现在关于月球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具有影响之一的是同源说,意为地球与月球是同一来源。当宇航员脚踏月面,全面分析月壤成分时,这一问题定会迎刃而解了。下列说法支持同源说的是 ▲</p><p>A、月球上也有火山存在 B、月球是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p><p>C、月球与地球一样含有种类繁多的化合物 D、月球所含的元素种类和质量分数与地球相近</p><p>⑺最近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N5的分子,这一发现可能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N5是一种化合物 B.N5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p><p>C.N5中氮元素显零价 D.N5这种物质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p><p align="center"></p><p>26.(6分)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p><p>(1)C的化学式 ▲ ,H可能是 ▲ ;</p><p>(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p><p>① ▲ ② ▲</p><p>③ ▲ ④ ▲</p><p>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p><p>27.(7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⑦⑧⑨不得翻转):</p><p align="center"></p><p>(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p><p>(2)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填编号)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验证瓶中氧气已集满,其具体操作和现象为 ▲ 。</p><p>(3)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p>▲</p><p>(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p><p>NH4HCO3△ NH3+H2O+CO2 2NaHCO3△ Na2CO3+H2O+CO2</p><p>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 。</p><p>28.(11分)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p><p>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p><p align="center"></p><p>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p><p>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p><p>(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p><p>(2)验证:</p><p>实验内容</p><p>实验现象</p><p>解释与结论</p><p>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p><p>__▲_________</p><p>证明研究结论正确</p><p>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p><p>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p><p>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p><p>实验步骤</p><p>实验现象</p><p>实验结论</p><p>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p><p>无色酚酞试液变红</p><p>无色溶液中含有</p><p>氢氧化钠</p><p>小妮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小妮设计了另一个实验:</p><p>实验步骤</p><p>实验现象</p><p>实验结论</p><p>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p><p>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p><p>我认为:小欢和小妮的实验是为了证实小京结论的可靠性,小京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然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p><p>29.(7分)2023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6H6,是一种白色,无味的晶体。查阅的资料,结合你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p><p>(1)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某合格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9%,那么这种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这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____▲_______倍.</p><p>(2)如果在100g牛奶中添加0.1g三聚氰胺可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虚假值为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p><p>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p>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题号</p><p>1</p><p>2</p><p>3</p><p>4</p><p>5</p><p>6</p><p>7</p><p>8</p><p>9</p><p>10</p><p>答案</p><p>C</p><p>D</p><p>D</p><p>A</p><p>C</p><p>A</p><p>D</p><p>A</p><p>D</p><p>B</p><p>题号</p><p>11</p><p>12</p><p>13</p><p>14</p><p>15</p><p>16</p><p>17</p><p>18</p><p>19</p><p>20</p><p>答案</p><p>B</p><p>B</p><p>B</p><p>B</p><p>C</p><p>D</p><p>D</p><p>B</p><p>C</p><p>B</p><p>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p><p>21.(5分)(1)CO(2)CO2 (3)NaOH (4)C (5) 4 (6)(NH4)3PO4(每空1分)</p><p>22.(8分)略(每空1分) 23.(5分) 略(每空1分)</p><p>24.(4分)(1)10g(2)小于30℃(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每空1分)(每空1分)</p><p>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p><p>25.(7分)(1)A(2)C(3)D(4)ABC(5)吸附性,2LiOH+ CO2=Li2CO3+ H2O(6)D(7)C</p><p>(每小题1分)</p><p>26.(6分)((1) CO2 HCl等(合理即可)(2)① 2C + O2</p><p align="center"></p><p>2CO</p><p>②2NaOH+CO2=Na2CO3+H2O③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④Fe + CuSO4 =Cu + FeSO4(每空1分)</p><p>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p><p>27.(7分)(1)集气瓶 (2)①④⑤⑨ 2KClO3</p><p align="center"></p><p>2KCl+3O2 现象略</p><p>(3)CaCO3+2HCl====CaCl2+ H2O+ CO2(4) ① 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会产生CO2和NH3的混合气体,从而制得的CO2不纯。(每空1分)</p><p>28.(11分)氧气; 元素种类(或组成或成分或氢气、氧气或H2、O2);B 加入锌粒(或加入氧化铜或加入氢氧化铜或加入碳酸钠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有气泡产生(或出现蓝色溶液或固体溶解,溶液变蓝或有气泡产生等) Zn+H2SO4==ZnSO4+H2(或CuO+ H2SO4==CuSO4+H2O或Cu(OH)2+ H2SO4== CuSO4+2H2O或Na2CO3+ H2SO4==Na2SO4+H2O+CO2)【说明:52、53二空所写步骤、现象匹配,空所写化学方程式与实验方案相关。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或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或Ca(NO3)2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或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或产生蓝色沉淀、白色沉淀]没有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或生成的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排除了干扰因素(或实验现象唯一或实验现象不同)</p><p>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p><p>29.(7分)分析:牛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p><p>=16%2.9%=0.46%</p><p>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为合格牛奶中的(倍)</p><p>0.1g三聚氰胺中含氮元素0.1g66.7%=0.2023g</p><p>相当于蛋白质0.2023g16%=0.42g</p><p>提高牛奶中蛋白质含量</p><p>答案:(1)0.46%; 145倍 (2)0.42%</p><p>总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