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p>摘要:学习有很多方法,不过怎么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呢?下面给同学们整理了中考化学一模试题,供大家参考!</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 C-12 0-16 H-1 C1-35.5</p><p>一、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p><p>1.给某种蔬菜施含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氮肥,植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人食用该种蔬菜后,通过代谢,15N最终出现在人的排泄物中。15N在人体内的变化属于( )</p><p>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生物变化 D.自然变化</p><p>2.小亮和小军在春节玩爆竹时发现以下有趣现象:点燃爆竹引线后可发生爆炸,而拨开爆竹外的纸露出火药后点燃却只能剧烈燃烧。为此小亮和小军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见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p><p>A.这两种现象的本质都是燃烧</p><p>B.爆炸不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p><p>C.相同质量的火药在两种不同情况下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p><p>D.爆炸必须发生在有限空间内</p><p>3.根据下图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由所提供的粒子构成的( )</p><p>A.O2 B.MgCl2 C.Cl2 D.K</p><p>4.实验室收集气体时.排水集气法和排空气法中只能采取其中一种方法的一组是( )</p><p>①C02 ②C0 ③O2 ④H2</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5.金属R和非金属Q可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RQ。甲、乙两人分别做R和Q化合生成RQ的实验,每人所用R和Q的总质量都是l0g。甲用了7g R和3g Q,结果生成了6g RQ,乙做实验时生成了8g RQ,乙取用的R、Q质量可能是…………………………………( )</p><p>A.8g R、2g Q B.4g R、6g Q C.5g R、5g Q D.2g R、8g Q</p><p>6.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p><p>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p><p>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p><p>7.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根(IO3-)形式存在。已知在酸性条件下,IO3-能跟碘离子(I-)发生反应生成碘(I2),I2能使淀粉变蓝色。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碘化钾溶液(KI =K++I-);②食醋;③食糖;④白酒;⑤淀粉;⑥纯碱。通过实验要证明加碘盐中存在10:7,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 )</p><p>A.①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②④⑥</p><p>8.在生活中,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p><p>A.用食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B.用擦拭酒精的办法给发热病人降温</p><p>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盐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p><p>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p><p>9.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物质名称。</p><p>(1)常温下呈液态.常用在温度计中反映温度变化的金属单质是 。</p><p>(2)可用于人工降雨和舞台剧制作“云雾”效果的物质是 。</p><p>(3)能使水中微小悬浮物形成沉淀的物质是 。</p><p>(4)在人体内通过缓慢氧化,为人体提供主要能量的物质是 。</p><p>(5)饮用假酒引起中毒,导致眼睛失明、甚至死亡的物质是 。</p><p>10.材料一: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 l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表现。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据某市区2023年环境状况公报报道,市区酸雨频率为43.3%,比去年2023年上升了5.6个百分点。降水pH每年平均值为4.67.降水酸性污染严重,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p><p>材料二:(1)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和坏死,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损失严重。(2)酸雨使植物阳离子从叶面析出,使钙、镁、铁等离子迅速从土壤中损失,土壤营养状况降低;还使光合作用受抑制,影响植物生长。(3)铝对生物来说是有害元素,铝在土壤中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pH一5.6时几乎不溶解,当pH为4.6时,铝的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为硫酸铝,造成树木死亡。四川某林场。华山松死亡率达96%,就是酸雨使土壤中硫酸铝增高,危及了华山松。</p><p>材料三: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酸雨”(pH5.6)测量活动,取刚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p><p>测定时刻</p><p>5:05</p><p>5:10</p><p>5:15</p><p>5:20</p><p>5:25</p><p>5:30</p><p>pH</p><p>4.95</p><p>4.94</p><p>4.94</p><p>4.88</p><p>4.86</p><p>4.85</p><p>依据材料或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p><p>(1)推测“正常雨水”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引起这种pH的原因是</p><p>(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 (填“是”或“不是”),在测定的时间内雨水的酸性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p><p>(3)酸雨的形成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含硫煤作燃料使用,使空气中——气体较多,与降水结合产生。写出酸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p><p>(4)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至少答两点)</p><p>A. B. 。</p><p>三、简答题(11题6分,12题2分,13题4分,共12分)</p><p>11.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利用碳酸饮料(如雪碧)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p><p>(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 。</p><p>(2)如果a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p><p>(3)如果a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p>(4)实验过程中.若要使C02迅速冒出,你的操作是</p><p>1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和甲、乙两种单质,其中C是盐类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关系:</p><p>甲+A 乙+B D+A→C+B C+E→F↓(红褐色)+NaCl</p><p>确定A、D两种物质(写化学式): A__ __,D__ __。</p><p>13.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NaCl溶液。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p><p>化学方法</p><p>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需属不同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p><p>所选试剂</p><p>判断方法</p><p>方法一</p><p>锌</p><p>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NaCl溶液</p><p>方法二</p><p>方法三</p><p>四、实验题(14题4分,15题8分,共12分)</p><p>14.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末,它们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p><p>实验步骤</p><p>实验现象和结论</p><p>步骤一:</p><p>(物理方法)</p><p>步骤二:</p><p>(化学方法)</p><p>15.小明在化学课上看到老师表演的“魔术”:在表面皿中滴入几滴浓氨水,用烧杯扣上表面皿。然后老师又将一朵喷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纸花放入倒扣的烧杯内,如图所示,纸花迅速变红。小明非常好奇,欲对此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结合所学的知识,填写表中的空白。</p><p>提出问题:纸花为什么会变红呢?</p><p>猜想①:无色酚酞在空气中要过一会儿才变红,与浓氨水无关;</p><p>猜想②:大烧杯壁上粘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到的微粒与纸花接触使酚酞变红;</p><p>猜想③:浓氨水散发了肉眼看不到的微粒与纸花接触,使酚酞变红。</p><p>实验探究:</p><p>实验操作</p><p>实验现象</p><p>结论</p><p>①将酚酞试液洒在纸花上放置一会儿</p><p>猜想①不成立</p><p>②将喷有酚酞试液的纸花单独放在烧杯中</p><p>猜想③成立</p><p>归纳与反思:通过实验探究,小明知道了纸花变红的原因。</p><p>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出浓氨水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l点): ,</p><p>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 。</p><p>三、计算题(共6分)</p><p>17.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p><p>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含硫酸的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向100g该废液中加入足量的废铁屑,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氢气0.2g(假如废液中其他成分不与废铁屑反应)。请你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p><p>中考化学模拟试题(3)</p><p>1.B 2.B 3.B 4.A 5.B 6.D 7.C 8.B</p><p>10.(1)汞(2)干冰(3)明矾(4)葡萄糖(5)甲醇</p><p>11.(1)小于 空气中有CO2,雨水溶解C02,形成碳酸</p><p>(2)是增强</p><p>(3)二氧化硫(S02) H2SO4</p><p>(4)植物叶面坏死 影响植物生长等</p><p>(5)①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如采取烟气脱硫技术</p><p>②减少使用烟煤,调整民用燃料结构,实行燃料气体化(开发新能源等)</p><p>12.(1)试管 (2)试液变红色C02+H2O=H2C03</p><p>(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02+Ca(OH)2=CaC03↓+H20 (4)振荡饮料瓶(或将饮料放在热水中)</p><p>13. Fe2O3 HCl</p><p>14. (1)方法二: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少许氧化铜粉末,氧化铜溶解且形成蓝绿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无变化的是NaCl溶液 方法三:碳酸钠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碳酸钠晶体,有气泡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无气泡的是NaCl溶液(此题方法较多,符合要求都算对)</p><p>(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样品,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玻璃棒上有白色晶体出现的原样品是NaCl溶液,无变化的是稀盐酸</p><p>15.</p><p>分别取样,加入足量水,振荡</p><p>不溶解的是CaCO3</p><p>分别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盐酸</p><p>有气泡生成的是Na2CO3</p><p>无明显现象的是Na2SO4</p><p>16.</p><p>纸花不变红</p><p>纸花不变红</p><p>猜想②不成立</p><p>向喷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纸花上喷洒浓氨水</p><p>纸花变红</p><p>(答案合理均给分)</p><p>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或氨气易溶于水) 其溶液呈碱性不断运动的</p><p>17.1:4</p><p>18. 解:设100g该废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为x</p><p>Fe+H2SO4===FeSO4+H2↑</p><p>98 2</p><p>X 0.2g</p><p>98:2=x:0.2g</p><p>x=9.8g</p><p>所以,该废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为:9.8g/100g×100%=9.8%</p><p>答:该废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为9.8%</p><p>总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