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3:18

苏州立达中学校2023学年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

<p>摘要:优学化学网小编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准备了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欢迎大家点击文章参考复习,提高同学们答题的能力,在中考时能发挥最好的水平!</p><p>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利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的人类居住形式,是目前中国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的最高荣誉。2023年苏州在努力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下列做法不符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理念的是</p><p>A.工厂或其他产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p><p>B.大力发展公交及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事业,缓解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问题</p><p>C.实时对企业的排气进行监测,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大气排放污染源</p><p>D.向河道内投放花白鲢鱼苗</p><p>2.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正确的是</p><p>3.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p><p>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p><p>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D.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p><p>4.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p><p>A.灯管内充入稀有气体做霓虹灯 B.镁粉燃烧做烟花和照明弹</p><p>C.氧气用于病人急救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p><p>5.下面所述的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p><p>A.纯净的空气 B.苏州东山开采出的石灰石</p><p>C.冰水混合物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p><p>6.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宜居城市,到处鸟语花香。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p><p>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p><p>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p><p>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会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十分重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p><p>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p><p>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p><p>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产生</p><p>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p><p>8.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量 B.只有化学变化才有能量的转化</p><p>C.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p><p>9.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B.X属于非金属元素</p><p>C.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D.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2</p><p>1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p><p>B.氧气应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p><p>C.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p><p>D.氦气能用作于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p><p>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p><p>A.O2 B.H2O C.CO2 D.H2O2</p><p>12.2023年1月,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p><p>B.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p><p>C.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p><p>D.铅属于金属元素</p><p>13.下列操作中,能最容易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p><p>A.观察气体颜色 B.倒入澄清的石灰水</p><p>C.闻气体的气味 D.插入燃着的木条</p><p>14.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p><p>15.2023年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p><p>A.瘦肉精由6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p><p>C.瘦肉精属于氧化物 D.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p><p>16.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结论正确的是</p><p>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约比为1﹕2</p><p>B.此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气、氧气组成</p><p>C.在水中加一些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p><p>D.电解水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p><p>17.已知某种NH4NO3样品中混有不含氮元素的杂质,测得该NH4NO3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4.5%,则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p><p>A.24.5% B.49% C.80% D.70%</p><p>1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p><p>A.木炭代替红磷用燃烧法做实验,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p><p>B.用托盘天平称取8.58g的食盐固体</p><p>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p><p>D.用含硫火柴燃烧后的产物,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p><p>19.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若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p><p>20.科学家发现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厦大化学家制得了C50,它与C60都是单质</p><p>B.某物质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该物质是化合物</p><p>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p><p>D.C60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合反应</p><p>21.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①当人出汗较多时。喝一杯淡食盐水对身体有益</p><p>②碳、锌、铁、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p><p>③钙摄入不足会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但过多摄入钙,对身体也不好,易患白内障</p><p>④市售的红桃K生血剂补充的是人体所需的钾元素</p><p>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p><p>2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p><p>① ② ③ ④</p><p>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p><p>C.①④化学性质相似 D.③④表示的是阴离子</p><p>23.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p><p>A.蜡烛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生成炭黑</p><p>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p><p>C.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p><p>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p><p>24.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p><p>A.吸附 B.过滤 C.蒸馏 D.消毒</p><p>25.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p><p>26.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p><p>A.洗后,试管壁形成了一层均匀的水膜,证明试管已洗涤干净</p><p>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实验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拿出水面</p><p>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p><p>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p><p>27.下列方法中不可用于区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p><p>A.水蒸干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硬水 B.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p><p>C.测密度,密度大的是硬水 D.尝一下,有咸味的是硬水</p><p>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p><p>B.原子团一定带负电荷</p><p>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p><p>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p><p>29.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p><p>C.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D.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p><p>30下列关于启普发生器(如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p><p>A.启普发生器是块状固体与液体试剂在常温条件下起反应</p><p>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p><p>B.实验开始时先从装置中a处加液体药品,再从b处加固体药品,</p><p>实验结束后从c处倒废液</p><p>C.使用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p><p>D.启普发生器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优点</p><p>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p><p>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p><p>31.(7分)</p><p>(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p><p>①三个硅原子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 ;</p><p>③两个高锰酸根离子 ④标出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p><p>⑤氖气 ; ⑥氧化铁</p><p>⑦氯化亚铁 ⑧氢氧化铝</p><p>⑨碳酸钡 ⑩硫酸铵</p><p>(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p><p>①2SO2 ②3S2-</p><p>(3)写出下列反应表达式的意思:Cu + O2 CuO 。</p><p>32.(4分)完成下列表格</p><p>物质名称硝酸钙氨气氮气</p><p>化学式N2O</p><p>氮元素化合价</p><p>33.(6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反应表达式(用化学式表示),并回答有关问题.</p><p>(1)通电分解水: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p><p>(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生成的物质都属于 (填物质类别)。</p><p>(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的镁条应用 夹持置于 上。</p><p>(4)久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此反应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p><p>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p><p>34.(7分)联合国将2023年定为国际化学年。本次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以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p><p>(1)下列安排属于本次国际化学年系列活动的是</p><p>A、纪念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奖100周年的庆祝活动</p><p>B、庆贺国际化学联合会成立恰逢100周年的活动</p><p>C、开展多种形式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的宣传活动</p><p>D、消除将掺杂制假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怪罪于化学的偏见</p><p>(2)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①H2O,还有②Hg、③NH3、④CH4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如果除Hg以外的其余三种物质按照H2O、NH3、CH4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据是 (写一种即可)。</p><p>(3)为了积极配合参与国际化学年活动,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 亲自作词创作了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并在网络中广为流传。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例如多吃香蕉能使人快乐,原因是香蕉中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羟色胺的物质,能使人的心情变得愉悦,羟色胺的化学式为C10H12N2O。请回答下列问题:</p><p>①羟色胺由 种元素组成,羟色胺中C、H、N、O各元素质量比为 。(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并注意格式,下同)</p><p>②羟色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p><p>③50g羟色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至0.1g)</p><p>35.(5分)下列A ~ 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p><p>(1)医院可用A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 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p><p>(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p><p>(3)C实验中烧杯C的作用是 。</p><p>(4)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p><p>①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未夹紧止水夹</p><p>③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红磷足量</p><p>(5)E实验的现象为 ,发生的反应表达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p><p>(6)F实验中,先将盐酸滴入集气瓶,再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入集气瓶,则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p><p>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p><p>36.(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p><p>(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______ (填药品名称。下同), 烧杯内盛放的液体是 发生反应的反应表达式 (用化学式表示);此装置可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想要使反应停止,可如何操作 。</p><p>(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上述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p><p>37.(7分)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p><p>(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p><p>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p><p>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 (填化学式),</p><p>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p><p>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 法收集氧气。</p><p>(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p><p>应的反应表达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p><p>【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p><p>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p><p>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 。</p><p>【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p><p>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p><p>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置于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K2MnO4质量的方法,而是用了另一种实验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是正确的。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p><p>总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州立达中学校2023学年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