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
<p>摘要:优学化学网小编在考前复习的时候准备了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题欢迎大家点击文章参考复习,提高同学们答题的能力,在中考时能发挥最好的水平!</p><p>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选项(A、B、C、D)涂在答题卡上]</p><p>1.下列研究领域不涉及化学学科的是</p><p>A.合成新物质 B.寻找新能源</p><p>C.环境污染的治理 D.物体的运动形式</p><p>2.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以下疾病可能与缺铁有关的是</p><p>A.骨骼疏松 B.侏儒症 C.甲状腺疾病 D.贫血</p><p>3.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p><p>A.微粒很小 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p><p>C.微粒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p><p>4.对化学实验用剩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p><p>A.放回原瓶 B.倾倒在水槽中</p><p>C.倒在指定容器中 D.私自带回家自己使用</p><p>5.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p><p>A.O2B.MnO2C.空气D.液氧</p><p>6.下列纯净物中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p><p>A.Cu B.NaCl C.H2O D.O2</p><p>7.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原子序数为42</p><p>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p><p>C.属于非金属元素</p><p>D.元素符号为MO</p><p>8.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右图),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物质较合理的是</p><p>A.蜡烛 B.木炭</p><p>C.红磷 D.铁丝</p><p>9.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p><p>+2</p><p>A.MgO:元素的化合价 B.Fe2+:离子个数</p><p>C.2N:元素个数 D.H2:分子个数</p><p>10.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p><p>A.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p><p>B. 镁粉用于制造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p><p>C.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其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p><p>D.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不能供给呼吸</p><p>11.下列方法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p><p>A.加肥皂水 B.观察颜色 C.静置 D.过滤</p><p>12.钛(Ti)和钛合金被誉为未来的金属材料。 由+4价的钛元素和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p><p>A.Ti2O5 B.Ti2O2 C.TiO2 D.Ti2O</p><p>13.下列操作中,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氧气两瓶气体的是</p><p>A.紫色石蕊试液 B.插入燃着的木条</p><p>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p><p>1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p><p>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p><p>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p><p>1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p><p>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4小题,共36分)</p><p>16.(4分)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在他翻译的化学书籍中,称一种气体为养</p><p>气,该气体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请回答:</p><p>(1)养气的化学式__________;(2)养气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p><p>17.(11分)右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p><p>反应在发生前、后物质的微观示意图,</p><p>请根据图示回答:</p><p>(1)该反应属于_______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p><p>(2)若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物质 的化学式为</p><p>_________,物质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物质 的化学式为</p><p>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p><p>18.(15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对水进行研究的有关问题。</p><p>(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1%,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动、</p><p>植物的生存,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以下做法值得宣传的是___ _</p><p>(填标号,下同)。</p><p>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p><p>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淘米水浇花</p><p>E.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F.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p><p>G.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p><p>(2)下列比例模型中,代表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p><p>(3)过滤是一种常用的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p><p>某学生取少量 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p><p>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右图所示进行过滤。</p><p>①加明矾主要起 作用。图示中还缺少一种仪</p><p>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p><p>②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p><p>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9.(6分)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如下</p><p>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我们发现较低处的蜡烛先熄灭,</p><p>高处的蜡烛后熄灭。</p><p>(1)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p><p>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CO2不能供给呼吸,本身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会使人窒息死亡。这就告诫我们</p><p>要进入地窖及其他一些通风设施不完备的场所应借助__________检查室内空气中CO2的浓度,以确保人身安全。</p><p>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1小题,共29分)</p><p>20.(29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p><p>(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p><p>①____ __; ②____ ____;③_____④___⑤___ ____。</p><p>(2)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标号,下同)可用来制取CO2,收集该气体可用装</p><p>置 ,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_ __________,获得该种气体的反应文</p><p>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p><p>标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 用该装置</p><p>制取氧气还应该在试管口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小红用家里的粗铜丝和废塑料药瓶组装成一套装置(如右图所示)用于完成制取某些气体的实验,这套装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p><p>i.利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p><p>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p><p>③可控制反应的进程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p><p>ii.该装置与上图装置_____(选填B或C)在制取气体时具有相类似的优点。</p><p>四、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5分)</p><p>21.(5分)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经检测发现无土栽培技术所使用的营养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H4NO3。</p><p>(1)NH4NO3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p><p>(2)NH4NO3中各元素间的质量比为 。</p><p>(3)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以百分数表示)</p><p>九年级化学科试题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p><p>1-5 DDCCB 6-10 BACAA 11-15 ACCCB</p><p>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4小题,共36分)</p><p>16.(4分)(1)O2;(2)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或炼钢(每空2分)</p><p>17.(11分)(1)化合反应 (2分);(2)CO,O2, CO2,CO+O2-CO2(表达式3分,其他均为2分)</p><p>18.(15分)(1)BCDG(3分,漏选扣1分,错选不得分);(2)B(2分);(3)①净水,玻璃棒,引流(各2分);②混合物,河水中含有其他可溶性杂质(每空2分);</p><p>19.(6分)(1)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灯火实验、火把、蜡烛、仪器等其他合理答案皆可。(每空2分)</p><p>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1小题,共29分)</p><p>20.(29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p><p>(1)①酒精灯,②铁架台,③分液漏斗,④集气瓶,⑤水槽;(每空1分)</p><p>(2)B或C,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aCO3+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其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表达式3分,其他为2分)</p><p>(3)A,2KMnO4-K2MnO4+MnO2+O2, 堵上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表达式3分,其他为2分)</p><p>(4)①③,B。(每空2分)</p><p>四、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5分)</p><p>21.(5分)(1)三,80;(2)28:4:48或7:1:12(不要求顺序);(3)35%。</p><p>总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