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p>摘要: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初中化学学过的知识,优学化学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初三化学月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p><p>(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p><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p><p>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p>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p><p>C.拉瓦锡最早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p><p>D.拉瓦锡最早提出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p><p>2.下列哪种气体可以作为灯泡内的填充气</p><p>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p><p>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p><p>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p><p>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p><p>4.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p><p>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p><p>5.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限制装入试管中的液体量,其主要目的是</p><p>A.防止浪费药品,培养节约观念 B.液体受热均匀,不致引起试管炸裂</p><p>C.防止液体受热沸腾后喷出试管 D.防止装药过多反应不均匀、不完全</p><p>6.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p><p>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p><p>C.加热完,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p><p>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②调整零点 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在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p><p>A.①②③ B.②①③</p><p>C.③①② D.①③②</p><p>8.下列物质中,暂时未计入北京空气质量预报的气体是</p><p>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p><p>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p><p>A.氯酸钾 B.二氧化锰 C.空气 D.氧化镁</p><p>lO.使用后不需要用清水刷洗的仪器是</p><p>A.试管 B.烧杯 C.漏斗 D.滴瓶中的滴管</p><p>11.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p><p>A.水 B.双氧水 C.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p><p>1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白烟的是</p><p>A.木炭 B磷 C.硫 D.石蜡</p><p>13.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p><p>A.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p><p>C.闻气味 D.分别观察颜色</p><p>1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p><p>B.空气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p><p>C.空气中所有成分对人们身体健康都有益</p><p>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用来制取氮气和氧气</p><p>15.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夹持盛有固体反应物的试管的位置和试管的放置方向应该是</p><p>A.正中部,试管水平放置 B. 中上部,试管垂直放置</p><p>C.中下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中上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p><p>16.2023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p><p>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p><p>B.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p><p>C.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p><p>D.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p><p>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p><p>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p><p>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p><p>D.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与是否有氧气参加无关</p><p>18.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中,正确操作是</p><p>A. 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p><p>B.加热有气体产生就立即收集</p><p>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已满</p><p>D.集气瓶口向下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正放在桌面上</p><p>19.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p><p>A.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食物的腐烂</p><p>C.实验室制取氧气 D.红磷燃烧</p><p>20.国庆50周年用来填充天安门广场三十四个巨型升空大红灯笼的气体是</p><p>A.氦气 B氢气 C.氧气 D.空气</p><p>21.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p><p>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B.氧气、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p><p>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D.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p><p>22.山西云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来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p><p>A. B. C. D.</p><p>23.区别硫粉、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的最简单方法是依据</p><p>A.颜色 B.气味 C.状态 D.溶解性</p><p>24.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是10L,则该容器的容积为</p><p>A.10L B.15L C.12.5L D.18L</p><p>2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p><p>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p><p>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p><p>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p><p>2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气体刚刚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p><p>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p><p>27.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0.09,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该气体难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该气体</p><p>A.只能用排水法 B.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p><p>C.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D.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p><p>28.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撤去酒精灯②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给装入药品的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出伸入水中的导气管⑧装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p><p>A.④⑧②③⑤⑥⑦① B.⑧④②③⑤⑥⑦①</p><p>C.④⑧②③⑤⑥①⑦ D.④⑨②⑤⑥③⑦①</p><p>29.用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运动会用的发令枪药,一经撞击,两种物质剧烈反应,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根据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判断,反应的产物是</p><p>A.氧气和红磷 B.氯酸钾和五氧化二磷</p><p>C.氯化钾和红磷 D.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p><p>30.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p><p>A.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二氧化碳+水 碳酸</p><p>C.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水 氢气+氧气</p><p>31.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一组是:①集气瓶 ②量筒 ③烧杯 ④蒸发皿⑤烧瓶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p><p>32.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p><p>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p><p>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自雾</p><p>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p><p>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p><p>3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p><p>A.图书馆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p><p>B.家中煤气发生泄露后,立即打开排风扇</p><p>C.实验室中酒精灯不小心被打翻,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p><p>D.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p><p>34.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p><p>A.反应速率不变 B.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p><p>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p><p>35.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同时生成了两种物质,而酒精灯的燃烧与蜡烛非常相似,根据蜡烛的燃烧,试推测酒精燃烧生成的物质</p><p>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无法知道</p><p>36.己知在压强为lOlkPa时,液态氮的沸点是 196 ,液态氧的沸点是 183 ,液态氦的沸点是 296 ,利用液化空气分离这三种气体,随温度升高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p><p>A.氦、氮、氧 B.氧、氮、氦 C.氮、氧、氦 D.氧、氦、氮</p><p>3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p><p>A.用lOmL的量筒量取9.OmL水</p><p>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p><p>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 g碳酸钠粉末</p><p>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p><p>38.一氧化氮(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它是无色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情况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NO的方法是</p><p>A.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集气法</p><p>C.排水集气法 D.无法确定</p><p>39.科学研究发现,空气中微量的臭氧( )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作空调和冰箱制冷剂的氟利昂 (以M表示其化学式),它可以破坏臭氧层.此反应可表示为:</p><p align="center"></p><p align="center"></p><p align="center"></p><p align="center"></p><p>总结:初三化学月考试卷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优学化学网和大家一起努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