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3:15

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答案)

<p>摘要: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小编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实实在在教课程,轻轻松松的学习;每一课都能陪伴同学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p><p>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Ca-40 P-31</p><p>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 分)</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p><p>1、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p><p>A.车轮爆胎 B. 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p><p>C.用手将纸撕碎 D.用杵把胆矾研碎</p><p>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p><p>A、铜制造电线 B、用氢气填充气球</p><p>C、用稀有气体作霓虹灯的填充气 D、用氧气急救病人</p><p>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p><p>A、随意 丢弃废旧电池 B、不用或少用含磷洗涤剂</p><p>C、垃圾分类回收 D、实验时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p><p>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p><p>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p><p>C.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燃料、气焊以及化工生产</p><p>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p><p>5、我国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p><p>A、1 B、2 C、3D、6</p><p>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p><p>A、水有自净作用,不会被污染</p><p>B、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居世界各国之首</p><p>C、含有可溶性杂质的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p><p>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减少</p><p>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p><p>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p><p>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p><p>B[来源:Zxxk.Com]在花园里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p><p>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p><p>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再分的</p><p>8、下列符号表示由氮原子构成分子的一种单质是:</p><p>A、HNO3 B、N10 C、N5- D、N</p><p>9、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p><p>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化合物</p><p>10、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火焰也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 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 成的;② 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③ 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 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 原子组成;⑤ 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p><p>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p><p>11、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p><p>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p><p>A、Ca(HCO3)2 CaCO3+CO2+H2O B、Mg + H2SO4 MgSO4 + H2</p><p>C、Fe + O2 Fe3O4 D、C2H5OH+O2 CO2+H2O</p><p>13、机动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Cr)的化合价为:</p><p>A、+3 B、+5 C、+6 D、+7</p><p>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几种不同的微粒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p><p>B、一种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只由一种分子构成</p><p>C、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之和</p><p>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p><p>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p><p>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p><p>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 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p><p>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p><p>16、 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不合理的是</p><p>=</p><p>17、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能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葡萄 糖中含有6个氧原子 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p><p>C.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p><p>D.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2∶6</p><p>18、下列关于过滤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p><p>A、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漏斗里的液体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p><p>C、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的内壁</p><p>D、为加速过滤,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p><p>1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反应物中有单质</p><p>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p><p>C.右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p><p>D.在右图发生的反应中,硫原子、氧原子、氢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p><p>20、某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化合价为+2价,则在其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p><p>A、12% B、20% C、24% D、40%</p><p>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60 分)</p><p>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28分</p><p>21.(6分)(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p><p>①镁原子 _________ ;②硝酸根离子 _________ ;③碳酸铝 _________ ;</p><p>④氧化钡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_________ .</p><p>(2)符号4CO2中数字的含义:①4表示 _________ ;</p><p>②2表示 _________ .</p><p>22、(3分)某元素A的+3价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M= ,元素B的原子与A原子电子层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多4个,则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用A、B表示为 。</p><p>23.(3分)如右图所示,在一透明密封的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气体溴。现将活塞从A处推至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 。</p><p>24.( 3分)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 小,其运动速度越快。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氨分子(NH3)和浓盐酸(氯化氢)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图中 处(填A、B、C),理由是 。</p><p>25.(7分)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 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牛奶含钙丰富而又易吸收,且牛奶和钙的比例适中,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右图3-4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一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p><p>(1)包装标签中脂肪3.3 g,是指100 mL牛奶中含脂肪质量至少要3.3 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 g。</p><p>(2)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 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于牛奶,则一个人至少要喝 盒牛奶。</p><p>(3)求20g羟基磷酸钙中含钙元素多少克? (写计算过程,保留整数)</p><p>产品介绍</p><p>装饰树表面涂了一层光触</p><p>媒,是一种纳米级二氧化钛原料,</p><p>能产生强烈的降解功能,能有效</p><p>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p><p>甲醛、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一</p><p>氧化碳等.在降解过程中光触媒</p><p>不挥发,不消耗,具有长效性.</p><p>26.(6分)我市某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颖的装饰树.</p><p>(1)根据产品介绍可判断降解反应中二氧化钛是一种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p><p>(2)如图是某科研小组探究两代光触媒降解一氧化氮的实验结果,由此可知:</p><p>①第一代光触媒产生强烈的降解作用的条件是 .</p><p>②第二代光触媒与第一代光触媒相比,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p><p>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p><p>27.(7分)下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实验A的变化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p><p>(2)B中试管1内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p><p>(3)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直饮水,其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用与实验C中的 等材料是相同的。</p><p>(4)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向世人展示了水与广州城的历史渊源。身在广州的你,对于水的组成、结构、性质或变化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写出一个。</p><p>28.(7分)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p><p>(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 ,氧化亚铜 。</p><p>(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p><p>(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p><p>29.(10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以下问题:</p><p>(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还可用 (写一种仪器名称)替代①。</p><p>(2)写出用A装置制O2的文字表达式: 。</p><p>(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与A装置相比,用B装置制O2的优点是 (填字母,不定项)。</p><p>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氧气</p><p>C.可随时添加药 品 D.操作简单、安全</p><p>(5)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0.(8分)同学们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p><p>【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p><p>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观察生成</p><p>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p><p>(1)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p><p>(2)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 。</p><p>【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p><p>实验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后立即将铁丝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未燃烧。</p><p>某同学提出:如果实验②中细铁丝未得到充分加热,将对判断CO2是否支持铁的燃烧造成干扰。他依据什么认为实验②中细铁丝未得到充分加热?</p><p>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排除干扰因素,证明CO2是否支持铁的燃烧。</p><p>实 验 方 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p><p>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p><p>初三级化学科期中试题答案</p><p>22、(3分) 13(1分)、AB3(2分)</p><p>23(3分)、容器中的红棕色变深(2分) 存在很大的间隙(1分)</p><p>24(3分)、 C(1分)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运动速率快,扩散的路程相对远一些。(2分)</p><p>25(7分)、 2023 (2分) (1)0.275 (1分) ⑵2(1分) ⑶ 8g(3分,关系式或算质量分数1分,列式1分,得数1分)</p><p>26(6分)、(1)催化剂;(2)①有光照;②无光照也有较强的降解功能.(每个2分)</p><p>三、</p><p>27(7分)、(1)物理(1分)</p><p>通电</p><p>(2) H2(1分)水 氢气+氧气(2分)</p><p>(3) 小卵石、石英砂(2分)</p><p>(4) 水受热会分解吗?(或其它合理答案)(1分)</p><p>28(7分)、(1)Cu(OH)2(1分),Cu2O(1分)</p><p>(2)C + CuO == Cu + CO2 (2分);</p><p>(3)化合(1分) ,试管中的红色粉末变黑色(2分)</p><p>29(10分).(1)①锥形瓶(1分)</p><p>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大试管;集气瓶;广口瓶(1分,任答一例即可得分)</p><p>(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p><p>(3)B(1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p><p>(4)ABCD (每个选项0.5 分,共2分)</p><p>(5) C(1分) 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水(1分)</p><p>30(8分)、【活动一】</p><p>(1)CO2支持镁的燃烧(镁在CO2中可以燃烧)(1分) 不能(1分)</p><p>(2)物质燃烧不一定有O2参加反应(1分)</p><p>【活动二】</p><p>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火柴放入装有CO2的集气瓶后立即熄灭,火柴对铁丝加热的时间过短,铁丝未达到燃烧所需温度。(1分)</p><p>总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