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有答案)
<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p><p>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p><p>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p><p>2.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p><p>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p><p>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时在瓶口产生白烟</p><p>C.小木棍上蘸上少量浓硫酸后变成黑色</p><p>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p><p>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选项甲乙</p><p>A常见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p><p>B常见氮肥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p><p>C常见可燃气体甲烷、氧气、一氧化碳</p><p>D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脂肪</p><p>4. 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p><p>A.酒精灯失火 B.将NaCl倒入量 C.研磨闻气味 D.分离溶液中析出 用湿抹布扑盖 筒中配制溶液 鉴别铵态氮肥 的KNO3晶体</p><p>5.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 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p><p>A.a -溶解度, b-溶质质量</p><p>B.a -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p><p>C.a -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p><p>D.a -溶解度, b-溶剂质量</p><p>6.经过近两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南通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下列做法仍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是( )</p><p>A.大量使用煤作燃料</p><p>B.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回收处理</p><p>C.农业上合理使用了农药、化肥</p><p>D.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中</p><p>7.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p><p>A.用用点燃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p><p>C.用酚酞溶液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 D.用肥皂水区分矿泉水和蒸馏水</p><p>8.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 )</p><p>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p><p>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p><p>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p><p>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p><p>B.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p><p>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p><p>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p><p>10.铁路的修建将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修筑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爆炸时反应为: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是( )</p><p>A.NO B.NO2 C.N2 D.N2O</p><p>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p><p>第Ⅱ卷共5小题,共40分。</p><p>11.(7分)今年3月日本发生了9.2级大地震和海啸,震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目前该核电站区域内土壤和附近的海水中已被检测出了放射性碘、铯、锶等元素。研究发现,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漏物质主要通过大气通道影响我国,但随着气流的运移扩散,其浓度将迅速降低,所以不会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已知锶元素的符号为Sr,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回答:</p><p>⑴锶原子核电荷数为_______,碘、铯、锶元素的原子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锶元素属于 (选择金属或非金属)元素;</p><p>⑵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形成的锶离子符号为 ;</p><p>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锶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为白色粉末,可用于制造烟火、颜料,并用于医药等。</p><p>相关阅读:中考期中考试复习方法汇总</p><p>12.(7分)右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经省略了)。请按下列要求填空:</p><p>(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p><p>(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 ;</p><p>(3)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 ,该物质</p><p>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p><p>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p><p>(4) 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p><p>(5)写出生成d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p><p>13. (12分)金属是现代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p><p>图1 图2</p><p>⑴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p><p>①图1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填序号)。</p><p>②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p><p>③铝比铁活泼,但铝箔却比铁螺丝钉耐腐蚀,其原因是 。</p><p>⑵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Mg、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右图2所示。</p><p>①右图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 (填Mg或Cu或Fe</p><p>②Mg、Cu、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p><p>⑶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p><p>①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 ℃左右,即可得到与黄金外观相似的药金。</p><p>I.该方法不能制得金(Au)是因为</p><p>II.药金是 (填纯金属或合金</p><p>②钛因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p><p>I.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置换生成金属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p>。</p><p>II.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除去。</p><p>⑷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Fe和Cu的存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p><p>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p><p>请完成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实验设计:</p><p>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p><p>I.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p><p>(填试剂名称)。</p><p>仅除去铝</p><p>II.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p><p>证明含有铁</p><p>III.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水,多次洗涤剩余固体剩余固体呈紫红色证明含有铜</p><p>14.(7分) 为了探究某化肥厂生产的硫酸铵化肥品质,实验小组的同不展开拓展研究。</p><p>〖查阅资料〗</p><p>①下表是硫酸铵化肥品质的主要指标。</p><p>指标</p><p>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p><p>外观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无可见机械杂质</p><p>氮(N)含量21.0%20.7%20. 5%</p><p>②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呈碱性。</p><p>③已知:(NH4)2SO4 + 2NaOH Na2SO4 + 2NH3 + 2H2O</p><p>〖观察外观〗 该硫酸铵化肥无可见机械杂质。</p><p>〖实验探究〗 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p><p>(1)实验过程中,为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则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p><p>(2)上图装置A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比较最大的区别是 ,烧杯中盛放的试剂稀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两者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盐,写出化学方程式 。</p><p>〖交流讨论〗</p><p>(1)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中A、B装置间加装一个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中的干燥剂为 【A、浓硫酸B、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混合物)】 ,否则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可能 (填偏高或偏低)。</p><p>(2)乙同学认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为增加氨气的吸收效果可将B装置改进为: 。</p><p>(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进行实验。)</p><p>〖探究结论〗称取13.5 g硫酸铵化肥样品,取20%氢氧化钠溶液用最终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经数据处理释放出氨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如右图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该化肥的等级为 。</p><p>15.(7分)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p><p>(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p><p>(2)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加入CaCl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该粗产品中一定还含有 。因而该小组同学通过以上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p><p>(3)该小组同学又另取20.0g粗产品,逐滴加入20%的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 g,放出CO2 4.4 g(不考虑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求原粗产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p><p>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CBDBA ACADC</p><p>二、(本题共5小题,共40分)</p><p>11.⑴ 38 质子数不同 金属 ⑵ B 失去 Sr2+ ⑶ SrO (每空1分)</p><p>12.(1)CH4 (2)Ca2+ (3)有机物(合理都对) 72:12:96(合理都对) 40%</p><p>(4)Na2CO3 (5)CO2 + H2O = H2CO3 (每空1分)</p><p>13.⑴①:①②④;②:延展性(或展性);③: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或氧化膜)。</p><p>⑵①:Cu;②:MgCu。</p><p>⑶①Ⅰ:反应物中不含有金元素;Ⅱ:合金;②I:TiCl4+2Mg Ti+2MgCl2;II:稀盐酸(或稀硫酸)。</p><p>⑷①I.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或固体减少);II.有气泡产生(或固体减少或产生浅绿色溶液)。</p><p>(每空1分)</p><p>14.〖实验探究〗(2)是否需要加热 H2SO4 + 2NH3 =(NH4)2SO4或H2SO4 + NH3 =NH4HSO4</p><p>〖交流讨论〗(1)B 偏高 (2)将干燥管换为漏斗</p><p>〖探究结论〗20.74% 一等品 (每空1分)</p><p>15.⑴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 (2分)</p><p>⑵Na2CO3 (1分)</p><p>⑶解:设与粗产品中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x</p><p>Na2CO3 + 2HCl = 2NaCl+ H2O+CO2</p><p>73 44</p><p>x 4.4g</p><p>73∶ 44 = x∶4.4g x=7.3g 1分</p><p>与粗产品中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73g20%-7.3g=7.3g 1分</p><p>设粗产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p><p>NaOH + HCl = NaCl + H2O</p><p>40 36.5</p><p>y 7.3g</p><p>40∶ 36.5 = y∶7.3g y=8g 1分</p><p>粗产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0% 1分</p><p>答:粗产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0.0%。</p><p>注:卷Ⅱ中,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p><p>总结:优学化学网为您带来的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感谢您的支持。请您继续关注优学化学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