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2:32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五章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p>键的实质是一种力,所以有的又叫键力,或就叫键。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化学必修1第五章化学键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知识点概述</p><p>化学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中化学知识点,难度不大。本篇文章对化学键相关的知识做了全方位的总结。</p><p>知识点总结</p><p>本部分知识主要包含: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的比较、原子的电子式、简单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原子团的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离子间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结构式的书写、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较、分子的极性、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等知识。主要的知识点是:</p><p>1、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化学键是强烈的相互作用,所谓强烈是指原子间存在电子的转移,即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或电子的得失。</p><p>2、原子的电子式: 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p><p>4、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Li+、Ca2+、Al3+等。</p><p>5、原子团的电子式:书写原子团的电子式时,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或n+电荷字样。</p><p>6、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p><p>7、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p><p>8、离子键的形成:原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都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使自己的结构变成稳定结构的倾向。</p><p>9、共价键的形成: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我们把这种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p><p>10、非极性键与极性键的比较:</p><p>11、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例如:X2型双原子分子(如H2、Cl2、Br2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分子(如CO2、CCl4等)都属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例如XY型双原子分子(如HF、HCl、CO、NO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SO2、H2O、NH3等)都属极性分子。</p><p>1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看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或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否中心对称。</p><p>常见考点考法</p><p>化学键是构成物质的主要作用力,他与物质的化学性质联系紧密。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些知识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考查也是常有,在本节的学习时一定要把握结构性质。</p><p>常见误区提醒</p><p>1、含有离子键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p><p>2、含有共价键的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p><p>3、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非极性分子,含有极性共价键的不一定是极性分子。</p><p>【典型例题】</p><p>例析.现有如下各说法:</p><p>(1)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p><p>(2)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p><p>(3)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p><p>(4)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p><p>(5)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的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原子、Cl原子,而后H原子、Cl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p><p>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p><p>A.(1)、(2)、(5)正确 B.都不正确</p><p>C.(4)正确,其他不正确D.仅(1)不正确</p><p>解析:</p><p>注意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情况,掌握化学键形成的实质。如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都形成离子化合物,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含有离子键。水中存在分子内的H、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也存在分子间的H、O原子相互作用,而化学键仅指分子内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1)叙述不正确;离子键不是存在于任何金属和非金属微粒间,只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才可形成离子键,故(2)叙述不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但不单指吸引力,还有相互排斥力,故(3)叙述不正确;HCl分子中不存在离子,它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没有离子键,故(4)叙述不正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但HCl中存在的是共价键而非离子键,故(5)叙述不正确。</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化学必修1第五章化学键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p>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p><p>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p><p>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p><p>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p><p>解析:选C。Na+、Mg2+、Al3+、F-、O2-、Ne的核外电子排布均完全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A不正确;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如H+、Fe2+、Fe3+等均不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B 不正确;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主族元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才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不正确。</p><p>11.科学家们发现:具有2、8、20、28、50、82、114、126等数目的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具有特别的稳定性,并将这些偶数称为幻数,而具有双幻数的42He、2023Ni、132 50Sn、208 82Pb等尤为稳定。根据此信 息回答下列问题:</p><p>(1)写出前三种幻数为质子数时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已知氧有16 8O、17 8O、18 8O三种同位素,根据上述幻数规律,氧的同位素中原子核最稳定的是________;</p><p>(3)根据现有元素周期律推算,202314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原子核稳定性202314R________202314R(填、或=)。</p><p>解析:(3)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推断:原子序数为2、10、18、36、54、86、118,分别对应 元素为第1、2、3、4、5、6、7周期的0族元素,114号可看成在118号元素的位置(第7周期的0族)再往前数四个位置,即为114号元素所在的位置,它为第7周期ⅣA族。</p><p>答案:(1)</p><p>(2)16 8O (3)7 ⅣA</p><p>12.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 的两种离子化合物,A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p><p>(1)写出元素符号:B__________,D__________。</p><p>(2)A、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B、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时,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A、C能形成1∶1和1∶2两种离子化合物,故A为O,C为Na。A、 B、C、D原子序数 增大,而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推知可能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A形成O2-,C形成Na+,D可能形成Mg2+、Al3+。又知A、D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C原子序数之和,故D为Mg,B为F。</p><p>答 案:(1)F Mg</p><p>(2)2Na2O2+2CO2===2Na2CO3+O2</p><p>(3)c(Na+)c(F-)c(OH-)c(H+)</p><p>13.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 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1)写出Z与N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 ) 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p><p>(3)下图表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若在各自的水溶液中,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由题意知Y只能为O元素,M为S元素,结合N-、Z+、X+的半径逐渐减小,XN常温下为气体,可判N为Cl元素,Z为Na元素,X为氢元素。</p><p>答案:(1)NaCl</p><p>(2)2H2O2=====MnO22H2O+O2</p><p>(3)2SO2+O2 ????催化剂△ 2SO3</p><p>(4)NaOH NaClO或NaHS</p><p>14.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p><p>①X与Z、Y与W分别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p><p>②X与Y能形成X2Y、X2Y2两种共价化合物;</p><p>③Y的阴离子(单核)与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为10;</p><p>④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 电子数的3倍。</p><p>请根据以上叙述填空:</p><p>(1)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_;X、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p><p>(2)Z与W的离子半径大小为Z________W(填、或=)。</p><p>(3)Z与W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________性(填酸或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p><p>(用离子方 程式表示)。</p><p>解析:X与Y能形成X2Y、X2Y2两种共价化合物,则X为氢,Y为氧,Z为钠,W为硫。</p><p>答案:(1) (2) (3)碱 S2-+H2O HS-+OH-</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1第五章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五章化学键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