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1:47

2023上学期入学考试高一化学摸底试卷

<p>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优学化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上学期入学考试高一化学摸底试卷,希望大家喜欢。</p><p>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p><p>1.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p><p>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NaOH ⑤液态氧 ⑥KClO3</p><p>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p><p>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p><p>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方式。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p><p>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p><p>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p><p>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p><p>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p><p>3.下列几项操作中,正确的是:</p><p>A.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通入氢气立即给氧化铜加热,实验结束,撤掉氢气后停止加热。</p><p>B.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p><p>C. 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p><p>D. 皮肤上沾上浓硫酸,立即用氢氧化钠中和。</p><p>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排除</p><p>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p><p>B.在某待测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待测液中有CO32-。</p><p>C.在某待测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待测液中有NH4+。</p><p>D.在某待测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待测液中有Cl-。</p><p>5.下列原子结构模型与科学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p><p>A.阿伏加德罗的原子学说</p><p>B.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p><p>C.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p><p>D.玻尔的核外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观点</p><p>6.将30mL 0.5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p><p>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 0.04mol/L</p><p>7. 224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32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p><p>A.32gmol-1 B.64 C.64gmol-1 D.64g</p><p>8.某元素Rn-核外有x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质量数为A,则原子里的中子数为:</p><p>A.A-x-n B.A+x+n C.A-x+n D.A+x-n</p><p>9.在KCl、MgCl2、Mg(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1mol/L,c(Mg2+)=0.25mol/L,c(Cl-)=0.2mol/L,则c(NO3-)为 :</p><p>A.0.15 mol/L B. 0.20 mol/L C.0.25 mol/L D. 0.40 mol/L</p><p>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分类合理的有:①根据酸分子所含的氢原子数目的多少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电子是否转移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是否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④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p><p>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p><p>11.使用胆矾(CuSO45H2O)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p><p>A.称取胆矾25g,溶解在1L水里</p><p>B.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g溶解在1L水里</p><p>C.将16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p><p>D.将25g胆矾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L</p><p>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上学期入学考试高一化学摸底试卷,供大家参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上学期入学考试高一化学摸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