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1:47

惠州市2023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

<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p><p>1.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p><p>A.Ca B.C C. Na D. Al</p><p>2. 下列物质能用铁制器皿盛放的是</p><p>A.浓硫酸 B. 稀硫酸 C. 氯化铜溶液 D.氯化铁溶液</p><p>3. 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于制造半导体的是</p><p>A.铝 B.石墨 C.晶体硅 D.二氧化硅</p><p>4.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p><p>A.金 B.不锈钢 C.金属铝 D.铜</p><p>5. 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p><p>A. HCl B. NaOH C. NaCl D. O2</p><p>6.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p><p>A.碳酸钠 B.液态氨 C.铝热剂 D. 氢氧化钠</p><p>7.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p><p>A. 甲烷 B.淀粉 C.二氧化碳 D.蔗糖</p><p>8. 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p><p>A. 氖 B 钠 C.铜 D. 铁</p><p>9. 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p><p>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 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p><p>10. 下列物质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的是</p><p>A.S B.H2SO4 C.SO2 D.H2S</p><p>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p><p>11. 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4号元素,能正确表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p><p>1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p><p>A.酒精 B. 铜 C.二氧化硫 D.氯化钠</p><p>13.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溶液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氧化物是</p><p>A.Al2O3 B. Al C.Al(OH)3 D.NaHCO3</p><p>14. 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p><p>A.P B.S C.C1 D.Ar</p><p>15.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IVA族的是</p><p>A.钠 B.镁 C.硅 D. 硫</p><p>16.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位素的是</p><p>A.O2、O3 B.Na2O、Na2O2 C. 、 D.H、D、T</p><p>17. 下列化学变化中,能够一步实现的是</p><p>A.NaNa2O2 B.Al2O3Al(OH)3 C.N2HNO3 D.SSO3</p><p>18. 在光照条件下,下列物质中能与甲烷反应的是</p><p>A.盐酸 B.Cl2 C.NaOH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p><p>19. 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量数为293、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p><p>A.118 B. 175 C. 47 D.293</p><p>20. 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p><p>A. KOH B. NaOH C.Mg(OH)2 D. Al(OH)3</p><p>21. 元素周期表中,划分周期的依据是</p><p>A.元素的核电荷数 B.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p><p>C.元素的化合价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p><p>22. 某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2R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可表示为</p><p>A HR B H2R C RH3 D 不能确定</p><p>23.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p><p>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p>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p><p>24.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p><p>A.CuO Cu B. KClAgCl C.FeFeCl3 D.HNO3 NO</p><p>25.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则该元素不可能是</p><p>A.IA族元素 B.金属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惰性元素</p><p>26. 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p><p>A.空气液化制取氮气 B.酸雨侵蚀建筑物</p><p>C.荔枝酿酒 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p><p>27. 碘酒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p><p>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p><p>28.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p><p>A.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p><p>C.反应物的浓度 D.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p><p>29.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p><p>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固体</p><p>30. 石油和煤都是重要的化石能源,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叙述正确的是</p><p>A.都是纯净物 B.都含有碳元素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有固定的沸点</p><p>31. 乙烯和溴水的反应(CH2=CH2 + Br2BrCH2 CH2Br)属于</p><p>A.取代反应 B.酯化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p><p>32. 为了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尽可能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最合适的试剂是</p><p>A.NaOH溶液 B.KOH溶液 C.盐酸 D.氨水</p><p>33.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p><p>A. CH3CH3 B. CH3CH2CH3 C. CH3CH2CH2CH3 D. CH3CH2 CH2CH2CH3</p><p>34. 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是:</p><p>A.CH3CH2OH B.CH3OH C.CH3COOCH2CH3 D.CH3COOH</p><p>35. 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p><p>A.苯 B.乙烷 C.乙烯 D.乙酸</p><p>36. 用作食品袋的塑料,要求既经济又无毒,这种塑料的原料通常是</p><p>A.涤纶 B.锦纶 C.聚乙烯 D.聚氯乙烯</p><p>37. 烹鱼时加入少量食醋和料酒可以使烹制的鱼具有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来自于</p><p>A.食盐 B.食醋中的乙酸</p><p>C料酒中的乙醇 D.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p><p>38. 在Na和Na+ 两种粒子中,相同的是</p><p>A.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数</p><p>39. 在可逆反应2SO2+O2 2SO3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p><p>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p><p>C. 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 存在于O2、SO2和SO3中</p><p>40.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绿色化学工艺的是</p><p>A . 化合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 取代反应</p><p>41.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p><p>A. 与 B. 与</p><p>C. 与 D. 与</p><p>42. 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p><p>A.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B.嗅闻它们的气味</p><p>C.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p><p>43. 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p><p>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p><p>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p><p>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p><p>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p><p>44. 能将含有NaCl、AlCl3、MgCl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p><p>A. 硝酸银溶液 B.NaOH溶液 C.氨水 D.H2SO4溶液</p><p>45. 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B.苯不能被KMnO4氧化</p><p>C.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D.都能在空气中燃烧</p><p>46.下列各组物质中,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p><p>A. 酒精和水 B. 苯和水 C. 乙酸和乙酸乙酯 D.碘酒和水</p><p>47.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p><p>A.Mg2+、H+、C1-、OH- B.Na+、Ba2+、C1-、NO3-</p><p>C.Na+、H+、Cl-、CO32- D.K+、Cu2+、NO3-、SO42-</p><p>48. 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的汽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乙醇汽油是一种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p><p>C.乙醇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 D.用粮食发酵可制得乙醇</p><p>4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p>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p><p>B.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p><p>C.海鲜、肉类等食品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防腐保鲜</p><p>D.碘沾在手上立即用酒精洗涤</p><p>50.下图曲线是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能以此曲线</p><p>表示的反应是</p><p>三、双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都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2分,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p><p>51. 下列试剂中,不能贮存在玻璃瓶中的是</p><p>A.浓硫酸 B.氢氟酸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p><p>52 .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有机物是</p><p>A.CH2=CH2 B.CH2=CHCH2OH C.CH2=CHCOOCH3 D.CH2=CHCOOH</p><p>53.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原子序数:X</p><p>C. 原子半径:X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p><p>54. 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p><p>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的同时消耗n molB2</p><p>B.容器内, AB、A2、B2三种气体共存</p><p>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p><p>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p><p>5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p><p>A.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 CaCO3+2H+ = Ca2++ CO2+H2O</p><p>B.金属钠与水反应: 2Na +2H2O =2Na+ +2OH-+ H2</p><p>C.铁溶于稀硫酸中: 2Fe+6H+ = 2Fe3++3H2</p><p>D.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 + SO42-=BaSO4</p><p>第二部分(50分)</p><p>四.双选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题都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未选、错选得0分)</p><p>56. 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两种元素中,能够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p><p>A. 11与17 B.11与10 C.1与17 D.1与8</p><p>57. 下列各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时,均能得到不同产物,其中主要是由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而引起的是</p><p>A. Fe+H2SO4 B.Cu+HNO3 C. NaOH+ CO2 D. AlCl3 +NaOH</p><p>58.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0.1mol Fe在过量的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p><p>B.常温下,22.4L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p><p>C.2mol SO2和1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催化加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2NA</p><p>D.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p><p>五、填空题(38分)</p><p>59.(10分)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下所示:</p><p>(1) 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和 。</p><p>(2) B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p><p>(3) ① 、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和 反应。</p><p>(4) 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p><p>② ;</p><p>④ 。</p><p>60 .(7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p><p>⑴ 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p><p>用10mL 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p><p>① 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a: 、b: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p><p>② 从上述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a和b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p><p>。</p><p>⑵ 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p><p>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p><p>催化剂(MnO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p><p>粉末状 混合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分钟</p><p>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分钟</p><p>① 写出H2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p><p>② 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 _________ 有关。</p><p>61 .(11分)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p><p>(1) 将装置A、C、E相连接,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p><p>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p><p>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p><p>③.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 。</p><p>在C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论为:</p><p>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p><p>Ⅰ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p><p>Ⅱ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p><p>④.实验Ⅰ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p><p>⑤.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p><p>(2) 为比较Cl2和I2的氧化性强弱,将A、C、E相连, C中盛的试剂可以为___ _ __。</p><p>(3) 将B、D、E相连,在B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p><p>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p><p>②.先若关闭c,当丁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时,再关闭止水夹a、b ,微热试管丁, 丁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p><p>62. (10分)实验室需要制备纯净的氯化钾晶体。现有含少量KBr和K2SO4的氯化钾样品,按照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提纯。</p><p>(1)操作I的名称 ,操作II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和 。</p><p>(2)若用硝酸钡来代替氯化钡,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p><p>。</p><p>(3)若实验所得固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W1g和W2g,则样品中KBr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p><p>(4)某同学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质疑,他认为加适量氯化钡溶液不容易控制,应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请你按他的思路,写出实验流程图中所用试剂、所得产物的化学式和相应操作的名称,A ,B ,滤液C ,操作II 。</p><p>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惠州市2023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惠州市2023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