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1:45

长兴县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p>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p><p>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p>一、对试卷评价及试卷质量分析</p><p>本次期末高一化学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从巩固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高一内容的角度,紧紧抓住双基知识,试题实用、灵活,具有较高的评价测试效度。</p><p>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均无超越化学课程标准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的规定的范围,重点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进行了考查,各题均为考生所熟悉的知识内容。</p><p>1.考试内容</p><p>确定考试内容是命题的首要环节。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在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4和化学必修2所学过的基本知识。具体知识点分布情况见下表。</p><p>20230学年高一化学学科试卷知识内容分布表</p><p>题型</p><p>题号</p><p>知识点分布</p><p>考查能力要求</p><p>选</p><p>择</p><p>题</p><p>1</p><p>低碳</p><p>识记</p><p>2</p><p>浓硫酸和浓硝酸</p><p>识记</p><p>3</p><p>离子半径比较</p><p>识记</p><p>4</p><p>电子结构</p><p>识记</p><p>5</p><p>热化学方程式</p><p>理解</p><p>6</p><p>吸热反应和氧化反应</p><p>理解</p><p>7</p><p>氨气的性质</p><p>识记</p><p>8</p><p>有机物的性质</p><p>理解</p><p>9</p><p>有机物的水解</p><p>理解</p><p>10</p><p>SO42-离子的检验</p><p>理解</p><p>11</p><p>烃</p><p>理解</p><p>12</p><p>周期表与元素的性质</p><p>应用</p><p>13</p><p>分析实验现象</p><p>理解</p><p>14</p><p>褪色的原理</p><p>理解</p><p>15</p><p>周期表与元素的性质</p><p>理解</p><p>16</p><p>溶液体积的计算</p><p>理解</p><p>主</p><p>观</p><p>题</p><p>17(1)</p><p>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p><p>理解</p><p>17(2)</p><p>化学方程式的书写</p><p>理解</p><p>18</p><p>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p><p>理解</p><p>19</p><p>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p><p>识记</p><p>20</p><p>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p><p>理解</p><p>21</p><p>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理解</p><p>22</p><p>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p><p>理解</p><p>23</p><p>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p><p>理解</p><p>24</p><p>求简单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p><p>25</p><p>铁与硝酸反应、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液的体的计算、质量的计算</p><p>2.题型比例和难度分布</p><p>高二化学试卷的原始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整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分数比例大体为48∶52。参照上述精神,对试卷的题量、题型以及题型的占分比例进行了确定,将两种卷的总题量23为个,其中选择题16个,非选择题9个。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选择题是四选一型,每题3分,共48分;非选择题形式有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占52分。</p><p>二、考试结果分析</p><p>为积累综合考试命题工作的经验,我们通过对全市分析统计数据等形式对化学科考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p><p>1.统计数据分析(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p><p>题 号</p><p>1</p><p>2</p><p>3</p><p>4</p><p>5</p><p>6</p><p>7</p><p>8</p><p>9</p><p>10</p><p>11</p><p>平均分</p><p>2.9</p><p>2.4</p><p>1.7</p><p>1.9</p><p>1.2</p><p>1.7</p><p>1.8</p><p>1.6</p><p>1.5</p><p>1.6</p><p>2.1</p><p>难度系数</p><p>0.97</p><p>0.79</p><p>0.55</p><p>0.63</p><p>0.40</p><p>0.57</p><p>0.61</p><p>0.54</p><p>0.51</p><p>0.52</p><p>0.69</p><p>题 号</p><p>12</p><p>13</p><p>14</p><p>15</p><p>16</p><p>17-19</p><p>20-21</p><p>22-23</p><p>24-25</p><p>总分</p><p>平均分</p><p>2</p><p>2.6</p><p>2.6</p><p>1.9</p><p>0.7</p><p>10.2</p><p>7.7</p><p>5.8</p><p>2.1</p><p>57.44</p><p>难度系数</p><p>0.68</p><p>0.87</p><p>0.85</p><p>0.64</p><p>0.23</p><p>0.73</p><p>0.51</p><p>0.45</p><p>0.21</p><p>0.57</p><p>2.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分析</p><p>(1)选择题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分析</p><p>第1题:考查学生对低碳概念的理解,此题只要学生认真审题,难度不大,是整卷中难度最低的一个题目,正答率达0.958,基本没有错误。</p><p>第2题:考查学生对硫酸和硝酸性质的理解,浓度对硫酸和硝酸氧化性的影响,以及铁铝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易被钝化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但有20%的学生错选答案D。</p><p>第3题:考查学生对离子大小判断的理解,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对离子半径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刻。错选B、D两选项的学生达34.27%。</p><p>第4题:考查学生对离子和原子结构的理解,根据核外电子数相同,列出等式即可求出正确答案,选择正确选项,错选B、D两个选项的学生达32.21%</p><p>第5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和⊿H大小比较的掌握,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即可选出正确选项B,错选A、C、D每一项都约为20%。</p><p>第6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热化学反应的判断,但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错选其他选项。</p><p>第7题:是一题实验信息题,只要抓住信息,气体摩尔质量越小,气体扩散速度越快中间相遇形成白色烟环,即能推测甲中产生摩尔质量小的氨气,乙中产生摩尔质量较大的氯化氢气体,选出正确选项,此题有43.95%的学生没有做正确。</p><p>第8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和常见物质化学性质的掌握,但有近30%的学生错选答案D,主要问题是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概念还是没有区分清楚。</p><p>第9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的水解性质。有近50%的学生选错选项,主要问题还是对纤维素水解问题得掌握。</p><p>第10题:经典题目,考查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合理操作。还是右近30%的学生错选B选项。还不能排除亚硫酸根离子对实验的干扰。</p><p>第11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烃性质的掌握,利用混合物运算即可解决。有近70%的学生正确的解决了此问题,掌握比较理想。</p><p>第12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化合价递变规律和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判断出各种元素,即可解决问题,得出正确选项,有68%的学生能做对此题,总体掌握比较理想。</p><p>第13题:考查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具体应用,选项A,浓硫酸使蔗糖变黑碳化,属脱水性;选项C,常温下用铝制容器可以装浓硫酸是因为发生钝化,铝表面生产致密的氧化膜阻止浓硫酸和单质铝接触,故能装浓硫酸,并非铝与浓硫酸不反应,得到正确选项C。</p><p>第14题:考查气体漂白性的具体应用和气体与有色物质相互反应生成无色物质的知识点,本题得分率比较高,学生解题主要错误为,想当然的用氯气和二氧化硫代入,有11%的学生错选A。</p><p>第15题:考查学生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判断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条件信息明确,学生容易判断,本题得分率较高,但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审题不清,把题干看成选正确答案,错选A、B、C。</p><p>第16题:考查学生对金属与硝酸反应时的电荷守恒计算,本题得分率只有25.87%,学生解题未仔细分析题给条件,1.68L氧气,若抓住氧气得到的电子等于铜失去的电子,则直接可以计算出,铜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消耗0.15mol氢氧根离子可以完全沉淀,得出正确选项A。本题选B的学生达35.54%,选C的学生达26.12%。</p><p>(2)非选择题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分析</p><p>题序</p><p>主 要 错 误</p><p>原因分析</p><p>17</p><p>⑴ 苯环写分子式或不写HBr</p><p>⑵ 不配平,或书写CO</p><p>⑴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落实。部分学生方程式不会写,或不熟练的表现说明了教师在教学当中不重视知识的落实,⑵方程式书写应强化规范书写,严格要求。条件不写;配平不重视或不会;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忽略等错误普遍存在。</p><p>18</p><p>漏写情况比较严重</p><p>19</p><p>五同概念模糊,所以错误率较高,主要是不认识二甲醚</p><p>20</p><p>⑴不溶于水的物质,学生对乙酸乙酯不溶水比较清楚,但是对乙醛是否溶于水,不了解,故出现了AD的答案。</p><p>⑵主要写成的醋酸的结构简式。</p><p>把乙酸乙酯的结构式写成CH3CH2CH2COOCH3, CH3COOCH3CH2而失分,方程式漏写水比较严重。</p><p>本题是一个简单的有机推断题,学生在对推断出各物质是什么,总体还是可以的,问题主要在回答问题时的失分。加强化学方程式特别是有机方程式书写。</p><p>21</p><p>(1)要求写元素名称,写成元素符号比较多</p><p>(2)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书写不规范,如IV、VI不分,主族A不写失分。</p><p>(3)主要以SIH4的稳定性不熟悉,而不能写出正确的顺序。</p><p>(4)二氧化碳和过过氧化钠的电子相对还可以。</p><p>(5)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的方程式总体不错,相对方程式不会写的同学较多。</p><p>本题是个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推断题,学生推出ABCD也有一定的难度,故失分也比较严重。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未理顺,元素化合物知识</p><p>掌握不够,不全面。</p><p>22</p><p>(1)第一空出现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居多,因为是审题不慎,出现先入为主的错误,想到SO2与品红溶液就想到品红溶液褪色的现象。第二空错误较多的是漂白性 。</p><p>(2)常见错误为</p><p>SO2 + OH- = HSO3- ,SO2 + 2OH- = SO3- + H2O</p><p>SO2 + 2Na+ + 2OH- = Na2SO3 + H2O</p><p>SO2 + 2NaOH = Na2SO3 + H2O</p><p>(3)第一空常见错误:HNO3,CO2,H2S, H2O2等,主要是欠考虑了被加入的物质存在氧化性,未考虑状态(要求通入另一种气体)从而选择了HNO3,H2O2等,另外只考虑产生沉淀,未考虑产生沉淀的颜色,从而错选了H2S。第二空错误选择I2单质较多。</p><p>⑴加强典型物质如本题SO2性质的教学。教学时要对此类重要物质性质多分析、多拓展。</p><p>⑵加强方程式书写,特别是离子方程式。</p><p>⑶注重典型实验装置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时记住常见的气体发生、收集等装置。</p><p>23</p><p>(1)漏选答案较多,特别是漏选E,F较多,漏选</p><p>E的原因是不清楚该处产生O2,而漏选F的原因</p><p>是不清楚F中产物是什么。</p><p>(2)常见错误答案为:①加热 ②小火小心加热,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水浴加热的优点,另外错误有:水欲加热,水热法,浴法 。</p><p>(3)错误有:①控制气流 ②防止倒吸。</p><p>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弯导管的作用。</p><p>由于对反应原理不清楚,分析</p><p>不完整,导致结论错误。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合理分析,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p><p>24</p><p>第一空:(1)写了最简式CH2O,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认为是30。</p><p>(2)分子式写错:C2H6O,C2H4O,C3H8O等。</p><p>(3)要求写分子式,却写了结构简式。</p><p>第二空:(1)没有注意有机物为水果香味,写了乙酸CH3COOH较多;原因是:学生对于酸和酯的性质不熟悉造成错误。</p><p>(2)结构简式不规范:CHOOCH3H2COOCH2 CH2OOCH2等</p><p>(1)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强化化学用语的训练,做到准确、规范;</p><p>(2)加强确定有机物分子式方法的指导,针对不同的题给条件,把握好解题的方法。</p><p>25</p><p>1、计算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主要错误:</p><p>(1)C=3mol/L.原因是化学方程式写错:根据题意,铁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为硝酸亚铁,却较多学生写成了硝酸铁,造成计算错误。</p><p>(2)少化学生铁与硝酸反应生成了氢气造成错误。</p><p>2、V的值的计算的错误:</p><p>V=75ml;根据铁减少8.4克,根据铁与硫酸的反应式计算所消耗的硫酸量。</p><p>3、W的取值范围的错误:</p><p>(1)W16.8g,原因:铁与硝酸反应完全后,铁过量加入硫酸即产生氢气,没有考虑溶液中还有硝酸根,加入硫酸还要产生NO。</p><p>(2)W25.2g,原因:只是简单地将题中的第一过程中消耗的铁和第二过程中消耗的铁简单相加,没有深入地分析这两个过程中的相应反应。</p><p>计算题是体现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题目,学生的解题思路严密性等能力都得到充分体现,针对这两题的错误原因,在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引起重视。</p><p>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扎实。这两题的计算较多地方是应用方程式的书写带入数据计算。这一类是基本题。但学生方程式书写错误,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引起得分率不高。</p><p>⑵对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等基本知识的训练要加强。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化学知识系统还不完整,很多学生书写上很难马上到位,要靠平时的训练加强巩固。</p><p>⑶计算能力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经常性出问题又容易忽视的地方。在平时练习中一定要重视。</p><p>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p><p>据对高一年级的教学调研,以及本次高一期末考试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以下几点建议和要求,以供参考:</p><p>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转变观念。</p><p>课改中蕴涵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把它变成教师具体的教学操作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学习、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之中,才能逐步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应试痕迹的陈旧观念和行为。为此我们努力构建学习型团体,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武装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不拘泥于的教材,灵活应用各种课程资源。</p><p>2.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p><p>高一新生的化学基础相当的薄弱,知识无系统,化学方程式只有少量,实验只听说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不然学生认为化学最难。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凭空发展不了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好方向,不要一味地追求难、偏、怪;要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归类和运用,确保基础题不丢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如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离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要强化训练并及时反馈,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课本上出现过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能熟练进行书写。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及规范答题指导。对重要反应的反应机理要分析到位,对多种物质公共参与反应的情况要平时加强训练,是学生理解反应的本质及可简化的反应的先后顺序。平时教学中重点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摈弃题海战术,对重点知识精讲精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p><p>3. 重视实验教学。</p><p>老教材中演示实验分布在各册教学内容中,学生实验单独放在书本的最后部分,而新教材中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实验。新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实验,除了少数实验特别强调由老师演示外,其它的实验都要求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由此可看出,新教材要求学生做的实验更多了。但事实上,实验没有强化,反而退化。课堂上的实验,变成了讲实验、放视频、放动画,实验探究成理论探究,形同虚设,变成伪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合理分析,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讲清原理、操作过程及方法、注意点等。</p><p>4. 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性、条理性的培养。学生在解题中所暴露出来的基本功不扎实、概念和原理不清晰、文字表达不规范、化学式表达不到位、逻辑性混乱等问题。要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备课、突出重点、精讲精练、讲究方法、规范养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p><p>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兴县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