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化学试题2023
<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p><p>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p><p>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潮湿的衣服在空气中放置会晾干</p><p>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迹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p><p>2.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p><p>A.氖 B.锌 C.氧 D.磷</p><p>3.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p><p>A. B. C. D.</p><p>4.2023年5月17日,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一种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p><p>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p><p>5.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p><p>A. 铜 B. 氧气 C.金刚石 D. 氯化钠</p><p>6.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p><p>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p><p>A.硫粉 B.木炭 C.白磷 .D.铁丝</p><p>8.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溴酸钠对皮肤有剌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Br)元素的化合价为</p><p>A.+5 B.+4 C.+3 D.+1</p><p>9.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p><p>A. B. C. D.</p><p>10.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p><p>A.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工业废水若无色澄清就可以直接排入河中</p><p>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丰富 D.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p><p>11.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及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p><p>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闻气体气味</p><p>12.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p><p>A.沉淀 B. 吸附 C.过滤 D.蒸馏</p><p>13.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p><p>A.倒入石蕊溶液 B.闻气体的气味</p><p>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插入燃着的木条</p><p>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p><p>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p><p>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P + 5O2 ===== P2O5</p><p>C.铁和硫酸反应:2Fe+3H2SO4==== Fe2 (SO4)3+3H2</p><p>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 2H2O</p><p>15.今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p><p>A.大量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塑料袋 C.回收废旧电池 D.节约用水</p><p>16.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原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p><p>1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p><p>A.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密度略大于空气</p><p>C.在与其它物质的反应中大多表现出可燃性 D.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p><p>18.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p><p>A.钢是很纯的铁 B.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p><p>C.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D.炼铁的过程是把金属铁变成氧化铁</p><p>19.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p><p>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p><p>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p><p>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p><p>D.1.2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p><p>20.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A.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6 B.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p><p>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p><p>2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p><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p><p>C.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p><p>22.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发生火灾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p><p>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p><p>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p><p>23.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使之爆炸并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及应用分析不合理的是</p><p>A.爆炸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 B.此法能有效解决缺水地区火灾灭火问题</p><p>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爆炸掀起的沙土能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p><p>24.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p><p>不能得到的结论是</p><p>A.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p><p>B.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p><p>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p><p>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p><p>25.已知某物质中含有元素M(注:M代表一种金属元素),其化学式可表示为MSO4,相对原子质量为160。则M的元素符号及MSO4中M元素的质量分数为</p><p>A.Fe 65% B.Fe 35% C.Cu 60% D.Cu 60%</p><p>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p><p>26.(6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p><p>(1)请你按照物质组成标准分类的方法,模仿示例,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化学式。</p><p>(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 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 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__。(均填字母)</p><p>27.(5分)(1)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色,此实验主要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将所得溶液</p><p>通过右图A的简易净水器处理后,可得到无色</p><p>溶液,由此说明活性炭可以吸附 物质。</p><p>(2)利用右图B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试</p><p>管b中收集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p><p>方程式为 ,</p><p>由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p><p>28.(5分)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p><p>(1)煤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燃料,它燃烧时产生 (填一种气体的名称或化学式)气体,该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p><p>(2)我国农村常用沼气来替代化石燃料和柴禾,沼气中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p><p>(3)人类目前所使用的最清洁的燃料是 ,由于其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还不能广泛应用。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为: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 反应。</p><p>29.(8分)(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p><p>①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p><p>A.5mL B.10mL C.100mL</p><p>②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通常使用_________(填字母)。</p><p>A.镊子 B.玻璃棒 C.药匙(或纸槽)</p><p>(2)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p><p>①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p><p>②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p><p>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上图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与_____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p><p>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