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三化学试卷下册
<p>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48分)</p><p>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p><p>1.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下面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在采矿厂、制陶厂、耐火材料等场所长期工作的人员,若不采取劳动保护措施,则容易患上硅肺病</p><p>B.氮的氧化物可以造成光化学污染,也可以破坏臭氧层,同时还可以形成酸雨</p><p>C.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含磷的洗涤剂等都可以对水体造成污染</p><p>D.植树造林既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可以降低酸雨的危害</p><p>2.光纤通讯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p><p>A.铜 B.钢 C.石英 D.铝</p><p>3.常温下,能用铝制品容器盛装的药品是</p><p>A.浓硫酸 B.浓盐酸 C.稀硝酸 D.硫酸铜溶液</p><p>4.石灰石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是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但制取下列物质不需要石灰石的是</p><p>A.玻璃 B.陶瓷 C.水泥 D.漂白粉</p><p>5.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烧碱溶液和乙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p><p>A.小于7 B.大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p><p>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p><p>A. 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苯分子的比例模型:</p><p>C.乙烯的最简式: C2H4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p><p>7.向明矾[ KAl(SO4)212H2O]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p><p>A.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存在于溶液中</p><p>B.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p><p>C.全部为Al(OH)3沉淀</p><p>D.几乎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p><p>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p><p>B. 1 molCO2与含2 molNaOH的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O32-数为NA</p><p>C.1.6 gNH2-离子中所含电子数为NA</p><p>D.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l molN2和3 molH2,反应结束后,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p><p>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p><p>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p><p>10.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023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p><p>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p><p>1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p><p>A.对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p><p>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 NaHCO3</p><p>C.与等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Na2CO3 NaHCO3</p><p>D.饱和溶液吸收CO2能力:Na2CO3 NaHCO3</p><p>12.已知:</p><p>Fe2O3(s)+C(s) = CO2(g)+2Fe(s) △H =+234.1 kJmol-1</p><p>C(s)+O2(g) = CO2(g) △H =-393.5 kJmol-1</p><p>则2Fe(s)+O2(g) = Fe2O3(s)的△H是</p><p>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p><p>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p><p>13.钢铁发蓝是指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化学方程式①②③表示钢铁 发蓝的变化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① 3Fe + NaNO2 + 5NaOH 3Na2FeO2 + H2O + NH3</p><p>② 6Na2FeO2 + NaNO2 + 5H2O 3Na2Fe2O4 + NH3+ 7NaOH;</p><p>③ Na2FeO2 + Na2Fe2O4 + 2H2O Fe3O4 + 4NaOH;</p><p>A.该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p><p>B.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p><p>C.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p><p>D.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16.8 g Fe参加反应转移0.8 mol电子</p><p>14.在给定条件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p><p>A.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Ca2+、NH4+、HCO3-、Cl-</p><p>B.存在多量Fe2+的溶液:H+、Na+、NO3-、SO42-</p><p>C.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Na+、K+、Cl-、NO3-</p><p>D.c(H+):c(OH-)=1:10的溶液:K+、Ba2+、ClO-、CO32-</p><p>15.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p><p>实验事实结论①</p><p>A元素的原子半径比B元素的原子半径大</p><p>周期表中A位于B的下一周期②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H2SiO3)</p><p>酸性:H2CO3 H2SiO3③将燃烧的镁条放人CO2中能继续燃烧</p><p>还原性:Mg C④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p><p>非金属性:P N⑤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p><p>原溶液一定有SO42-A.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全部</p><p>16.氢氧化镁是重要的绿色阻燃剂,氢氧化镁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铁杂质,为研究不同分离提纯条件下所制得阻燃剂的纯度从而确定最佳生产条件,某研究小组各取等质量的下列4组条件下制得的阻燃剂进行含铁量的测定,实验结果如下:</p><p>精制Mg(OH)2的条件阻燃剂铁含量序号分离体系</p><p>温度T/℃[加入EDTA质量(g)</p><p>加入保险粉质量(g)W(Fe)/(10-4g)1400.106.51</p><p>若不考虑其它条件,根据上表数据,制取高纯度阻燃剂最佳条件是</p><p>① 40℃ ② 60℃ ③EDTA质量为 0.05 g ④EDTA质量为 0.10 g</p><p>⑤保险粉质量为 0.05 g ⑥保险粉质量为 0.10 g</p><p>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p><p>福建省东山二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p><p>化学答题卷</p><p>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答案栏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516答案</p><p>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52分)</p><p>17.(10分)</p><p>(1)下面a~f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仪器:</p><p>a.量筒 b.容量瓶 c.试管 d.圆底烧瓶 e.温度计 f.托天盘平</p><p>①其中要标示出仪器具体使用温度的是(不考虑温度计) (填写编号);</p><p>②可用作反应器并能进行加热的是 (填写编号);</p><p>(2)由于下列错误操作,使得到的数据比正确操作所得数据偏小的是</p><p>(填写选项);</p><p>A.记录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俯视液面读数</p><p>B.称取4.2 g NaCl固体时,将砝码放到左盘,NaCl固体放到右盘</p><p>C.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溶解后的溶液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p><p>(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p><p>A.用酸式滴定管量得KMnO4溶液20.0 mL</p><p>B.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烧碱溶液洗涤</p><p>C.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p><p>D.用滤纸过滤,可把溶液和胶体分离开来</p><p>E.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火焰</p><p>F.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纸片上,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p><p>G.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p><p>18.(10分)A、B、C、D、E 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p><p>①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p><p>③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p><p>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p><p>请填空:</p><p>(1)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p><p>(2)A是 B是 C是 D是 E是</p><p>(3)A、D分别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9.(8分)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 +Cu 2Fe2+ + Cu2+的拆写结果是:</p><p>氧化反应式是:Cu-2e- Cu2+;还原反应式是:2Fe3+ + 2e- 2Fe2+</p><p>(1)有NH4+、NO3-、Fe3+、Fe2+、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p>①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每消耗1mol 氧化剂转移电子__ ____个</p><p>②请将上述反应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用离子表示)</p><p>氧化反应式是: ;还原反应式是: 。</p><p>(2)已知某个反应的半反应式:</p><p>氧化反应式是:CH4 + 10OH--8e- CO32- + 7H2O</p><p>还原反应式是:O2 + 2H2O + 4e- 4OH-</p><p>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0.(12分)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A、B两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B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电子层数的2倍,A和C可以形成化合物CA3,B与D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请回答:</p><p>(1)化合物CA3的化学式是 。</p><p>(2)写出A和C的单质化合生成CA3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p><p>在一定条件下要使该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p><p>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增大反应容器容积</p><p>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及时分离出生成物</p><p>(3)由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甲属于盐类,其水溶液呈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呈酸性的原因 ,若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的甲溶液的pH,实验操作是。(4)乙和丙为含有上述四种元素的常见无机盐,二者均既可与盐酸又可与烧碱溶液反应。无机盐乙和丙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则乙和丙的化学式为</p><p>乙: ;丙</p><p>(5)写出乙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1.(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他们认为X不一定是Fe,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为探究X的组成,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p><p>I.定性检验</p><p>实验编号</p><p>实验操作</p><p>实验现象①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1中,注入浓盐酸,微热</p><p>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②向试管1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p><p>溶液出现血红色③另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2中,注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p><p>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未溶解</p><p>(1)实验②的目的是</p><p>(2)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X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p><p>II.定量测定</p><p>(1)操作Z的名称是 。下列仪器中,在灼烧沉淀时必须用到的是</p><p>(填名称)</p><p>(2)写出溶液Y中滴加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通过以上数据,得出2.376 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