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1:03

2023高三化学模拟试题练习整理

<p>1.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 )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p><p>A.每个 离子中有83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弱</p><p>C.HIO4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D.HF溶液比HI溶液的酸性强</p><p>2.已知:5FeS2+ 14CuSO4+ 12H2O =7Cu2S+ 5FeSO4+ 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氧化产物是Cu2S B.每5摩尔FeS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21摩尔</p><p>C.被还原的元素只有铜元素 D.FeSO4中的SO42-一定都是氧化产物</p><p>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二氧化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p><p>B.VIA元素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逐渐升高</p><p>C.同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p><p>D.常温下浓H2SO4和浓HNO3都能与Cu发生反应</p><p>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2NA个CO32</p><p>B.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p><p>C.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p><p>D.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p><p>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p><p>6.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p><p>A. Ba(OH)2 B. Ba(NO3)2 C. Na2S D. BaCl2</p><p>7.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p><p>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p><p>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p><p>C .将盛Mg(OH)2浊液的烧杯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p><p>D.在Mg(OH)2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即得无水MgCl2固体</p><p>8.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p><p>B.三者的单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p><p>C.制备AlCl3、Fe Cl3、CuCl2均能采用单质与氯气反应的方法</p><p>D.Cu、Fe、Al均为有色金属</p><p>9.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p>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p><p>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p><p>C.足量的Cu投入到少量AgNO3溶液中:Cu + Ag+=Cu2++Ag</p><p>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 +H2O</p><p>10.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p><p>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p><p>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p><p>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p><p>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p><p>11.某含铬Cr2O72- 废水用硫亚铁铵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nx2mol</p><p>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p><p>12.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p><p>A.SO2 B.BeCl2 C.NCl3 D.CS2</p><p>1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p><p>A.稳定性:HF H2S B.沸点:Cl2 I2</p><p>C.酸性: D.原子半径:FSi</p><p>14.2023年3月,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处于海边的福岛核电站发生系列爆炸。作为动力系统的核反应堆的第一层护罩是锆锡合金外壳,第二层护罩是压力仓(即一个坚固结实的大锅),第三层护罩是用最坚固的钢和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厚的球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锆锡合金、钢、混凝土都属于混合物</p><p>B.钢的硬度和熔沸点都高于纯铁</p><p>C.锆锡合金和钢属于金属材料,混凝土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p><p>D.在高温下,钢和水蒸气可发生反应产生氢气</p><p>15.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p><p>A.NaCl Na2SO4 B.NaCl NaBr Na2SO4</p><p>C.NaCl Na2SO3 I2 D.NaCl NaI Na2SO3</p><p>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p><p>非选择题(共80分)</p><p>16.(13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p><p>已知:氧化性: I2; 还原性:</p><p>3I2+6OH- +5I-+3H2O; KI+I2 KI3</p><p>(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p><p>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 (用电子式表示)。</p><p>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p>、 。</p><p>(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p><p>写出潮湿的中性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p>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p><p>(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p><p>(3)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p><p>17.(12分)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p><p>(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则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p><p>(2)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p><p>(3)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10NO3- = 2H3AsO4+ 3S+10NO2+ 2H2O</p><p>若生成48g S,则生成标准状况下的NO2的体积为 。若准确测得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计算值),请分析可能原因 。</p><p>(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 (选填编号)。</p><p>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p><p>18.(12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I、L为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图中反应条件已省略。)</p><p>已知:㈠ 高温下,A与J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且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p><p>㈡ K中的L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p><p>回答下列问题:</p><p>(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p><p>(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 、 (填化学式);(4)框图中的溶液与过量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p>(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p><p>19.(12分)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p><p>(1)第①步加入过量稀H2SO4,粗MnO2样品中的 (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p><p>(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p>(3)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 、 、 ,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有含有 (写化学式)。</p><p>(4)若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g MnO2,并收集到0.224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 mol NaClO3。</p><p>20.(15分)⑴从废液中回收利用碘化亚铜的过程如下:</p><p>按图1装置装配好仪器,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往锥形瓶中加入废液中过滤得到的碘化亚铜沉淀50g,往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硝酸,然后</p><p>使浓硝酸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注意滴液的速度)。</p><p>锥形瓶中发生如下反应:</p><p>2CuI + 8HNO3 = 2Cu(NO3)2 + 4NO2 + I2 + 4H2O</p><p>锥形瓶中的实验现象为</p><p>,完全反应后,通过减压抽滤,将溶液抽干净,得到粗碘固体产品和抽滤液。从抽滤液中提取出纯净Cu(NO3)23H2O晶体的操作过程是 。</p><p>⑵按图2装置进行粗碘提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 ,将得到的29.8g粗碘转入到干燥的800mL的高型烧杯中,烧杯口放一合适的支管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口配一单孔胶塞,插入一根长玻璃管至蒸馏烧瓶底部,蒸馏烧瓶内放入一些冰块,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 (选填a或b)接水龙头进水。最终得到具有金属光泽的高纯度的单质碘。进行称重,假设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碘损失6%,得到约为26.0g的精制碘,计算过滤得到的碘化亚铜沉淀中碘元素的含量。</p><p>21.(16分)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p><p>(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Z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p><p>(2)X、Y、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X、Y、Z的单质相比,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 (写化学式)。</p><p>(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p><p>(4)W分别与X、Y、Z形成的化合物中,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有 (填化学式),属于离子晶体的化合物有 (填化学式)。</p><p>(5)在下列微粒中:①YZ4 ②YW32- ③ZW2 ④ZW3- ⑤ZW2- 属于sp3杂化的有</p><p>(填序号)。</p><p>参考答案</p><p>1-10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p><p>11-15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p><p>答案 C B C B D D B C D C</p><p>题号 11 12 13 14 15</p><p>答案 A BD BD B AB</p><p>16.(13分)</p><p>(1)①Fe(SCN)3 (或其它合理写法) (1分) (1分)</p><p>②IO3-+5I-+6H+=3I2+3H2O (2分) 2Fe3++2I-=2Fe2++I2(2分)</p><p>(2)O2+4I-+4H+ = 2I2+2H2O(2分)</p><p>否(1分)</p><p>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2分)</p><p>(3)取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加入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2分)</p><p>17.(12分)</p><p>(1)1:1(2分)</p><p>(2)SnCl2 (2分)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2分)</p><p>(3)112L (2分) 部分NO2转化为N2O4使体积减小(或其它合理答案)(2分)</p><p>(4)a(2分)</p><p>18.(12分)</p><p>(1)Al、C、H2O、Na2O2 (4分)</p><p>(2)4Al+2Na2O2+6H2O = 4NaAlO2+6H2+O2(2分)</p><p>(3)CO2、CO(2分)</p><p>(4)CO2+2H2O+AlO2- = Al(OH)3+HCO3-(2分)</p><p>(5)2Mg+CO2 2MgO+C(2分)</p><p>19.(12分)</p><p>(1)MnO和MnCO3;(2分)</p><p>(2)5Mn2++2ClO3-+4H2O=5MnO2+Cl2(2分)</p><p>(3)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3分)Na2SO4;(2分)</p><p>(4)0.02mol。(3分)</p><p>20.(15分)</p><p>⑴ 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旋转活塞(2分)</p><p>瓶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成棕黑色(2分)</p><p>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分)</p><p>⑵ 升华法(2分) a (2分) 55.3%(3分)</p><p>21.(16分)</p><p>(1)三(1分) IA(1分) 2 (1分) 3S23P5(2分)</p><p>(2)ClNa (2分) SiCl2 (2分) HCl (1分)</p><p>(3)SiCl4+3H2O=H2SiO3+4HCl(2分)</p><p>(4)SiO2 , Na2O2 、Na2O(2分)</p><p>(5)①③④⑤(2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三化学模拟试题练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