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1:02

高中化学必修四复习联考测试

<p>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p><p>7. 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治理环境污染</p><p>B. 处理废水时加人明矶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p><p>C.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02</p><p>D. PM2.5 (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p><p>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标准状况下,224mL水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p><p>B 1L O.1mol/L硅酸钠溶液中含有O.1NA个SiO32-</p><p>C.足量的铁粉与lmolCl2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p><p>D.标准状况下,11.2LC02和S02混合气体中含NA个氧原子</p><p>9.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p><p>A. NaHC03溶液中存在:</p><p>B. 常温下,pH=3的盐酸和pH= 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p><p>C. 0.2 mol/LNH4Cl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p><p>D. 0.2 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 c (H+)小于0.1 mol/L 的 CH3COOH 中c(H+)的两倍</p><p>10. 分子式为C9H2023,能与NaHC03溶液反应放出C02气体,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p><p>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p><p>11. 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甲烷、苯、乙醇、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p><p>B. 乙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p><p>C.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盐</p><p>D-石油的分馏、硫酸铜晶体的风化、烧碱固体的潮解都属于物理变化</p><p>12. 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p><p>A. 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p><p>B. 1mol/L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p><p>C. 0.3molCu分别与足量HYO3和H2ZO4的稀溶液反应均产生0.2mol气体</p><p>D. X与Z形成XZ2时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p><p>13. 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p><p>,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实验I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p><p>B. 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p><p>C. 实验III在30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 (A)为0.005mol L-1 . min-1</p><p>D. 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p><p>26(14分)Na、Fe Cu, Al是常见的金属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p><p>(1)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______0</p><p>(2)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铝粉混合物,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可能出 现的是______ (填编号)。</p><p>a. 溶液中有 ,不溶物为Cu</p><p>b. 溶液中有 ,不溶物为Cu、Fe</p><p>c. 溶液中有 ,不溶物为Cu</p><p>d. 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Cu、Al</p><p>(3) 将一定质量的铁、铝、铜合金,加入l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中,合金完全溶 解,测得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c (H+) -0.5mo^L, C (Cu2+) =0.3mo^L,</p><p>,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______。</p><p>(4)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表示为Fex0(x1),已知铁元素在该氧化物中的质量 分数为75%,则x=______ (精确至0.01)。</p><p>(5)Na-AI/FeS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电池中用含Na+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在工作过 程中Na+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p><p>①若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表示为: ,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可表示为______;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p><p>②用该电池作电源,组成如图所示装置,若 通电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1.08 g,则该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图中装置A、C的pH变化为:A ______、C _____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p><p>27. (14分)I.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p><p>的方法研究。目前合成氨的技术原理为氮气 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6molH2,反应达平衡时生成NH3的浓度为0.5moVL,并放出Q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p><p>II.已知: 。</p><p>在2023C时,将0.100molN2O4气体充入lL恒容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 该容器内的物质浓度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p><p>(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从表中数据分析:c1 ______c2、c3______c4(选填“”、“”或“=”)。</p><p>(2) 在右图中画出并标明此反应中N2O4和NO2的浓度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p><p>(3) 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时,四氧化二 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p><p>(4)若起始时充入N02气体0.200mol,则达到平衡时N02 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______ (填字母)。</p><p>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NO2的浓度</p><p>D. 升高温度 E.再充入一定量的He</p><p>(5)向容积相同、温度分别为T1和T1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N02,发生反 应: 。恒温恒容下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得体系中N02的百分含量分别为a1和a2;巳知T1t22,则a1____a2 p= (选择a、b、c、d填空)。</p><p>A. 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都有可能</p><p>28.(15分)某校两个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后分别探究足量的 锌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p><p>甲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试回答:</p><p>(1)请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____, c接______ (用序号表示)。</p><p>(2)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p><p>(3)本实验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p><p>(4)D中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p><p>(5) 某学生注意观察到:实验开始后,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 品红溶液褪色,D中出现浑浊;反应一段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一段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p><p>乙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p><p>(6) 分析出乙小组的设计意图是______。</p><p>(7)装置B中的药品是______。</p><p>(8)能证明产生SO2和H2先后顺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p><p>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p><p>锰锌铁氧体可用于隐形飞机上吸收雷达波涂料。现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锰锌铁氧 体的主要流程如下:</p><p>(1)酸浸时,二氧化锰被双氧水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p><p>(2)活性铁粉除汞时,铁粉的作用是______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或“吸附剂”)。</p><p>(3) 除汞是以氮气为载气吹入滤液带出汞蒸汽经KMn04溶液进行吸收而实现的。 如下图是KMnO4溶液处于不同pH时对应的Hg去除率变化图,图中物质为Hg与 MnO4-在该pH范围内的主要产物。</p><p>①请根据该图给出pH对汞去除率影响的 变化规律:______。</p><p>②试猜想在强酸性环境下汞的单位时间去 除率高的原因:______。</p><p>(4) 当x=0.2时,所得到的锰锌铁氧体对 雷达波的吸收能力特别强,试用氧化物的 形式表示该铁氧体组成____________。</p><p>(5)经测定滤液成分后同时加入一定量的MnS04和铁粉的目的是______。</p><p>37.[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p><p>氮、磷、锌是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p><p>(1)NH3和PH3都是极性分子,其中极性较大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p><p>(2)NH4N0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p><p>(3)氮化硼(BN)的一种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B-N-B之间的夹角是______,</p><p>氮化砸的密度为3.52 g/cm3,则B - N键的键长是______pm (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p><p>(4) 已知磷酸分子中,P、O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p><p>①P与非羟基O之间的共价键的形成方式是____________;</p><p>②中和20mL0.1mol/L次磷酸(H3PO2)溶液需要O.1mo/L 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 20 mL,则H3PO2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p><p>(5)Zn2+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ZnO和ZnS的晶体结构相似,其中熔点较高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p><p>化合物I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一种有机物,实验室可以通过下列过程合成:</p><p>(1)A是一种气态烷烃,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9: 1,则A的分 子式是______; C的名称是______;</p><p>(2)B→C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p><p>(3)上述过程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用字母→字母表示)</p><p>(4)H→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G在浓硫酸存在下能生成多种化合物,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含有六元环:______;髙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p><p>(6)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与I具有相同官能团,不含支链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种(不包括I,且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p><p>【化学部分】答案</p><p>单项选择题(共42分)</p><p>7. D 8. D 9. A 10. B 11. A 12. D 13. B</p><p>26(14分)</p><p>⑴ 6.02×2023 或 0.1NA(1分)</p><p>⑵ a b(1分)</p><p>⑶ 5.6g(2分)</p><p>⑷ 0.86 (2分)</p><p>⑸ ①2 Na-2e-=2Na + (1分) Na 2S、Fe(1分)</p><p>②负极(2分) 增大(2分)不变(2分)</p><p>27.(14分)</p><p>Ⅰ. N2(g)+3H2(g) 2NH3(g) △H=-2QkJ/mol(2分)</p><p>Ⅱ. ⑴ K=c2(NO2)c(N2O4) 或 ; = (每空1分,共3分)</p><p>(2分)</p><p>⑶ 0.001mol/(Ls)(1分)</p><p>⑷ 40% (2分) B C(2分)</p><p>⑸ D(2分)</p><p>28.(15分)</p><p>(1) 3(或4) 2(各1分,共2分)</p><p>(2) 防倒吸(2分)</p><p>(3) C中品红溶液褪色(2分)</p><p>(4) Ca2++2OH-+SO2===CaSO3↓+H2O(2分)</p><p>(5) Zn+H2SO4(稀)=== ZnSO4+H2↑(2分)</p><p>(6) 验证产物中先产生水、SO2,后产生H2(2分,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p><p>(7) 无水CuSO4(或无水硫酸铜) (1分)</p><p>(8) C中品红褪色,D中酸性高锰酸钾颜色不再变浅后,F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G中无水硫酸铜变蓝(2分,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p><p>36.(15分)</p><p>⑴ MnO2 + H2O2 + H2SO4 = MnSO4 +O2↑ + 2H2O(3分)</p><p>⑵ 还原剂(2分)</p><p>⑶ ①随pH的升高汞的去除率先降低后增加(2分) ②Mn2+具有催化作用,单位时间内去除率高(2分)</p><p>⑷ MnO 4ZnO 5Fe2O3 (3分)</p><p>⑸ 调节滤液离子的成分,符合水热后获得锰锌铁氧化体组成(3分)</p><p>37.(15分)</p><p>(1)NH3 (1分) N的电负性大于P (1分)</p><p>(2)sp3杂化(1分)、sp2杂化 (1分)</p><p>(3)109°28′(1分) (2分)</p><p>(4)P原子提供孤对电子O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2分)</p><p>(或 )(2分)</p><p>(5)3d10(1分);ZnO (1分);同属于离子晶体,O2-半径小于S2-,故ZnO晶格能大(或离子键强),熔点高 (2分)</p><p>38.(15分)</p><p>(1)C4H10(1分);2-甲基丙烯 (1分) (2)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1分)</p><p>(3)B→C G→H (2分)</p><p>(4)CH2=C(CH3)COOH+CH3OH CH2=C(CH3)COOCH3+H2O (2分)</p><p>(5) (2分) (2分)</p><p>(6)3 (2分);</p><p>CH2=CH2CH2CH2OOCH或CH3CH=CHCH2OOCH或CH3CH2CH=CHOOCH(2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化学必修四复习联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