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0:52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章节复习要点第一章

<p>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载体的科学以研究物质的结构、变化。以下是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章节复习要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化学网一直陪伴您。</p><p>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p><p>#1. 糖类:</p><p>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以及能够水解生成它们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糖类</p><p>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通式Cn(H2O)m</p><p>糖类的分类</p><p>单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2O6</p><p>双糖(二糖) 蔗糖 麦芽糖 C12H22O11</p><p>多糖 淀粉 纤维素 (C6H10O5)n</p><p>非还原性糖 蔗糖</p><p>还原性糖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p><p>注意:</p><p>一分子的蔗糖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一分子的麦芽糖水解成两分子的葡萄糖。</p><p>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p><p>#2. 葡萄糖:</p><p>葡萄糖是单糖,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p><p>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也可写成:CH2OH(CHOH)4CHO</p><p>有关葡萄糖还原性的实验</p><p>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土伦试剂)</p><p>实验步骤: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即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3~5min,观察现象</p><p>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p><p>反应方程式:</p><p>2Ag(NH3)2OH+ CH2OH(CHOH)4CHO 2 Ag+ CH2OH(CHOH)4COONH4+3NH3 +H2O</p><p>实验原理: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它是一种多羟基醛,其中的 是醛基</p><p>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菲林试剂)</p><p>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0.5mlCuSO4溶液,逐滴加入过量的10%的NaOH溶液(确保溶液呈碱性),加入1ml葡萄糖溶液,加热(酒精灯直接加热),观察现象</p><p>实验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p><p>反应方程式:CuSO4+2NaOH = Cu(OH)2+ Na2SO4 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制备</p><p>2Cu(OH)2+ CH2OH(CHOH)4CHO Cu2O+ CH2OH(CHOH)4COOH+H2O</p><p>实验原理:由于葡萄糖的还原性氢氧化铜被还原成了氧化亚铜</p><p>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方程式:C6H12O6(s)+ 6O2(g) 6CO2(g) + 6H2O(l)</p><p>葡萄糖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0.1%,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p><p>#3. 淀粉</p><p>淀粉是一种重要多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 ,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p><p>糊化:是指淀粉食品加热烹制时的基本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食物由生变熟</p><p>淀粉水解的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p><p>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设计</p><p>#4. 纤维素</p><p>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的物质,是一种多糖,也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p><p>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稻草、麦秸等;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的作用</p><p>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p><p>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p><p>#1. 油脂</p><p>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C6~C26的一元羧酸)与甘油(丙三醇)所生成的酯,叫做甘油三酯(分为油-液态和脂肪-固态),结构如下:</p><p>结构里的R1 R2 R3分别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p><p>其中规律总结:</p><p>a)R越大熔沸点越高</p><p>b)R中全为CC单键,则为固体(脂肪);R中含有C=C双键,则为液体(油)</p><p>c)若R1 R2 R3相同,则该油脂称为单甘油酯(硬脂酸);若R1 R2 R3不同,则该种油脂称为混甘油酯(软脂酸)。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脂</p><p>油脂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p><p>油脂的变质酸败</p><p>皂化反应:</p><p>油脂的水解:</p><p>硬脂酸甘油脂的形成:(可逆反应)</p><p>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p><p>#1. 蛋白质</p><p>蛋白质: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构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S、P等元素</p><p>a) 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浓无机盐溶液 沉降 + 水 溶解分离,可应用于提纯蛋白质</p><p>b) 蛋白质的变性: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加热、有机化合物、X射线等,而发生的不可逆的凝结,因而失去活性</p><p>c)颜色反应:鸡蛋清遇浓硝酸颜色变黄(与苯环有关,硝化反应的生成物多为黄色)</p><p>d) 气味试验:蛋白质烧焦后有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此刻用于鉴别衣料的材质</p><p>#2. 氨基酸</p><p>氨基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分子中包含有氨基(-NH3)和羧基(-COOH),所以氨基酸与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具有两性</p><p>氨基酸的通式:</p><p>有多个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CONH,即酰胺键)的化合物是多肽</p><p>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多条肽链,肽链中有很多肽键,一个肽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肽键中的氢原子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类似于螺旋状的结构,最后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p><p>甘氨酸与丙氨酸的成肽反应(4种)</p><p>人体中共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几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p><p>1.4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p><p>#1.维生素</p><p>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p><p>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p><p>化学性质小结:</p><p>(1)还原性</p><p>(2)加成反应</p><p>(3)酯化反应</p><p>(4)遇热易分解</p><p>维生素C实验 实验现象</p><p>A滴加碘水(I2) 碘水颜色褪去</p><p>B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 紫色褪去</p><p>C滴加氯化铁溶液(FeCl3) 溶液由原来的黄色变为绿色(三价铁被还原成二价铁)</p><p>#2. 微量元素</p><p>生物体中的重要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碘、氟</p><p>生物体中的重要常量元素:碳、氧、钠、镁、钙、氯</p><p>加碘盐与补碘</p><p>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 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克丁病</p><p>检验碘酸钾:淀粉碘化钾试纸 5I- +IO3 -+6H+ =3I2 +3H2O</p><p>铁强化酱油与补铁</p><p>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p><p>缺铁症状:缺铁性贫血</p><p>补治措施:</p><p>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p><p>②口服补铁剂</p><p>③铁强化酱油</p><p>促进身心健康</p><p>合理选择饮食</p><p>#1.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p><p>a)着色剂改善食品的外观,如胡萝卜素、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等</p><p>b)调味剂添加食品的味道,如食盐、醋、味精等</p><p>c)防腐剂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如食盐、糖、醋、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硝酸盐等</p><p>d)营养强化剂增强食品的营养,如碘、铁、赖氨酸、钙、硒、锗等</p><p>e)疏松剂使食品蓬松可口,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p><p>1.2 正确使用药物</p><p>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p><p>胃酸与药物成分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p><p>A NaHCO3 +HCl = NaCl + H2O +CO2</p><p>HCO3- +H+= H2O +CO2</p><p>B CaCO3 +2HCl = CaCl2 +CO2 +H2O</p><p>CaCO3 +2H+ = Ca2+ +CO2 +H2O</p><p>C MgCO3 +2HCl = MgCl2 +CO2+H2O</p><p>MgCO3+ 2H+ = Mg2+ +CO2+ H2O</p><p>D MgOH +2HCl =MgCl2+ H2O</p><p>MgOH + 2H+ = Mg2++H2O</p><p>E Al(OH)3 +3 HCl = AlCl3 +3H2O</p><p>Al(OH)3 + 3H+ = Al3+ +3H2O</p><p>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主要成份为乙酰水杨酸,能解热镇痛、防止心脏病发作和提高免疫功能</p><p>乙酰水杨酸结构式:</p><p>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方程式:</p><p>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制得钠盐:</p><p>水杨酸中毒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的原理:</p><p>抗生素: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p><p>青霉氨基结构:(具有两性)</p><p>天然药物:麻黄碱,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属于兴奋剂</p><p>麻黄碱的结构式:</p><p>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 非处方药(OTC)处方药(R) 拒绝毒品</p><p>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章节复习要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章节复习要点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