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0:26

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理科含答案)

<p>物理是一门必学也是非学不可的重量级学科小编准备了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希望你喜欢。</p><p>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理科带答案)</p><p>说明:</p><p>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3.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Si-28 P-31 S-32 Cl-35.5 Br-80 Na-23 Mg-24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p><p>卷Ⅰ(选择题 共50分)</p><p>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p><p>A. 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是利用了化学反应速率理论</p><p>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p><p>C. 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p><p>D.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p><p>2. 在铜一锌一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32.5g 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1 gH2 ④铜片上析出1mol H2</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2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p><p>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p><p>4.已知:C(s)+O2(g)=CO2(g) △H1 CO2(g)+C(s)=2CO(g) △H2</p><p>2CO(g)+O2(g)=2CO2(g) △H3 4Fe(s)+3O2(g)=2Fe2O3(s) △H4</p><p>3 CO(g)+Fe2O3(s)=3CO2(g)+2Fe(s) △H5</p><p>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p><p>A.△H10,△H3 B.△H20,△H40</p><p>C.△H1=△H2+△H3 D.△H3=△H4+△H5</p><p>5.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 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得M的浓度为0.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p><p>B.4min时,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min)</p><p>C.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减小</p><p>D.4min时,E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p><p>6.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p><p>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p><p>7.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p><p>A.加热 B.不用稀硫酸而用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而用铁粉</p><p>8. CO(g)+H2O(g) 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p><p>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p><p>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p><p>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p><p>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p><p>9.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p><p>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p><p>B.2NO2(g) N2O4(g) (正反应放热), 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p><p>C.反应CO+NO2 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p>D.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p><p>10.工业上制硫酸的第二步反应:2SO2(g)+O2(g) 2SO3(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个条件,下列示意图曲线①~⑧中正确的是( )</p><p>A. ①⑥⑧ B. ①⑤⑦ C. ②③④ D. ③⑥⑦</p><p>11.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p><p>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p><p>A.(m+n)必定小于pB.(m+n)必定大于p</p><p>C.m必定小于pD.n必定大于p</p><p>12.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p><p>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p><p>B.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p><p>C.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p><p>D.装置④ 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p><p>13.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p><p>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p><p>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p><p>14. 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p><p>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p><p>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p><p>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p><p>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用分数表示</p><p>B.热化学方程式中表明的热量是指每摩尔反应物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p><p>C.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p><p>D.1 mol强酸和1 mol强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p><p>16.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 2C(g) △H0的平衡移动图形,影响平衡</p><p>移动的原因是 ( )</p><p>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p><p>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p><p>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p><p>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p><p>17. 一定条件下的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并建立平衡:2X(g)+Y(g) Z(g)+W(g);0若改变某一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使用催化剂或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均不发生移动</p><p>B.升温既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又可以提高X的转化率</p><p>C.向容器中加入少量Z,平衡后混合气体中Z的浓度变小</p><p>D.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Y,上述反应的H不变</p><p>18.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A、b molB,发生aA(g)+bB(g) pC(g),</p><p>且a+bp,则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p><p>A.c(A)=c(B)=c(C) B.单位时间消耗a molA同时消耗b molB</p><p>C.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p><p>19.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p><p>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p><p>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p><p>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p><p>20.已知C(s)+H2O(g)=CO(g)+H2(g) H=akJmol-1</p><p>2C(s)+O2(g)=2CO(g) H=-220kJmol-1</p><p>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kJmol-1,则a为( )</p><p>A.-332 B.-118 C.+350 D.+130</p><p>21.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X(g)+ Y2(g) 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p><p>A.图I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p><p>B.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p><p>C.图Ⅱ中,t时间是增大了压强</p><p>D.图Ⅲ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p><p>22. 温度一定时, 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气) + nB(气) pC(气), 达到平衡后, 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1/2,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 1.9 倍,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p><p>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p><p>C. 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 D. m + n p</p><p>23. 在下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甲 乙 丙</p><p>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p><p>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 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p><p>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p><p>24.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p><p>2N2O5(g)? ?4NO2(g)+O2(g) 0</p><p>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p><p>t/s202320232023</p><p>c(N2O5)/molL-15.003.522.502.50</p><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2023-3 mol(Ls)-1</p><p>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 2023 s时转化率为50%</p><p>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2023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则T1</p><p>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1K3,则T1T3</p><p>25.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 2NH3(g)H=-92.4kJ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容器甲乙丙</p><p>反应物投入量1mol N2、3mol H22mol NH34mol NH3</p><p>NH3的平衡浓度(molL )c1c2c3</p><p>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吸收bkJ吸收ckJ</p><p>体系压强(Pa)p1p2p3</p><p>反应物转化率a1a2a3</p><p>A. 2c12p2=2p1</p><p>卷Ⅱ(非选择题 共50分)</p><p>二.填空题(共6小题)</p><p>26.(本题8分)对于反应xA(g)+yB(g) pC(g)+qD(g)压强与温度对C的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p><p>⑴ 若m、n表示不同温度,则m n,正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吸热</p><p>⑵ 若m、n表示不同压强,则m n,(x+y) (p+q)(填、=);</p><p>⑶ b曲线的OG段比a曲线的OH段陡的原是: ;</p><p>⑷ a曲线的HE段高于b曲线的GF段的原是: 。</p><p>27.(本题12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p><p>(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2+ 8NH3 7N2+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p><p>(2)已知:2SO2(g)+O2(g) 2SO3(g) H=196.6 kJmol-1</p><p>2NO(g)+O2(g) 2NO2(g) H =113.0 kJmol-1</p><p>则反应NO2(g)+SO2(g) SO3(g)+NO(g)的H = kJmol-1。</p><p>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p><p>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p><p>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p><p>(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H 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2023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p><p>28.(本题8分)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知:</p><p>①N2(g)+O2(g) 2NO(g) H1 ②2NO(g)+O2(g) 2NO2(g) H2</p><p>③CO2(g) CO(g)+1/2O2(g) H3 ④2CO(g)+2NO(g) N2(g)+2CO2(g) H4</p><p>请完成以下问题:</p><p>(1)请根据反应①②③,确定反应④中H4= 。</p><p>(2)根据图1,反应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p><p>该反应在 (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自发。</p><p>(3)图2表示反应④的反应物NO、CO的起始物质的量比、温度对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的影响。</p><p>①W、Y、Z三点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 , X、Y、Z三点,CO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p><p>②T1℃时,在1L密闭容器中,0.1molCO和0.1molNO,达到Y点时,测得NO的浓度为0.02mol/L,则此温度下平衡常数K= (算出数值)。若此温度下,某时刻测得CO、NO、N2、CO2的浓度分别为0.01 mol/L、a mol/L、0.01 mol/L、0.04 mol/L,要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为 。</p><p>(4)恒温恒容时,反应④中NO、CO按一定比例投料,反应过程中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出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p><p>29.(本题10分)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p><p>⑴右图所示装置中,两玻璃管及烧杯中是滴有酚酞的NaCl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p><p>①电解NaCl饱和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均有气体生成。则电极C(Ⅰ)是_________(填阳或阴C(Ⅱ)电极反应所得气体产物为_________。</p><p>③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电极C(Ⅰ)为_________(填正或负C(Ⅰ)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⑵若用此装置精炼粗铜,断开S2,接通S1,电解液选用CuSO4溶液;粗铜接电池的_________(填正或负)极,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0.(本题6分)Ⅰ.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4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p><p>N2(g)+3H2(g) 2NH3(g);H=-92.4 kJmol-1。达到平衡时,体积为反应前的三分之二。求:</p><p>(1)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p><p>(2)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试比较反应放出的能量:(1)__________(2)(填或=)。</p><p>Ⅱ.若将2 mol N2和4 mol H2放入起始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在与Ⅰ相同的温度下达到平衡。试比较平衡时NH3的浓度:Ⅰ____________Ⅱ(填或=)。</p><p>31.(本题6分)依据某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p><p>⑴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⑵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67.6g,请计算: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要求有计算过程)</p><p>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理科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