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40:15

南宫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

<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p><p>1、在2L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 X和2molY物质进行如下反应:</p><p>X(s)+3Y(g) Z(g),当反应进行到10s后,测得生成0.5mol Z,这期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p><p>A、vX=0.05mols-1 B、vX=0.025molL-1s-1</p><p>C、vy=0.05molL-1s-1 D、vy=0.075molL-1s-1</p><p>2、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p><p>A.(A)= 0.5 mol/(Ls) B.(B)= 0.3 mol/(Ls)</p><p>C.(C)= 0.8 mol/(Ls) D.(D)= 1 mol/(Ls)</p><p>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p><p>A.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加入催化剂</p><p>C.温度和压强 D.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p><p>4、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p><p>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p><p>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p><p>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p><p>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p><p>5.反应: A(g)+3B(g) 2C(g),△H 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p><p>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p>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p><p>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p>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p><p>A、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p><p>B、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加入一定量铁粉</p><p>C、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于低温处</p><p>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p><p>B.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p><p>C.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p><p>D.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p><p>8. 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p><p>A B C D</p><p>强电解质 Al2(SO4)3 BaSO4 HF KClO3</p><p>弱电解质 H3PO4 H2O CaCO3 Al(OH)3</p><p>非电解质 CO2 NH3H2O NH3 HI</p><p>9. 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H 0,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p><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p><p>B.恒压迅速充入HI,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p><p>C.恒容,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p><p>D.恒容,充入H2,I2的百分比含量降低</p><p>10.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充入由18O所组成的氧气,当达到新平衡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p><p>A.O2的转化率提高了 B.正反应速率不变</p><p>C.18O只存在于SO3中 D.18O存在于各物质中</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11.可以说明反应2HI(g) 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是( )</p><p>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p><p>②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p><p>③ 百分组成(HI)=(I2)</p><p>④ 反应速率(H2)=(I2)=1/2(HI)时</p><p>⑤ c(HI):c(H2):c(I2)=2:1:1时</p><p>⑥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p><p>⑦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p><p>⑧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p><p>⑨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p><p>⑩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p><p>A.②③⑤ B.①④⑦ C.②⑦⑨ D⑧⑨⑩</p><p>1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p><p>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ab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p><p>C.A的转化率减小了 D.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13.反应:L(s)+aG(g) bR(g) 达到平衡时,</p><p>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p><p>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p><p>据此可判断( )</p><p>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p><p>C.ab D.a +1</p><p>14.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p><p>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p><p>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p><p>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或不变</p><p>C.0、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p><p>D.0、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p><p>16. 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p><p>A. 1mol/L的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 mol/L</p><p>B.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p><p>C. 1mol/L的甲酸溶液10mL恰好与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p><p>D. 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硫酸弱</p><p>17.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且所得溶液显酸性的是( )</p><p>A.CH3COOH B.Al2(SO4)3 C.NaHSO4 D.Na2CO3</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18.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 ?H++Cl-+HClO,若向氯水中加入少量Na2CO3粉末,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是()</p><p>A.pH增大,HClO浓度减小</p><p>B.pH减小,HClO浓度增大</p><p>C.pH增大,HClO浓度增大</p><p>D.pH减小,HClO浓度减小</p><p>1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2(g)+12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 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p><p>A.5% B.17% C.25% D.33%</p><p>20. 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 H2 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p><p>①加H2O ②加NaOH 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 固体⑤加NaCl 溶液</p><p>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 0.1mol/L盐酸</p><p>A.①⑥⑦ B.③⑤⑧ C.③⑦⑧ D.⑤⑥⑧</p><p>21.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p><p>A.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I-、Cl-、HCO3-、Na+</p><p>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HCO3-、NO3-、CO32-</p><p>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NH4+、Fe2+ 、SO42- 、Cl-</p><p>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溶液中:K+、Cl- 、NO3- 、Na+</p><p>22.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p><p>A.NaHS溶于水:NaHS===Na++HS-,HS-+H2O H3O++S2-</p><p>B.Al(OH)3电离:H2O+AlO-2+H+ 酸式Al(OH)3 碱式Al3++3OH-</p><p>C.(NH4)2SO4溶于水:(NH4)2SO4 2NH+4+SO2-4</p><p>D.HF溶于水:HF+H2O H3O++F-</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23.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1 mol 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p><p>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p><p>C.CO的转化率为50%</p><p>D.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p><p>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p><p>②溶于水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p><p>③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强电解质</p><p>④金属铜能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p><p>⑤SO2溶于水,溶液能导电,故SO2属于电解质</p><p>⑥相同条件下,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导电能力相同</p><p>⑦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生成三种离子</p><p>A.②③⑥ B.①④⑦ C.③⑥ D.④⑦</p><p>25. 在373K 时,把0.5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在60 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前2 s,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p><p>B、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p><p>C、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25 mol</p><p>D、平衡时,若往容器内充入氮气,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第II卷(非选择题)</p><p>二.填空简答题(共50分)</p><p>26.(每空2分,共14分)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p><p>(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p><p>(用a、b、c表示,下同)</p><p>(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p><p>(3)当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p><p>(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p><p>(5)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______。</p><p>(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p><p>27. (每空2分,共10分)(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①铁架台(含铁圈、各种铁夹);②锥形瓶;③滴定管(酸式与碱式);④烧杯(若干个);⑤玻璃棒;⑥天平(含砝码);⑦滤纸;⑧量筒;⑨漏斗。</p><p>有下列药品:①NaOH固体;②标准NaOH溶液;③未知浓度的盐酸;试回答以下问题。</p><p>(1)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 。</p><p>(2)指出滴定过程中的如下操作,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p><p>①滴定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 ;</p><p>②滴定前用待测盐酸润洗锥形瓶 ;</p><p>③滴定结束时俯视碱式滴定管刻度 。</p><p>④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28.(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 A+n B p C达到平衡,若:</p><p>(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p><p>(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p><p>(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p><p>(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p><p>29.(每空2分,共18分)在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H =QkJ/mol</p><p>(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p><p>实验</p><p>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p><p>1 8 0 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p><p>2 8 0 0 ℃ n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p><p>3 8 0 0 ℃ n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p><p>4 7 3 0 ℃ 1.0 0.90 0.80 0.75 0.70 0.65 0.65</p><p>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p><p>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mol/(L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p><p>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_ 0(填、=、),理由是_</p><p>(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p><p>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__ __。</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34、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45、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56、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67、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78、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89、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9</p><p>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p><p>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p><p>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p><p>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p><p>(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 (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p><p>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78 。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p><p>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p><p>强仍为P(始)的 78 。</p><p>①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 。</p><p>(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p><p>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p><p>优学化学网高中频道第一时间为您发布南宫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宫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