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教案 人教版化学
<p>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p><p>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p><p>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p><p>2、认识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p><p>3、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p><p>重点:原子的构成。</p><p>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p><p>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p><p>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教学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p><p>教学过程</p><p>【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查找有关原子弹的资料</p><p>情景导入:</p><p>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知道了分子、原子的概念,而且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p><p>【屏幕演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p><p>【回顾讨论】 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p><p>【学生回答】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p><p>【启发】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它方法能不能再分呢?</p><p>【屏幕显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的图片</p><p>【学生交流】汇报有关原子弹的资料</p><p>【学生归纳】原子弹是通过原子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而制造出来的。</p><p>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三化学初三化学教案</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