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人教版化学三
<p>一、课题内容</p><p>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45分钟)。</p><p>二、教学分析</p><p>1、学习内容分析</p><p>本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基本具备。在此基础上,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择和考虑的因素,通过对比实验,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异同,探究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p><p>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并从中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p><p>2、学情分析</p><p>学生虽然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且已经知道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相关的一些内容,如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设计实验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验证和验满方法等。但由于初次自主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装置、设计步骤、验证等,对学生而言稍显难,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尤其用什么反应原理来制取二氧化碳,学生会想到学过的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如蜡烛、木炭的燃烧,在这里教师可以一一解释不选用此原理的原因,并提出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学生在自行操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长颈漏斗不注意伸入液面下,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不注意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等,所以,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要做好主导作用。</p><p>三、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 :</p><p>(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p><p>(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p><p>(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p><p>2、过程与方法:</p><p>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选择和收集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p><p>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p><p>4、教学重点:</p><p>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p><p>5、教学难点:</p><p>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p><p>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p><p>1、教学设计思路:</p><p>1)选择药品: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然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以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所以设计了课堂探究,通过分析和实验对比确定所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同时分析说明不采用其他药品制取的原因。</p><p>2)选择实验装置: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归纳总结制取气体实验装置的选择依据。然后对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结合大屏幕上所提供的仪器,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自己推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触类旁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p><p>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三化学初三化学教案</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