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8:49

化学高二期中试题下学期

<p>化学高二期中试题下学期</p><p>选择题 (48分)</p><p>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将成为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因此节约能源与建设新能源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课题。针对这一现象,某化学学习研究性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够科学合理的是</p><p>A.采用电解水法制取氢气作为新能源 B.完善煤液化制取汽油的技术</p><p>C.研制推广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 D.进一步提高石油加工工艺</p><p>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过程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p><p>C.化学反应中一定伴有热量的变化 D.物质发生燃烧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p><p>3.下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p><p>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p><p>化学高二期中试题下学期4.下列反应类型中可能是吸热反应的是</p><p>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⑤氧化还原反应。</p><p>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p><p>5.设 的反应速率为,的反应速率为,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和的变化情况为</p><p>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p><p>6.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p><p>C.升高体系的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勒夏特列原理对该反应不适应</p><p>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p><p>A.温度和压强 B.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p><p>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p><p>8.合成氮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合成氨工业的生成流程如下:</p><p>关于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混合气进行循环利用遵循绿色化学思想</p><p>B.合成氨反应须在低温下进行</p><p>C.对原料气进行压缩是为了增大原料气的转化率</p><p>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p><p>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p><p>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p><p>9.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p><p>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p><p>10.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影响的示意图。</p><p>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p><p>B.X、Y、Z均为气态</p><p>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p><p>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O</p><p>1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p><p>A.Z生成的速率与Z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X,同时生成2n mol Y</p><p>C.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X、Y、Z的分子数之比为l:2:2</p><p>12.在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加水稀释,中和此溶液所需的NaOH溶液的体积增大</p><p>B.加入固体碳酸钠,平衡正向移动,减小</p><p>C.加入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均减小</p><p>D.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由电离出来的增大</p><p>1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p><p>A.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p><p>B.将金属钠加入冷水中:</p><p>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p><p>D.用铜做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p><p>14.已知:①lmolH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1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1原子形成l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p><p>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p><p>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p><p>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气体,反应的</p><p>非选择题(72分)</p><p>15.(12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里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中的热效应。实验时将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所得实验结果如右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p><p>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p><p>第 15 题 图</p><p>(1)从实验装置上看,左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保温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某同学根据所得数据,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p><p>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p><p>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p><p>(4)利用图中所给数据,可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p><p>(5)除了使用保温杯外,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说出2点即</p><p>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6.(12分)(1)(4分)有一部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测定起来很困难,我们可以根据盖斯定律计算获得。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反应热数值小且转化慢,测定较困难。已知:①白磷②红磷</p><p>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对应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能正确反映出由白磷转化为红磷的是_____________。</p><p>(2)(8分)有右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p><p>①装置A是_______池,B是_______池。</p><p>②装置A中的Zn极是_______极,Cu极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p><p>③锌与铁组成的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被腐蚀而另一种金属被保护,这种保护方法叫做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p><p>④装置B中是浓度均为的NaCl、CuSO混合溶液,溶液体积为500mL。当装置A中Zn棒质量减少32.5g时,C上质量增加____________g;</p><p>17.(12分)(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K值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p><p>(2)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为:,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已知2023℃时,K=0.263。</p><p>①升高温度,平衡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高炉内CO和CO的体积比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K值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2023℃时测得高炉中c(CO)=0.025 ,,此时,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__ (选填是或否),化学反应速度正__________)逆(选填、或:),其原因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8.(10分)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N和O的反应:,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某同学为控制污染,对该反应进行研究。</p><p>(1)右图表示在T1、T2两种不同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过程中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p><p>(2)2023℃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与,达到平衡后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2023℃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z与Oz均为1 m01,则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含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写出上述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9.(6分)与化学平衡类似,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 K只与温度有关)。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酸电离方程式</p><p>电离平衡常数K</p><p>回答下列各题:</p><p>(1)温度升高时,________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弱酸的电离, K值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p>(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关系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若把、、、、、都看作是酸,则它们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0.(12分) 设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在不同温度下,、的值如下:温度1.472.2023732.151.67</p><p>(1)从上表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_______ (填吸、放)热反应。</p><p>(2)现有反应③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化学表达式:K=____________。</p><p>(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K与K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问:要使反应</p><p>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p><p>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p><p>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p><p>(4)图l、2表示该反应③在时刻t达到平衡、在时刻t分别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p><p>①图l中时刻t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图2中时刻t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1.(8分)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的TiO)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进一步研究NH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压力1.010Pa、反应时间3h):202320232023生成量4.85.96.08.0热化学方程式为:</p><p>回答下列问题:</p><p>(1)画出上述反应在达到某一平衡状态时减小N的浓度,平衡发生移动的速率一时间图像。</p><p>(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同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p><p>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生成量的2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p><p>充入和,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的物质的量分数(NH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7。计算:</p><p>①该条件下N的平衡转化率;(保留一位小数)</p><p>②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学高二期中试题下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