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复习策略
<p>1、突出学科的教育功能</p><p>中考化学试题本身不仅反映了所考核学科的知识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蕴涵着引导考生如何做人的教育价值。试题注重科学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以弘扬科学精神。</p><p>例1、“神州”五号宇宙载人飞船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远送“神州”五号宇宙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可能是肼(X)和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N2+4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根据上述叙述判断肼(X)的化学式为---------。</p><p>例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p><p>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p>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p><p>例3、我国商代已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会冶铁和炼钢。人类开发利用下列金属单质的时间顺序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由此推断,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p><p>A、AlB、CuC、FeD、Zn</p><p>2、突出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p><p>STSE教育作为当前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热点,是科学叫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一种产物,是综合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p><p>把化学知识与技能放在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新情境下去考核,体现了化学知识源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时代主题。同时,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这对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良好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p>例4、2023年12月,重庆某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本次事故喷发出大量硫化氢(H2S)气体,造成了上百人死亡。在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请回答:</p><p>(1)H2S由----------种元素组成,1个H2S分子中有-----个原子;</p><p>(2)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p><p>(3)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在发生事故的井口通过点火燃烧的方式消除H2S毒气。已知H2S燃烧生成两中常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p>(4)安全生产要求含硫地区钻井液的pH控制在9.5以上,以达到吸收H2S、控制H2S浓度的目的。由此推断H2S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p><p>(5)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故,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填写序号)</p><p>①用纯碱溶液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及时转移到上风口</p><p>②用食醋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原地趴下</p><p>例5、2023年6月5日世界环保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海水是混合物B、海水是纯净物</p><p>C、海水是饱和溶液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p><p>例6、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磷酸二氢钾也可用作复合肥B、磷酸二氢钾是一种氧化物C、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氢气D、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为+4价</p><p>例7、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Y2Ba4Cu6O13)中元素Y显-----价。</p><p>3、加大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p><p>从近几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看,化学实验试题更加注重试验设计和评价,重视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试图通过中考试题的改革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要更注重学生实际实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应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p><p>例8、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p><p>[实验步骤]</p><p>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p><p>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个试管口上。</p><p>[实验预测与分析]</p><p>(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p>(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填试管编号)。</p><p>(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p><p>(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p><p>例9、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变质而含有碳酸钠。某化学调研小组针对这一性质,对某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活动:</p><p>I、确定实验目的:检验一包氢氧化钠固体是否混有碳酸钠。</p><p>II、设计实验方案:</p><p>方案1: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观察到试液变蓝色,说明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p><p>方案2、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p><p>III、评价与交流:</p><p>(1)实验方案评价:上述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因为------------。</p><p>(2)实验方案交流:你也说一说还可以选择(不要重复以上选择,只写一种)-----------------------------------为试剂,同样能达到实验目的。</p><p>4、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和阅读型试题</p><p>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对一个命题的条件、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得出的结论等都是开放的(即不唯一的),其显著特征是答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开放性试题具有四个特点:命题的新颖性、命题形式的生动性、命题解决的发散性、教育功能的创新性。阅读型试题则是把相关的化学信息隐藏在大量的文字材料中,需要认真阅读文字材料后才能回答问题。</p><p>例10、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通入水时,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分别写出这两个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p><p>(1)实验一---------------------;(2)实验二-----------------------。</p><p>例11、食盐和纯碱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用品。请分</p><p>别选用酸、碱、盐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作试剂,区别这两种物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p><p>例12、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的金属元素,</p><p>M单质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现实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M单质能在纯氧中燃烧;古时候曾用M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生活中可用稀盐酸除去M单质表面因锈蚀而生成的氧化物;M的碳酸盐(MCO3)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M的低价氧化物和另一种气态氧化物。推断M元素,按要求写出上面叙述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p><p>(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p><p>(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p><p>5、体现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性</p><p>由于受高考“3+综合”改革影响,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出现了明显的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试题,主要表现在与物理学科的交叉渗透,其次是与生物、数学、地理等学科的交叉渗透。试题的思路顺应了现代化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类试题有逐年加大比重的趋势。</p><p>6、中考化学计算题出现新走向</p><p>传统的中考化学计算题以纯化学计算为主,题目的难度主要是从数量关系的设置来考虑,缺乏新颖性、活泼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的中考化学计算题正好弥补了上述缺陷,出现了阅读型、探究型、“标签信息”型、图示型等多种形式,总体上降低了化学计算的难度,但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p><p>例13、今年春季,我省阜阳地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国家标准为:每100g婴儿奶粉中含12g~25g。其测定方法是:奶粉经系列反应生成氨,由氨计算出氮,再由氮求出蛋白质的质量(蛋白质含氮按16%计算)。</p><p>今有一袋从农村市场查获的奶粉,取样品100g,反应后生成的NH3和7.5g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判断这袋奶粉是否属于劣质奶粉。</p><p>xx牌胃药</p><p>成份:每片含氢氧化镁250mg</p><p>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2片</p><p>例17、(2023年天津市)右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p><p>某患者按标识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用的此胃药中:(计算结果取整数)</p><p>(1)所含氢氧化镁的质量为:-----------mg;</p><p>(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的质量为-----------mg。</p><p>例14、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对“电解1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p><p>小丽同学的解法</p><p>小明同学的解法</p><p>解:设铝的质量x</p><p>2Al2O34Al+3O2</p><p>202308</p><p>10tx</p><p>答:最多可生产5.3t铝。</p><p>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p><p>答:最多可生产5.3t铝。</p><p>请你回答下列问题:</p><p>(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p><p>(2)对“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2H2O2==2H2O+O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p><p>(3)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小丽和小明同学的解法都能使用?</p><p>例15、我省生产石灰石,其中含有的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下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S中学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取2.0g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20.0g盐酸平均分成4份,分4次加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量见下表:</p><p>次数</p><p>1</p><p>2</p><p>3</p><p>4</p><p>加入盐酸质量/g</p><p>5.0</p><p>5.0</p><p>5.0</p><p>5.0</p><p>剩余固体的质量/g</p><p>1.3</p><p>0.6</p><p>0.2</p><p>0.2</p><p>(1)2.0g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p><p>(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p><p>(3)加入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p><p>7、出现了“探究性学习”试题</p><p>这是旧大纲与新课程标准接轨的根本标志,是走进新课程的</p><p>基本体现,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中考化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试题在于培养学生的</p><p>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此类试题既是当前中考化学命题的重点,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p><p>例16、为了探究皮蛋中的化学知识,同学们找来一包皮蛋加工配料,经过查找资料得知皮蛋加工配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为了验证皮蛋加工配料的主要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p><p>取少量配料于小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过滤。过滤后得到的白色固体为--------,它们在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p>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如果反应物没有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还可能存在的溶质是--------或--------------。</p><p>为了进一步确定滤液中可能存在的物质,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善:</p><p>实验步骤</p><p>实验现象实验结论</p><p>取一支试管,倒入少量滤液,往其中滴加稀盐酸</p><p>若有气泡产生</p><p>①</p><p>若无气泡产生</p><p>②</p><p>你认为是否仍需进行实验?--------(填“是”或“否”),理由是------------------。</p><p>例17、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p><p>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同时发现反应后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p><p>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p><p>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来检验。</p><p>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p><p>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p><p>(1)生铁中--------碳(填“含”或“不含”);</p><p>(2)碳与稀盐酸--------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反应(填“能”或“不能”)。</p><p>8、简答题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型、开放型转变</p><p>过去的简答题,基本上是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简单应用问题,其范围较为狭窄,应试者对此可有较强的预见性。近年来的中考化学简答题逐步趋向于知识技能与实际应用相整合的综合型、开放型简答题,以体现主观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功能。</p><p>例18、今年春季,在重庆某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的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抢险队员立即疏散当地群众,并用消防车对称将沉降在地面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喷洒碱液,防止氯气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之后不久,在我省株洲市某游泳馆也发生类似的氯气泄漏事件,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正在泄漏的氯气罐推入游泳池的水中,以降低氯气对环境的污染。事后测定,该游泳池中的水显酸性。</p><p>(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够分析出氯气有哪些化学项制性质?</p><p>(2)如果试验室制取氯气,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p><p>(3)假如在离开现场的过程中,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p><p>例23、(2023年南宁市)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以及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时,都要运用硫酸铜。某工厂用硫化铜(CuS)制硫酸铜,拟选择两个方案。</p><p>方案①:CuS是在硫杆菌(催化剂)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SO4。</p><p>方案②:2CuS+3O2==2CuO+2SO2,CuO+H2SO4==CuSO4+H2O。</p><p>(1)请写出方案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p>(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两个方案中选————(填“①”或“②”)更合理,理由是——————————。</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