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8:36

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试题2023学年

<p>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Ⅰ选择题(共56分)</p><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3每小题2分;2023每小题3分)</p><p>1.下列反应的热效应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p><p>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Ba(OH)28H2O反应</p><p>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p><p>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p><p>A.HClO的结构式: HClO B.HF的电子式:</p><p>C CO2的结构式:O=C=O D.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p><p>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p><p>A.酸性:HClO4 H2SO4 H3PO4 B.热稳定性:NH3 AsH3</p><p>C.碱性:NaOH Mg(OH)2 Al(OH)3 D.沸点: HFNH3</p><p>4.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I),被人体超量吸入,可引发甲状腺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 I是一种新元素 B. I的摩尔质量为131g</p><p>C. I核内有78个中子 D.碘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ⅦA族</p><p>5.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p><p>阴影部分的是( )</p><p>A.煤炭、石油、潮汐能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p><p>C.太阳能、风能、沼气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p><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p><p>B.由单质A 转化为单质B, △H=+119kJ/mol, 可知单质A比单质B稳定</p><p>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汽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p><p>D.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kJ的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p><p>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p><p>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p><p>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p><p>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p><p>8.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p><p>A.Fe(SCN)3稀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红色加深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p><p>C.H2、I2和HI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D.温度越高对合成氨越有利</p><p>9.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p><p>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p><p>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p><p>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p><p>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p><p>1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 )</p><p>SiCl4(g)+2H2(g) Si(s)+4HCl(g);H=+QkJ/mol(Q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p><p>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p><p>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HCl的同时,生成x molH2,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p><p>D.使用过量的H2或升高温度都可以提高SiCl4的转化率</p><p>11.有关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KCl</p><p>饱和溶液的琼胶) ( )</p><p>A.锌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p><p>B.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p><p>C.电子由铜极向锌极移动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p><p>12.右图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B.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p><p>C.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均为:Fe - 2e- == Fe2+</p><p>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2Fe + O2 + 2H2O == 2Fe(OH)2</p><p>13.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p><p>Cr2O72-(aq)+2Pb2+(aq)+H2O(l) 2 PbCrO4(s)+2H+(aq) 0</p><p>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p><p>1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p><p>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p><p>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p><p>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p><p>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p><p>2cd</p><p>3abef</p><p>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a</p><p>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p><p>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p><p>16.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 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 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产生气体体积:①=②</p><p>B.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p><p>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为4OH--4e-=2H2O+O2</p><p>②中负极为2H++2e-=H2</p><p>D.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p><p>17.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N2+3H2 2NH3,△H0,t1时刻达到平衡,右图为以NH3表示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p><p>B.从图像可以看出,速率发生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p><p>C.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百分含量t6时刻一定比t4 时刻高</p><p>D.t5时刻条件改变,平衡一定正向移动</p><p>18.已知下列数据:Fe(s)+O2(g)=FeO(s) △H=-272kJmol-1</p><p>2Al(s)+O2(g)=Al2O3(s) △H=-2023kJmol-1</p><p>则2Al(s) +3FeO(s)=Al2O3(s) + 3Fe(s)的△H是</p><p>A.+859 kJmol-1 B.-859 kJmol-1 C.-2023 kJmol-1 D.-2023 kJmol-1</p><p>1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p>A.0~5 min内,v(H2)=0.1 mol(Lmin)-1</p><p>B.反应进行到12min时,CH4的转化率为25%</p><p>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H2浓度减小</p><p>D.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p><p>20.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p><p>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p><p>元素代号LMQRT</p><p>原子半径/nm0.2023.2023.2023.2023.066</p><p>主要化合价+2+3+2+6、-2-2</p><p>A.R与T形成的化合物RT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p><p>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剧烈程度为L</p><p>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p><p>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p><p>21.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023m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p><p>C.电解得到铜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p><p>22. 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p><p>A.若增大CO的浓度,K2 和K1都增大 B.K2 K1</p><p>C.c2(CO)=c2(H2O) D.c1(CO)c2(CO)</p><p>2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p><p>A.5% B.10% C.15% D.20%</p><p>Ⅱ卷非选择题(54分)</p><p>24.(8分)已知1mol SO2(g)完全转化为1mol SO3(g)放热99kJ。2SO2(g)+ O2(g) 2SO3(g) △H = a 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p><p>⑴图中△H =__________。</p><p>⑵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 Ea_________△H (两空均填升高.降低或不变)。</p><p>⑶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常温常压下,由单质硫和氧气经两步反应,生成3mol SO3(g),放出的总热量为 。</p><p>25.(12分)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合生成一种盐,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p><p>(1)F的元素名称 ,D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乙的电子式为 , 甲的结构式 。</p><p>(2)用某种废弃的金属易拉罐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p><p>(3)A与C.A与E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p>(4)均由A.C.D.E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p><p>(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F的非金属性强弱 。</p><p>26. (14 分)合成氨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p><p>(1)写出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p><p>(2)下图为不同温度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分别与时间(t)和压强(P)的关系。</p><p>其中T=500℃,温度为450℃对应的曲线是__ __(选a或b )。</p><p>(3)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由甲烷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p>CH4(g)+H2O(g) CO(g)+3H2(g) H 0</p><p>一定温度下,在2 L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各物质的投料及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p><p>时间/minCH4(mol)H20( mol)CO (mol)H2 (mol)</p><p>00.401.2023</p><p>5X1X2X30.60</p><p>7Y1Y20.20Y3</p><p>100.210.810.190.62</p><p>①析表中数据,判断5----7min之间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_(填是或否),前5 min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p><p>②反应在7~10 min之间,C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p><p>a 减少CH4 b 降低温度 c 增大压强 d 充入H2</p><p>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向1L容器中充入0.15 mol CH4、0.45mol H2O、____mol CO、___mol H2 ,达到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与第一次投料相同。</p><p>27.(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E.F.X.Y均为石墨电极。向装置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将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p><p>(1)题中采用的电源是铅蓄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 2- 2PbSO4+2H2O,</p><p>则图中电源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p><p>(2)用甲装置实现粗铜精炼,则C电极的材料应该是_____,D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 _。</p><p>(3)用丙装置实现铜上镀银,则G电极的材料应该是_____(填名称) 。电解质溶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p><p>(4)检验E极电解产物的方法: ,当装置电路中有6.202321个电子通过时,乙中溶液(假设体积为100 mL)的pH是 。</p><p>(5)装置丁的U形管中为硫酸铜溶液,初始阶段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继续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 Cu(OH)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为 mol</p><p>28.(6分)将一定量的FeO.CO.Fe.CO2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2023K下发生如下反应:FeO(s)+CO(g) Fe(s)+CO2(g),其平衡常数Kc=0.5。若起始浓度c(CO)= 0.05 mol/L,c(CO2)=0.01 mol/L。</p><p>(1)通过计算判断该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p><p>(2)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p><p>(3)增加FeO的量,对平衡有无影响?</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试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试题2023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