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8:05

高二化学下册电解池知识点梳理

<p>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二化学下册电解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电解池的工作原理</p><p>外接电源在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出,在与之相连的电极上,引发一个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我们称之为阴极;</p><p>最终电子要流入电源的正极,势必在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引发一个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我们称之为阳极。</p><p>二、电子流向及离子流向问题</p><p>导线中,电流的产生是电子流动的结果。溶液中,电流的产生是阴、阳离子流动的结果。阳离子流向与电流流向保持一致,而阴离子与电子由于带负电荷,其流动方向与电流流向相反。(即:导线中电子的流向为: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池的阳极流向电源的正极;而溶液中阳离子流向为电解池的阳极流向阴极,阴离子流向为电解池的阴极流向阳极)</p><p>三、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总方程式的书写</p><p>阳极发生失电子的反应,粒子的放电顺序为:活性电极材料S2-Br-OH-含氧酸根F-</p><p>阴极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粒子的放电顺序为:Ag+Cu2+H+</p><p>注意: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用实际放电的离子表示(也可用弱电解质分子表示放电微粒);但在书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时,如果放电离子来自弱电解质,则用弱电解质的分子式来表示。</p><p>比如:电解NaCl溶液时,阳极反应式:2Cl--2e-=Cl2阴极反应式:2H++2e-=H2(也可写成:2H2O+2e-=H2+2OH-)。整合两电极反应式,得电解反应总方程式时,不可写成:2Cl-+2H+ = H2+Cl2,因2H+来自弱电解质,应为:2Cl-+2H2O = H2+Cl2+2OH-。</p><p>试写出下列过程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电解硫酸铜溶液、电解硝酸银溶液,电解盐酸溶液、电解氯化铜溶液,电解硝酸钠溶液、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氧化铝。</p><p>四、电解质溶液的复原(原则是出去什么补什么)</p><p>如:氯化钠溶液电解后,析出氢气和氯气,若要电解质溶液复原,需往电解后的溶液中通往氯化氢气体,而不可以是盐酸溶液。</p><p>再如:硫酸铜溶液电解时,从体系中脱离的物质有Cu和O2,若要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则需往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CuO,而不能加入Cu(OH)2,但可以加入CuCO3(思考为什么?)</p><p>硝酸银溶液电解后,需加什么物质才可以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呢?</p><p>例题: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多少?阳极产生气体多少L?阴极产生气体多少L?</p><p>五、电解后,溶液PH值的变化</p><p>原则是看电解时有没有氢气和氧气产生。如果电解时,只有氢气,而不放出氧气,则PH定会增大;如果电解时,只有氧气,而不放出氢气,则PH必定减小;如果同时产生氢气和氧气,则相当于电解水,此时PH随溶质的浓度的增大而变化。若电解的是溶质,则相当于给溶液稀释,如电解CuCl2溶液。</p><p>六、电解原理的应用</p><p>铜的电解精炼原理,应明确:阴阳极电极材料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溶液中Cu2+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阳极泥的形成。</p><p>电镀的原理、阴阳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的变化。</p><p>七、关于电化学的计算问题</p><p>计算核心:各串联电极上转移的电子数相等,依据这一点,我们得出电极上析出物质及溶液中放电微粒的对应关系,如:O2~2Cl2~2H2~2Cu~4Ag~4H+~4OH-</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下册电解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化学下册电解池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