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6:36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试题

<p>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小编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试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p><p>2.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p><p>A.冰融化成水 B.氢气球在烈日下爆裂</p><p>C.牛奶 变酸了 D.铁矿石的粉碎</p><p>3.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p><p>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p><p>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p><p>A.矿泉水 B.葡萄酒 C.水 D.糖水</p><p>5.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p><p>A. 绝热 B. 隔水透气 C. 导电 D. 透水</p><p>6.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p><p>A.漏斗 B.烧杯 C.量筒 D.试管</p><p>7.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p><p>A.氧气可以做燃料 B.氧气可以用来炼钢</p><p>C.氧炔焰可以用来焊接金属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p><p>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p>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p><p>C.新鲜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p><p>9.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p><p>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p><p>10.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p><p>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p><p>11.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p><p>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p><p>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p><p>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p><p>D.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p><p>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p><p>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p><p>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p><p>D.在101kPa时,-218℃液态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p><p>1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p><p>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p><p>③随意丢弃费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p><p>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p><p>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p><p>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p><p>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p><p>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p><p>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p><p>15.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p><p>A B C D</p><p>16.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p><p>A.水 氢气+氧气 B.镁+氧气 氧化镁</p><p>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p><p>17.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p><p>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p><p>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p><p>18.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p><p>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p><p>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p><p>1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p><p>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p><p>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D.分子大,原子小</p><p>20.在喷洒某些药物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气味,这说明</p><p>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小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p><p>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每空1分,其中文字表达式2分,共44分)</p><p>21.根据要求完成 下列填空。</p><p>(1)夏天盛放冰 镇啤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p><p>(2)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p><p>22.稀有气体的下列用途,分别利用了哪项下列性质?请用字母序号填空:</p><p>(1)灯泡里充入氩气_______;(2)用氦气充填气球或汽艇_______ _ ;</p><p>(3)用于制造霓虹灯____ _;(4)电焊金属时用氩气做保护气_ __。</p><p>A.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反应 B.密度比空气小C.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 D.难溶于水</p><p>23.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__ __________倾斜;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_ _________。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_,熄灭酒精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p><p>24.对①静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过滤、④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用代号填空)</p><p>(1)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p><p>(2)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p><p>(3)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p><p>25.现有①水 ②铁 ③高锰酸钾 ④医用75%的酒精 ⑤湖水 ⑥过氧化氢 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p><p>2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能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p><p>27.木炭、红磷、镁条等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分别生成CO2、P2O5、MgO等对应的氧化物,请你说明氧化物的定义是:</p><p>28.右 图为用排水法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正放在实验台上,请你写出该气体的</p><p>物理性质 (写出2点即可)</p><p>29.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p><p>(1)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p><p>(2) 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p>30.(6分)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可溶),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经将其成分作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清洗用水。回答:</p><p>(1)采取 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p><p>(2)用 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p><p>(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在利用的目的是 。</p><p>3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p><p>(1)氧气 (2)氢气 (3)氮气 (4)水</p><p>(5)二氧化碳 (5)二氧化硫 (6)四氧化三铁 (7)五氧化磷</p><p>(8)二氧化锰 (9)氯酸钾 (10)高锰酸钾</p><p>三、实验与探究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p><p>3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p><p>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p><p>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p><p>(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 。</p><p>(3)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 。</p><p>33.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p><p>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p><p>E.</p><p>(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p><p>(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p><p>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p><p>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p><p>,</p><p>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p><p>(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p><p>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p><p>是 (选填甲或乙</p><p>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p><p>液体试剂是浓硫酸,气体应从</p><p>(选填a或b)端导入。</p><p>(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p><p>时,再开始收集;</p><p>(5)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