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测验题
<p>【摘要】感谢您对优学化学网高二化学试题栏目的关注,小编特意在此发布了此文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测验题在2023年优学化学网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优学化学网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p><p>化学试题</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p><p>A、某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自发进行</p><p>B、某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也一定不能自发进行</p><p>C、反应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与反应温度无关</p><p>D、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p><p>2、符合如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p><p>A、CO+H2O=CO2+H2;</p><p>△H=+41 kJ/mol</p><p>B、CO(g)+H2O(g)=CO2(g)+H2(g);;</p><p>△H= 41 kJ/mol</p><p>C、CO2(g)+H2(g)= CO(g)+H2O(g);</p><p>△H=+41 kJ/mol</p><p>D、CO2(g)+H2(g) =CO(g)+H2O(g);</p><p>△H=41 kJ/mol</p><p>3、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p><p>A、X的能量一定高于M</p><p>B、Y的能量一定高于N</p><p>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p><p>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p><p>4、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p><p>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p><p>5、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p><p>B.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p><p>C.当溶液中c(CH3COO─)=c(Na+)c(H+)=c(OH─)时,一定是醋酸过量</p><p>D.当溶液中c(Na+)c(CH3COO─)c(OH─)c(H+)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p><p>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p><p>①CH3COOH(1)+202(g)=2CO2(g)+2H2O(1)</p><p>△H1= 870.3 kJmol1</p><p>②C(s)+O2(g)=CO2(g)</p><p>△H2= 393.5 kJmol1</p><p>③H2(g)+1/2O2(g)=H2O(1)</p><p>△H3= 285.8 kJmol1</p><p>则反应④2C(s)+2H2(g) +O2(g)=CH3COOH(1)的焓变为( )</p><p>A、+488.3 kJmol1 B、224.15 kJmol1</p><p>C、 488.3 kJmol1 D、 +244.15 kJmol1</p><p>7、下列方法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 )</p><p>A、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铝固体</p><p>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 D、将水加热到100℃,使水的PH=6</p><p>8、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p><p>A、NH4C1溶液因水解而显酸性,故NH4C1是弱电解质</p><p>B、纯碱溶液因水解而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 H2CO3+2OH</p><p>C、可乐因含碳酸而显酸性,电离方程式为:H2CO3 CO32+2H+</p><p>D、配制FeC13 溶液时,先将FeC13 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p><p>9、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 (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a表示物质的平衡转化率).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p><p>A 、反应Ⅰ:△H0,p2p1</p><p>B、反应Ⅱ:△H0,T1T2</p><p>C、反应Ⅰ:△H0,p2p1</p><p>D、反应Ⅱ:△H0,T2T1</p><p>10、已知反应:mX(g) + nY(g) qZ(g) △H0,m+nq,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p><p>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p><p>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p><p>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p><p>11、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p><p>2NH3(g) △H 0,在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 )</p><p>A、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p><p>B、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p><p>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p><p>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图中d点的值小。</p><p>12、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p><p>A、c(Clc(NH4+)c(H+)c(OH)</p><p>B、c(NH4+)c(Clc(H+)c(OH)</p><p>C、c(Cl)=c(NH4+)c(H+)=c(OH)</p><p>D、c(NH4+)=c(Clc(H+)c(OH)</p><p>13、将0.1 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都会引起 ( )</p><p>A、溶液的pH增加</p><p>B、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p><p>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p><p>D、溶液中c(OH)减小</p><p>14、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如下反应:2A(g)+2B(g) 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1途径Ⅱ: 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1 和6 molL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p><p>A、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p><p>B、达到平衡时,途径I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p><p>C、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p><p>D、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p><p>15、25℃ 时,向1 mL pH=1的硫酸中滴加的10 mL pH= b的NaOH溶液,形成的混合溶液成碱性则b可能为 ( )</p><p>A、10 B 、11 C、12 D、13</p><p>16、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p><p>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p><p>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p><p>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p><p>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p><p>17、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p><p>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p><p>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p><p>18、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二氧化碳。若有1%的NaOH转变为 Na2CO3,以此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 )。</p><p>A、偏低l% B、偏高1% C、无影响 D、偏高0.1%</p><p>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答题卷</p><p>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6分)</p><p>二、(本题包括4大题,共46分)</p><p>19、(13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I.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mL稀H2S0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04 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p><p>(1)该学生用标准o.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p><p>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04 25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p><p>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p><p>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p><p>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1~2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p><p>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p><p>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p><p>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p><p>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用序号填写)</p><p>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p><p>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p><p>(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原因是 。</p><p>(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p><p>20、(9分)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为1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p><p>(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 mL。</p><p>(2)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就加 mL。</p><p>(3)如果加0.01mol/L的HC1,应加 mL。</p><p>21、(8分)现有以下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p><p>(1) ②④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的关系是:② ④(填或=).</p><p>(2) 将②③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7 (填或:). ,</p><p>(3)将①④溶液均稀释至原来的10倍后,它们的pH之和 14(填或=).</p><p>(4)向300 mL溶液④中通入44.8 mL C02(标准状况)气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p><p>A、c(Na+)+ c(H+)= c(OH)+ c(HCO3)+ 2c(CO32)</p><p>B、 c(Na+)= c(HCO3)+ c(CO32)+ c(H2CO3)</p><p>C、c(Na+) c(CO32 c(HCO3 c(OH c(H+)</p><p>D、c(Na+) c(HCO3 c(CO32 c(OH c(H+)</p><p>22、(16分) 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器中加入2 mol A、0.6 mo1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Ⅰ)所示,其中t0~t1 阶段c(B)未画出.图(Ⅱ)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四个阶段改变的条件均不相同,每个阶段只改变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中的一个条件,其中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 。</p><p>(2)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p><p>t1~t2 t2~t3 t3~t4 t4~t5 t5~t6</p><p>K1 K2 K3 K4 K5</p><p>则K1= (保留两位小数),</p><p>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 (用、或=连接).</p><p>(3) 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p><p>(4)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 A、b mol B和c mol C,要达到t1时刻同样的平衡,a、b、c要满足的条件为 .</p><p>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p><p>偏大 (3)4.2</p><p>20、(1)900 (2)2023 (3)81.8</p><p>21、(1) = (2) (每空2分)</p><p>(4)A、B、D (一个答案序号为1分)</p><p>22、(每空2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