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4:17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专题练习)

<p>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p><p>一、选择题(2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p><p>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p><p>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p><p>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p><p>A.高锰酸钾 B.干冰 C.氧气 D.矿泉水</p><p>3.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p><p>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p><p>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p><p>A.红磷 B.木炭 C.甲烷 D.铁丝</p><p>5.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p><p>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p><p>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p><p>6. 下列能区分软水和硬水的物质是</p><p>A.食盐水 B.肥皂水 C.食醋 D.苏打水</p><p>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p><p>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p><p>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p><p>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p><p>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p><p>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p><p>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p><p>9.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p><p>A.O2 B.MnO2 C.CO2 D.H2O2</p><p>10.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p><p>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p><p>11.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p><p>A.O2 B.2O C.2O2 D.2O2-</p><p>12.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p><p>A.镁 B.铜 C.锌 D.铝</p><p>1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p><p>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C60</p><p>14.在森林中设防火带的目的是</p><p>A.隔绝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 D. 便于运水</p><p>15.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p><p>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p><p>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p><p>16. 家用铁锅最容易生锈的是</p><p>A.用水洗涤后烘干 B.用水洗涤后未擦干</p><p>C.炒过菜未洗涤 D.加满水的</p><p>17.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需用到的是</p><p>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p><p>A.②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②④⑦</p><p>18.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p><p>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p><p>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p><p>19.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p><p>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金刚石刻划玻璃</p><p>C.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燃煤取暖</p><p>20. 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p><p>A.1% B.5% C.10% D.20%</p><p>21. 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属于氧化物 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p><p>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p><p>22. 向如右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p><p>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p><p>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p><p>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食盐 D. 硝酸铵</p><p>23.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p><p>CO2+3H2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属于置换反应</p><p>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p><p>C.分子数目数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p><p>D.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p><p>2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p><p>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p><p>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p><p>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p><p>C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足量铁粉并过滤</p><p>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p><p>25. 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p><p>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 纵坐标</p><p>①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p><p>②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p><p>③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质量</p><p>④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p><p>A.①② B.②③</p><p>C.②④ D.②③④</p><p>二、填空题(30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p><p>26.(6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p><p>(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碳元素的信息,</p><p>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为 ;</p><p>(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p><p>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D. C60</p><p>(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p><p>(4)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p><p>(5)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p>27.(7分)化学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认识物质的,请按要求回答问题:</p><p>(1)氧气从宏观视角看,是由 组成的;从微观视角看,是由 构成的。</p><p>(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p><p>A. 原子的种类 B. 分子的种类</p><p>C. 物质的种类 D. 元素的种类</p><p>(3)用化学用语书写:①1个铜原子 ②氧化镁</p><p>(4)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p><p>①1个B分子中含 个原子;</p><p>②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p><p>28.(7分)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题。</p><p>(1)下列所说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p><p>A.矿泉水 B.蒸馏水 C.自来水 D.雨水</p><p>(2)下列关于水的三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的是 。</p><p>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p><p>(3)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p><p>A.花生油 B.白糖 C.泥土 D.食盐</p><p>(4)10℃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p><p>① 10℃时,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p><p>② 30℃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p><p>A.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无法确定</p><p>29.(5分)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p><p>(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p><p>(2)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p><p>A.黄金饰品 B.铝蒸锅 C.铜导线</p><p>(3)将锌、铜、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呈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p><p>(4)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p><p>30.(5分)A~D是由H、O、C、Ca等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的物质。</p><p>(1)A是有毒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是 。</p><p>(2)B和C分别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BC,则BC的化学方程式是 。</p><p>(3)D是一种固体,投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变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p><p>三、实验题(19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p><p>31.(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p><p>(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p><p>(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p><p>(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_______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p><p>32.(5分)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p><p>(1)实验A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结束后,瓶中剩余气体所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p><p>(2)实验B探究出的结论是 。</p><p>(3)实验C中,只有烧杯①变为红色的理由是 。</p><p>33.(8分)某化学小组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进行了相应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及下面实验,回答问题:</p><p>(1)溶解性对比实验</p><p>将已收集满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呈现下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① ;② 。</p><p>(2)化学性质的对比</p><p>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部分装置已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与D现象接近;B与E现象相同;C与F现象差异很大,C仍为红色,F红色逐渐褪去。</p><p>①D装置内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p><p>②E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 ;</p><p>③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方法是 。</p><p>(3)实验反思:</p><p>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相同之处是 。</p><p>A.能溶解于水 B.能与水反应</p><p>C.是有毒的气体 D.与Ca(OH)2反应的产物中有难溶于水的物质。</p><p>②若将一定的活性炭投入到装置C中的试管内,红色也可褪去,它与F的原理区别是 。</p><p>四、计算题(6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p><p>34.(3分)古代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是:Fe+CuSO4= FeSO4+Cu,若得到16Kg的铜,理论上需要铁质量是多少?</p><p>35.(3分)7g石灰石样品与52.7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样品中的杂质既难溶于水,又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2.2g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计算:</p><p>(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p><p>(2)所得溶液的质量。</p><p>一、选择题(25分,每小题1分,共25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p><p>答案 A B C D A B D C A A</p><p>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 C A C B D B B B D B</p><p>题号 21 22 23 24 25</p><p>答案 C D D C C</p><p>二、填空题(30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p><p>26.(6分)</p><p>(1)12.01 (2)B(3)石油 CH4 (4)+2</p><p>(5)4Na+3CO2 = C+2Na2CO3</p><p>27.(7分)</p><p>(1)氧元素;氧分子(2)AD (3)①2Cu ②MgO (4)①3 ②置换反应</p><p>28.(7分)</p><p>(1)B(2)AC ;B(3)BD (4)①甲②A(2分)</p><p>29.(5分)</p><p>(1)Al (2)C (3)金属活动性不同(4)Ag或Ag和Cu (2分)</p><p>30.(5分)</p><p>(1)CO(2)2H2O2=2H2O+O2</p><p>(3)CO2+Ca(OH)2=CaCO3+H2O(CaO+H2O= Ca(OH)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或氧化钙与水反应,消耗水且放热,使氢氧化钙析出。(2分)</p><p>三、实验题(19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p><p>31.(6分)</p><p>(1)铁架台</p><p>(2)B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p><p>(3)CaCO3+2HCl=CaCl2+H2O+CO2 火焰熄灭</p><p>32.(5分)</p><p>(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变小;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p><p>(2)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p><p>(3)一是氨分子比酚酞分子运动速度大,且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二是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分)</p><p>33.(8分)</p><p>(1)①二者都能溶于水;②二氧化硫比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大</p><p>(2)①H2O+SO2=H2SO3;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硫,若溶液仍为红色,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2分)</p><p>(3)①ABD ②活性炭是运用了它的吸附性,属物理变化,而装置C是运用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发生化学反应。</p><p>四、计算题(6分)</p><p>34.(3分)14Kg</p><p>35.(3分)(1)71.4% (2)72.5g</p><p>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专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