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3:29

2023高三年级化学期末考试卷

<p> <p> 说明: </p> <p>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p> <p> 2.请将第I卷正确答案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卡。 </p> <p> 3.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 64 </p> <p>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p> <p> l~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p> <p>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 <p>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共同施用 </p> <p> B.金属冶炼大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p> <p> C.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p> <p> D.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和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p> <p>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 <p>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p> <p>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p> <p>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p> <p> D.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就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p> <p> 3.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 </p> <p> A.Na2O2(Na2O) B.KCl(KClO3) </p> <p> C.Na2CO3(NaHCO3) D.NH4Cl(I2) </p> <p> 4.足量的铝与20mL1.0mol 的下列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p> <p>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稀硝酸 </p> <p>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 <p> A.含有NA个氮气和乙烯分子的混合气体质量为28g </p> <p> B.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中含有NA个氦原子 </p> <p> C.将NA个NH3分子溶于lL水中得到lmol 的氨水 </p> <p> D.100mL 0.1mol AlCl3溶液含有0.01NA个A13+ </p> <p> 6.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p> <p>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p> <p> B.分子式为C3H7C1的有机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p> <p>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p> <p>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p> <p> 7.若氧元素只有16O、18O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 <p> A.16O和18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p> <p> 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 </p> <p> C.向 的平衡体系中加入18O2,达到新的平衡后18O只出现在O2与SO3中 </p> <p> D.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H218O的普通水时,阳极可能产生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 氧分子 </p> <p> 8.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p> <p> 9.下列关于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 <p> A.硅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p> <p> B. 中碳只做还原剂 </p> <p> C.因为玻璃中含有SiO2,所以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性溶液 </p> <p> D.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 </p> <p> 10.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p> <p> A.海水中含有溴元素,需经过化学变化才可以得到溴单质 </p> <p> B.无论是海水波浪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p> <p>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钠 </p> <p> D.从海水中提取镁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p> <p>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p> <p> A.向0.1 mol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ZnS:ZnS(s)+Cu2+(aq)=CuS(s)+Zn2+(aq) </p> <p> B.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 </p> <p> C.将大理石加入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 </p> <p> D.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p> <p> 1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p> <p> 1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Z的质子数之和是2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 <p> A.原子半径Z>W>Y </p> <p>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p> <p> C.氢化物的稳定性X>Z </p> <p> D.X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p> <p> 14.室温时,关于下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p> <p> A. mol 盐酸的pH=3,1.0×10 mol 盐酸的pH=8 </p> <p> B.pH=a的醋酸溶液稀释l倍后,溶液的pH=b,则a>b </p> <p> C.pH=12的氨水和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7 </p> <p> D.1mLpH=l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p> <p> 15.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 <p> A.装置①阳极有红色物质析出 </p> <p> B.装置②的总反应为 </p> <p> C.装置③中a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p> <p> D.用装置④精炼铜,则a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可为CuSO4溶液 </p> <p> 16.实验室用0.10mol 的NaOH溶液滴定某一元弱酸HA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横轴为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V(mL),纵轴为溶液的p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 <p> A.此一元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6mol </p> <p> B.此弱酸的起始浓度约为1×10-2mol </p> <p> C.此实验最好选用酚酞试液(变色范围8.0~10.0)做指示剂 </p> <p> D.当混合液pH=7时,溶液中 </p> <p> 高 三 化 学 </p> <p> 题 号 17 18 19 20 总 分 </p> <p> 得 分 </p> <p>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p> <p> 17.(13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 </p> <p> (1)以甲烷和水为原料可制取甲醇。 </p> <p> (2)用甲烷催化还原NOx为N2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p> <p> (3)一定条件下,反应 可以制取合成氨的原料气H2。将1.0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0L的反应室,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是5min,则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该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该反应的△H_______0(填“<”、“>”或“=”)。 </p> <p> (4)某化学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饱和NaCl溶液电解实验。 </p> <p> 请回答下列问题: </p> <p> 已知每个甲烷燃料电池中盛有1.0L2.0 mol 的KOH溶液。标准状况下,当每个燃料电池的负极通入甲烷的体积均为33.6L,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电池溶液中c(K2CO3)_______c(KHCO3)(填“<”、“>”或“=”):最多能产生标准状况氯气的体积为________L。 </p> <p> 18.(13分)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烟气脱硫的方法如下: </p> <p> 请回答下列问题: </p> <p> (1)石灰—石膏法的流程如图: 。 </p> <p> 该法原料便宜,产物有利用价值。写出氧化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p> <p> (2)碱法的流程如图: 。该法吸收快,效率高。若在操作中持续通入含SO2的烟气,则最终产物X为________。操作过程中测得吸收塔内溶液pH=7,则溶液中含硫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p> <p> (已知: )。 </p> <p> (3)工业上在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设计出新的脱硫方案如下: </p> <p> 其中物质Y的化学式为_______,转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p> <p> (4)最近利用碱法得到产物X的溶液电解制硫酸的工艺己被某些工厂采用。其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极为惰性电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透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_。该装置使X转化为硫酸的转化率不会超过________。 </p> <p> 19.(13分)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p> <p> 请回答下列问题: </p> <p> (1)实验时A中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使B中的溶液不发生倒吸。其原因是_______。 </p> <p> (2)B中酸性KMnO4逐渐褪色,则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p> <p>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需从a导管通入大量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p> <p> (4)欲探究A装置中反应后铁元素的价态,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将反应后试管中的溶液稀释。取少许溶液,滴入3~5滴________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含有Fe3+,否则不含Fe3+;取少许溶液,滴入3~5滴________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含有Fe2+,否则不含Fe2+。若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只含有Fe3+,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p> 20.(13分)实验室以含有少量铁的粗铜粉和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 (胆矾)晶体。设计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p> <p> 请回答下列问题: </p> <p> (1)根据反应原理,操作①所需的混酸溶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理论配比(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操作②中需要把NO与_____气体混合通入水中,混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p> <p> (2)溶液I中存在一定浓度的Fe3+、Cu2+,在该浓度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右表。操作③中某学生设计物质X为H2O,若加水调整溶液pH,则Fe(OH)3开始沉淀的Ph_______1.9(填“<”、“>”或“=”);而实际操作中一般不用此法调节溶液pH,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p> <p> (3)操作④中物质Y为_______。查阅资料知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操作⑤应采取的措施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p> <p> (4)为测定胆矾中结晶水的数目,称取25.0g胆矾品体在坩埚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当固体质量为8.0g时,观察到固体完全呈黑色。请列式计算开始称取的胆矾中结晶水的数目。 </p>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三年级化学期末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