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初三年级化学测试卷
<p>同学们,优学化学网为您整理了新苏教版初三年级化学测试卷,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p><p>、简答题(共19分)</p><p>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p><p>50、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p><p>①出仪器名称Ⅰ(1),Ⅱ(2)。</p><p>②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p><p>置(3)(填编号)。</p><p>③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5)(填编号)。</p><p>a.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p><p>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p><p>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p><p>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6)(填a或b)端通入。</p><p>51、7.0g含杂质的铁粉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甲所示(杂质不与酸、碱、盐发生反应)。</p><p>①计算样品中所含铁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7)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p><p>②另外a g该铁粉样品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铜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为(9)g。</p><p>52、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p><p>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p><p>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p><p>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C和D,开始加热。</p><p>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B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t3时停止加热。</p><p>加热时间(min)0t1t2t3</p><p>B中固体质量(g)6.665.204.804.80</p><p>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CuO + H2O + CO2</p><p>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10)。</p><p>C中试剂是(11)。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12),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13)。</p><p>②一定量碳粉还原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p><p>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溶液变浑浊,E中的现象是(14)。</p><p>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15)。</p><p>③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p><p>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新苏教版初三年级化学测试卷是优学化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