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3:05

人教版初三年级化学测试卷

<p>由优学化学网为您提供的人教版初三年级化学测试卷,祝您学习愉快!</p><p>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p><p>17.(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p><p>(1)2个氮原子 。</p><p>(2) 表示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p><p>(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p><p>18.(8分)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涯,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p><p>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一氧化碳</p><p>(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p><p>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p><p>(不吸水),将吸人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p><p>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p><p>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p><p>C.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 D.属于复合材料</p><p>(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p><p>19.(8分)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p><p>(l) 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p><p>(2)a点的含义是 。</p><p>(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p><p>(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p><p>20.(6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及颜色变化。请写出:</p><p>(1)编号①处表示铁能与 反应。</p><p>(2)发生编号②处反应所需的物质是 。</p><p>(3)编号⑤处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p><p>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p><p>21.(10分)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宪成以下各题:</p><p>(l)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p><p>(2)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p><p>元素;将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p><p>元素。</p><p>22.(12分)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p><p>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p><p>【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p><p>请你写Jm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p>【提出猜想】</p><p>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I;</p><p>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I和 (填化学式)的混合物;</p><p>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I和Na2 CO3的混合物。</p><p>【实验探究】</p><p>(l)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 不成立。</p><p>(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 (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p><p>【问题讨论】</p><p>(l)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 (填</p><p>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p><p>(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 (填</p><p>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p><p>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p><p>92.(10分)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9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p><p>试回答:</p><p>(l)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p><p>(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 。</p><p>(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p><p>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是优学化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初三年级化学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