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3:02

2023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p>2023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o23 S32 Cl35.5 Fe56 Zn65</p><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p><p>1、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p><p>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p><p>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p><p>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p><p>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食盐</p><p>3.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p><p>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p><p>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p><p>4.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p><p>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 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p><p>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不能食用 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p><p>5.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同的是</p><p>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玉米粥?</p><p>6、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p><p>A.沼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开水沸腾 D.蔬菜腐烂</p><p>7、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则。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可行的是 ( )</p><p>A.直接用工厂排除的废水灌溉农田 B.吃经高温蒸煮的霉变大米</p><p>C.把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D.用淘菜、洗衣服的水冲厕所</p><p>8、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p><p>A.CO2作气体肥料 B.CO2用于灭火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用来制Na2CO3</p><p>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p><p>A.H2SO4、Na2CO3、NaCl、CuO B.H2O、Ca(OH)2、HCl、Na2SO4</p><p>C.H2SO4、NaOH、Na2CO3、Fe2O3 D.NaOH、H2CO3、NaCl、CO2</p><p>10、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是 ( )</p><p>ABCD</p><p>污 染温室效应赤 潮酸 雨沙尘暴</p><p>防治措施使用无铅汽油使用含磷洗衣粉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植树造林</p><p>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p><p>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p><p>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p><p>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p><p>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p><p>12、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p><p>A.物质性质与用途</p><p>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p><p>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p><p>B.日常生活经验</p><p>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p><p>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p><p>C.安全常识</p><p>煤气泄漏打110电话报警</p><p>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硫酸</p><p>D.化学与生活</p><p>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p><p>糖类、蛋白质人类必须摄取的营养素</p><p>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 )</p><p>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p><p>14、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下列研究的内容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 )</p><p>A.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p><p>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p><p>C.新型合成材料的研究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p><p>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p><p>15、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图表资料的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是 ( )</p><p>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断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p><p>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查出某种物质的溶解度</p><p>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价</p><p>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出某元素的原子序数</p><p>16、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p><p>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p><p>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p><p>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p><p>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p><p>17、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 )</p><p>第一类第二类</p><p>金属小刀 2B铅笔 食盐水塑料直尺 眼镜片 橡皮</p><p>A.状态 B.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p><p>18、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 )</p><p>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p><p>C.NaOH溶液、酚酞溶液 D.CuSO4溶液、NaOH溶液</p><p>19、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p><p>A.核内有10个质子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p><p>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p><p>2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p><p>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p><p>A.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p><p>B.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p><p>C.FeCl3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p><p>D.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p><p>2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p><p>A.H B.Fe</p><p>C.N2 D.H2O</p><p>22、温室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对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B.溶质的质量减小</p><p>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变成饱和溶液</p><p>23、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p><p>(1)Zn H2</p><p>(2)CuO CuSO4 Cu</p><p>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 )</p><p>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p><p>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的硫酸锌质量相同</p><p>24、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 ( )</p><p>A.铅笔 B.圆珠笔 C.红墨水笔 D.碳素墨水笔</p><p>25、非法添加剂的使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吊白块被不法商家用来漂白农产品,对人体造成危害。吊白块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在120℃以下分解产生甲醛(化学式为CH2O),二氧化硫(SO2)和硫化氢(H2S)等有毒气体。对吊白块及其分解产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①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③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氧均为有毒气体;④甲醛、二氧化硫、硫化氢均为分子构成的化合物;⑤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2H2O)由七种元素组成</p><p>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⑤</p><p>26、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p><p>A.水利发电 B.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p><p>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p><p>27、下列做法是为了把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 )</p><p>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 B.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p><p>C.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D.用食醋除水垢时使用浓度高的食醋</p><p>28、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p><p>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p><p>29、在澳大利亚一块栽种甘蔗的酸性红土地里,由一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地里,使得甘蔗产量突然提高了50%。已知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等物质,下列有关甘蔗增产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p><p>A.水泥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p><p>B.水泥造成了土壤的板结</p><p>C.水泥中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溶于水变成碱性物质,与土壤中的酸中和,改良了土壤 D.水泥使土壤的酸性增强</p><p>30、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p><p>A.蜡烛 B.红磷</p><p>C.硫 D.木炭</p><p>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6小题,共26分)</p><p>1、(7分)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___种。</p><p>(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种,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p><p>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3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p><p>(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p><p>3、(4分)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待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请按要求及示例完成下表:</p><p>物 质与众不同的物质理 由</p><p>KCl</p><p>K2SO4</p><p>K2CO3</p><p>BaCO3KCl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p><p>4、(4分)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p><p>干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4分)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A~F各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分别为:</p><p>A.5%的双氧水</p><p>B.二氧化锰</p><p>C.足量某盐溶液</p><p>D.能溶于水的固体</p><p>E.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p><p>F.足量稀硫酸</p><p>将A中液体加入B中,关闭活塞,多个反应依次发生,反应完毕,D中有白色沉淀,E中棉花呈红色。</p><p>(1)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p><p>(2)若向D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C、D中原物质是: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p><p>6、(4分)2023年6月10日凌晨,一辆载有近30吨苯酚的槽罐车途径福建省浦城县时,槽车侧翻,约有10吨的苯酚泄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酸臭气味。现场10米之外就是南浦溪,下游有许多饮用水的取水口,情况危急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p><p>(1)苯酚(化学式为C6H6O)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p><p>(2)现场救护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穿好防化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你认为下列对事故处理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p><p>A.用水进行冲洗或用泥土填埋</p><p>B.挖隔沟、铺薄膜防止扩散并回收泄漏的苯酚</p><p>C.随时检测附近水源、土壤中的苯酚含量</p><p>(4)用木屑吸附残余的苯酚,然后点火燃烧除去。写出苯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小题,共16分)</p><p>1、(4分)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p><p>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p><p>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p><p>(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p><p>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p><p>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p><p>2、(6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p><p>(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p><p>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p><p>实验次序20232023910</p><p>MnO2粉末用量(克)0.10.20.30.40.50.60.70.80.91.0</p><p>所用时间(秒)20232023222</p><p>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么样影响的呢?</p><p>(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p><p>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它实验条件也均相同)</p><p>实验次序20232023</p><p>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3%5%10%15%20%25%30%</p><p>MnO2粉末用量/克0.20.20.20.20.20.20.20.2</p><p>收集到540mL气体所用时间/秒2023202320232023</p><p>反应后溶液温度/℃2023202320232023</p><p>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p><p>(3)还有那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速率呢?请你说出一个猜想。</p><p>3、(6分)信息Ⅰ:数十亿年来,地球上得物质不断地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p><p>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N2、O2、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p><p>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CH4、NH3、CO、CO2等</p><p>信息Ⅱ: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p><p>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 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________。</p><p>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________。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四、(共2小题。第1小题2分,第28小题5分,共7分)</p><p>1.(2分)甲醛是室内装修的隐形杀手,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p><p>⑴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 ⑵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p><p>2.(5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称取</p><p>30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8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g。我能完成下列计算:</p><p>⑴碳酸钙的质量;</p><p>⑵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p><p>新课 标第 一 网 31中化学中考试题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1、B;2、D;3、D;4、B;5、C;6、C;7、D;8、C;9、C;10、A;11、A;12、C;13、D;14、A;15、D;16、D;17、D;18、C;19、A;20、B;21、B;22、D;23、A;24、D;25、A;26、B;27、C;28、D;29、C;30、B</p><p>二、填空与简答</p><p>1、10种;(1)(HCl、Na2CO3)、(Na2CO3、Ca(OH)2);</p><p>(2)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p><p>(3)NaOH、Na2CO3;Ca(OH)2、Na2CO3</p><p>2、(1)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2)移走可燃物;(3)充足的氧气</p><p>3、BaCO3、BaCO3为难溶性盐,其它盐易溶(或BaCO3为钡盐,其它为钾盐)</p><p>4、CO2;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或升华等合理答案;稀盐酸或稀硫酸;无气泡产生等合理答案</p><p>5、(1)O2;(2)BaSO4;(NH4)2SO4、Ba(OH)2</p><p>6、(1)有机物;(2)苯酚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p><p>(3)B、C;</p><p>(4)C6H6O+7O2=====6CO2+3H2O</p><p>三、实验与探究</p><p>1、(1)气球胀大;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CO2+2NaOH=Na2CO3+H2O;(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或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等合理答案均应得分。</p><p>2、2H2O2=====2H2O+O2(1)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有影响不算分。一定范围、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这两个关键词各占1分);(2)有影响。H2O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有影响不算分。答出后面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才得分)。放热;(3)MnO2颗粒大小、环境温度、气压、是否振荡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p><p>3、(1)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环,氯化钠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可随着江、河、湖水流到大海中;而随着海水的蒸发,海水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钠的含量逐渐增加(氯化钠逐渐被富集);(2)大(88.9%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3)不能,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NH3等物质;(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CO2,放出O2</p><p>四、分析与计算</p><p>1.(2分)⑴12︰2︰16或6︰1︰8 ⑵40%</p><p>2.(5分)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g+30g-101.2g=8.8g1分</p><p>设3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p><p>CaCO3+2HCl=CaCl2+H2O+CO21分</p><p>100 111 44</p><p>8.8g</p><p>1分</p><p>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p><p>答:⑴3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⑵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3%。</p><p>(解、设、答不全扣1分,三项不另设分数。)</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