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2:53

利用大气资源同步练习试题

<p>利用大气资源</p><p>一、选择题</p><p>1.(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p><p>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p><p>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p><p>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p><p>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p><p>2.(广州)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D)</p><p>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氧气和空气</p><p>C、甲烷和空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p><p>3.(上海)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D )</p><p>A、N2 B、O2 C、H2 D、CO2</p><p>4.(镇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C)</p><p>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p><p>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p><p>5.(太原市)下列分别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其中有错误的是(A)</p><p>A B C D</p><p>6.(肇庆市)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p><p>A.NaCl B.Al2O3 C.CH4 D.Cu(OH)2</p><p>二、填空题</p><p>1.(重庆)右边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p><p>(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加热H2O+CO2</p><p>(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p><p>蕊变红的物质是 柠檬酸</p><p>2.(佛山市)</p><p>右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p><p>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p><p>测定空气中</p><p>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约占1/5。</p><p>氧气 2 氧气</p><p>3.(长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氧气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H2O2 2H2O + O2(3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p><p>向上排空气法 (2分) 或排水法</p><p>4.(鄂州市)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p><p>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请回答18~19题。</p><p>(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p><p>(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 。</p><p>假如你是空气质量观察站的人员,发现一些建筑物外墙的石灰石正不断剥蚀。请根据这一情况,探究石灰石不断剥蚀的原因,完成20~22题。</p><p>(3)你假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p><p>答:</p><p>(4)你作出上述假设的根据是什么?</p><p>答:</p><p>(5)作为空气质量观察员,你打算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p><p>答:</p><p>(1)白磷像上楼梯般依次燃烧,开始时冒白烟,燃烧快停止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现黄烟。试管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p><p>(2)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p><p>(3)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p><p>(4)酸性气体能与石灰石反应,大量的酸性气体能显著地腐蚀石灰石</p><p>(5)提取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样品;将适量的空气样品通入蒸馏水中;用pH试纸测通入空气样品后的蒸馏水的pH和未通入空气样品的蒸馏水的pH,并进行比较</p><p>三、实验题</p><p>1.(盐城))请根据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p><p>A B C D E F G H I J</p><p>⑴上图A、B、C、D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试管 (填写仪器名称)。 ⑵右图为小明组装的CO2制取装置,装药品前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他认为该装置也可以用于制取氧气,其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加热2H2O+O2 。</p><p>⑶小明拟选用仪器C、D、F、G、H再设计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酒精灯 (填写仪器序号),该装置中所用的药品是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填写药品名称)。</p><p>2.(上海松江)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p><p>(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试管__;②__酒精灯__。</p><p>(2)。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CDE__(填序号,下同)。</p><p>(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A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E__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p><p>3.(常州)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p><p>(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p><p>A: 分液漏斗 ;B: 锥形瓶 。</p><p>(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② (填序号)。</p><p>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p><p>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p><p>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 在装置II中装满水后再进行制取;</p><p>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p><p>2KMnO4 K2MnO4+MnO2+O2</p><p>(3) 。</p><p>(3)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 紫色石蕊试液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p><p>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p><p>4.(徐州市)为探究CO2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p><p>⑴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p><p>⑵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收集装置为___(填字母)</p><p>⑶化学课上,李芹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p><p>[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p><p>[进行猜想]你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小艺认为是碳酸钠,小亮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小华认为是氢氧化钠。</p><p>李芹同学认为小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p><p>[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p><p>[实验探究]李芹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p><p>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为氧化钠。</p><p>实验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结论:白色物质为___。</p><p>[反思评价]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p><p>[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p><p>50、⑴CaCO3+2HCl=CaCl2+H2O+CO2⑵吸水 B⑶炭黑 反应物中无H元素 Na2CO3</p><p>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4Na+3CO2点燃2Na2CO3+C</p><p>5.(沈阳市)明明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有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p><p>(1)他们用A装置做二氧化碳的发生器:</p><p>①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p><p>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在装药品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请写出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法):</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接下来,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p><p>①首先将装置B与A连接,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他们又将装置C与A连接,观察到C装置内有气泡,但是没有看见明显的浑浊现象。为此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经研究后决定将装置D与A连接,观察到D装置中有白色沉淀出现。请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p><p>①C装置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B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①a:分液漏斗 b:锥形瓶</p><p>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p><p>③</p><p>(2)①</p><p>②</p><p>(3)①制二氧化碳所用盐酸浓度过大,导致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因此石灰水不变浑浊</p><p>[或 ]</p><p>② 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也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p><p>6.(南通市)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p><p>A B C D E</p><p>(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p><p>(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A、B或C),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p><p>(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p><p>(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端进入(填b或c)。</p><p>(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p><p>(1)长颈漏斗</p><p>(2)A 检查气密性 2 KMnO4 K2MnO4 + MnO2 + O2</p><p>(3)稀HCl 浓硫酸 b</p><p>(4)可以随时控制气体的发生</p><p>7.(济宁市)⑴某实验小组利用下面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p><p>①欲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④要吸收反应多余的二氧化碳最好使用装置D而不用装置C,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4、⑴①B、G CaCO3+2HCl=CaCl2+ H2O +CO2 ②装置可能漏气 盐酸浓度过大 ③E ④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得到较浓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是吸收</p><p>说明:②、④小题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利用大气资源同步练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