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新课标
<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精品编辑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p><p>新课标2023年高一寒假化学作业(四)</p><p>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示的能量转化关系错误的是()</p><p>A.太阳能热水器:光能热能 B.电灯发光:电能化学能</p><p>C.木柴烧饭:生物质能热能 D.植物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p><p>2.由水制氢气,下列研究方向中不正确的是( )</p><p>A.构成水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物,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p><p>B.使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p><p>C.研究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p><p>D.研究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p><p>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p><p>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p><p>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p><p>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p>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p><p>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p><p>C.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p><p>D.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的多少无关。</p><p>5.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如图情况的是()</p><p>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p><p>C.镁和盐酸的反应 D.酒精燃烧</p><p>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100mL2mol/L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100mL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p><p>B.对于可逆反应2CO+2NON2+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加快</p><p>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p><p>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氢气的产生</p><p>7.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p><p>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p><p>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p><p>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p><p>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p><p>二、填空题(本题共3道小题)8.如图为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请写出负极、以及电池总反应.</p><p>电子的流动方向是:</p><p>负极:</p><p>正极: ;</p><p>电池的总反应: .</p><p>9.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其中氢气在(填正或负)极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消耗H2的体积</p><p>是 L.</p><p>10.某温度时,在5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p><p>(1)反应开始至2mim,Y的平均反应速率.</p><p>(2)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 .</p><p>试卷答案</p><p>1.B</p><p>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版权所有</p><p>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分析:A、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p><p>B、电灯发光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p><p>C、物质的燃烧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p><p>D、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p><p>解答:解:A、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故A错误;</p><p>B、电灯发光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p><p>C、木柴烧饭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p><p>D、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p><p>2.AD</p><p>解:A.水不分解,不发生化学键的断裂,不能生成氢气,故A错误;</p><p>B.使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可以提供断裂氢氧键吸收的能量,促进水分子中旧键的断裂,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正确;</p><p>C.研究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p><p>D.催化剂的使用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热的热效应,故D错误;</p><p>故选:AD.</p><p>3.A</p><p>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菁优网版权所有</p><p>分析: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OH)2.8H2O与NH4Cl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有碳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p><p>解答:解: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为吸热反应,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p><p>B.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p><p>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p><p>4.D</p><p>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因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引起的,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主要特征:(1)有新物质生成.(2)伴随能量变化.(3)外在现象.故B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断裂旧键形成新键的过程,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会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故C正确;D、反应物越多能量变化越大,故D错误.故选:D</p><p>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5.B</p><p>考点:反应热和焓变..</p><p>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分析: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C(s)+H2O(g)CO(g)+H2O; C+CO2CO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以及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p><p>解答:解:A.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p><p>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p><p>C.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故C错误;</p><p>6.B</p><p>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p><p>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p><p>分析:对于化学反应,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以及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可增大反应速率,结合选项中所给信息解答该题.</p><p>解答:解:A.加入100mL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p><p>B.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正确;</p><p>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p><p>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而不生成氢气,故D错误.</p><p>7.B</p><p>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版权所有</p><p>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p><p>分析: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v(B)==0.3mol(Lmin)﹣1,结合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p><p>解答:解: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v(B)==0.3mol(Lmin)﹣1,</p><p>A.A物质为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p><p>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故B正确;</p><p>C.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则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故C错误;</p><p>D.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则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分别为逐渐减小、逐渐增大,故D错误;</p><p>8.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Zn﹣2e﹣=Zn2+;Cu2++2e﹣=Cu;Cu2++Zn=Cu+Zn2+.</p><p>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p><p>分析:铜、锌、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和负极反应相加得到总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回答.</p><p>解答:解:铜、锌、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铜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总反应是Cu2++Zn=Cu+Zn2+,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p><p>故答案为: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Zn﹣2e﹣=Zn2+;Cu2++2e﹣=Cu;Cu2++Zn=Cu+Zn2+.</p><p>9.负;氧化;2.24.</p><p>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版权所有</p><p>专题:电化学专题.</p><p>分析:原电池工作时,氢气为负极,被氧化,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极方程式2H2﹣4e﹣═4H+或H2﹣2e﹣+2OH﹣=2H2O计算.</p><p>解答:解:氢气具有还原性,在形成原电池反应时,应为负极,被氧化,如为酸性染料电池,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H2﹣4e﹣═4H+,如为碱性电解质,负极为H2﹣2e﹣+2OH﹣=2H2O,由电极方程式可知,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则生成0.1mol氢气,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p><p>10.(1)0.03 mol/(L(2)X+3Y</p><p>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版权所有</p><p>专题:化学平衡专题.</p><p>分析:(1)据v=计算反应速率;</p><p>(2)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方程式;</p><p>解答:解:(1)反应开始至2 min时,Y的物质的量减少了1.0mol﹣0.7mol=0.3mol,所以反应速率是=0.03 mol/(L</p><p>故答案为:0.03 mol/(L</p><p>(2)根据图象可知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加,则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且分别是0.1mol、0.3mol、0.2mol,由于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其系数之比为0.1mol:0.3mol:0.2mol=1:3:2,所以其方程式为X+3Y2Z,</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