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推荐
<p>我们已给本学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又迎来了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优学化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供大家参考。</p><p>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p><p>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p><p>A、乙醇燃烧 B、用熟石灰来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p><p>C、干冰升华 D、自行车淋雨以后生锈</p><p>2、下列物质放在敞开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p><p>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氯化钠固体</p><p>3、白钨矿(主要成分为 CaWO4)是一种重要的含钨矿物,CaWO4 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是</p><p>A、-2 B、+2 C、+4 D、+6</p><p>4、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p><p>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p><p>B、冰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p><p>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p><p>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p><p>5、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p><p>A、MgO B、Al(OH)3 C、H2CO3 D、 KNO3</p><p>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p><p>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p><p>7、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 右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p><p>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p><p>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p><p>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p><p>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p><p>8、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将X、Z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固体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p><p>A、 Y,X,Z B、 X,Z,Y C、 Y,Z,X D、 X,Y,Z</p><p>9、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p><p>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剧烈燃烧</p><p>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即可产生大量氧气</p><p>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p><p>D、铝放置在空气中不与氧气反应</p><p>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p><p>物质用途性质</p><p>A 氧化钙干燥剂能与水反应</p><p>B 稀硫酸除铁锈不易挥发</p><p>C 氩气保护气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p><p>D 金刚石切割玻璃稳定性</p><p>1、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农药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p><p>B、磷酸铵[ (NH4)3PO4]和氯化钾均属于复合肥料</p><p>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 气味</p><p>D、只观察外观,不能区别硫酸钾与磷矿粉</p><p>12、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p><p>控制在t1 ℃</p><p>B、t2 ℃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80g</p><p>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p><p>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p><p>1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p><p>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p><p>ANaCl(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p><p>BKCl(MnO2)溶解,过滤,蒸发结晶</p><p>CCO2(CO)在空气中点燃</p><p>DCu (Fe)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p><p>14、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p><p>A、在某温度下,向一 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p><p>B、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p><p>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p><p>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p><p>15、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p><p>A、K+、NO3-、Na+、OH- B、CO32-、K+、Cl-、Ca2+</p><p>C、H+、Ba2+、Cl-、SO42- D、K+、OH-、SO42-、Cu2+</p><p>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推荐的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