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初三年级下册化学汇编
<p>学期期末考试很快完结,接下来就是假期时间,优学化学网特整理了寒假作业初三年级下册化学,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p><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含25道小题,25*1 共25分)</p><p>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p><p>A.洗衣服晾干 B.自行车爆胎</p><p>C.燃放烟花爆竹 D.冰棒融化</p><p>2. 下列空气各组分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p><p>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p><p>3.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p><p>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p><p>4. 下列常见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p><p>A.K2SO4 B.KNO3 C.NH4NO3 D.NaH2PO4</p><p>5. 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p><p>6. 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p><p>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 元素</p><p>7.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p><p>A.O2 B.2O2 C.O D.2O</p><p>8.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p><p>A.骑自行车上学</p><p>B.开展“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p><p>C.用淘米水浇花</p><p>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p><p>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p><p>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p><p>B.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p><p>C.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水浇灭</p><p>D.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p><p>1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的是</p><p>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蜡烛</p><p>11.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p><p>A.馒头 B.清蒸鱼 C.炖牛肉 D.清炒芹菜</p><p>12. 右图是一个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p><p>A.沉淀 B.消毒 C.蒸馏 D.吸附</p><p>13.生活中很多食物采用真空包装是为了隔绝</p><p>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p><p>14.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p><p>15.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式相同的是</p><p>A.烧碱和纯碱 B.干冰和冰</p><p>C.金刚石和石墨 D.生石灰和熟石灰</p><p>16.以下图示中能表示单质的是</p><p>17. 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其化学式为C16H18O9)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p><p>A.绿原酸属于混合物</p><p>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p><p>C.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g</p><p>D.绿原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18</p><p>18.甲同学用开水冲泡了一杯白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p><p>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p><p>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p><p>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p><p>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p><p>19. 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紫色石蕊变红,则物质A是</p><p>A.浓氨水B.浓硫酸C.生石灰D.浓盐酸</p><p>20.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p><p>选项事 实解 释</p><p>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p><p>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球内的气体分子个数增多</p><p>C汽油挥发 构成汽油的分子分解了</p><p>D水结成冰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p><p>21.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关于图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6:32:44:18</p><p>C.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减少</p><p>22. 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王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该固体最可能是</p><p>实验步骤实验现象</p><p>检测水中加入固体前后液体的pH固体不溶解,液体pH几乎没变化</p><p>检测盐酸中加入固体前后溶液的pH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溶液pH增大</p><p>固体灼热状态下,通入纯净CO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p><p>A.金属单质 B.碱 C.金属氧化物 D.盐</p><p>23. 小新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右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此时又无更多的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p><p>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p><p>C.硫酸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p><p>24.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p><p>A.</p><p>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p><p>C.</p><p>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p><p>B.</p><p>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锌、镁</p><p>D.</p><p>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p><p>25.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p><p>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p><p>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p><p>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p><p>B.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p><p>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p><p>D.该气体可能只含CH4</p><p>二、填空题(本题共包含5道小题,共30分)</p><p>26.(5分)双休日,雨过天晴,小明的爸爸妈妈决定带他去野炊,在野炊的过程之中,小明学到了很多跟化学有关的生活常识。</p><p>(1)野炊前,妈妈事先将餐具用品准备好。以下餐具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是</p><p>(填字母序号) ;</p><p>A.木筷 B.瓷碗 C.塑料盘</p><p>(2)爸爸用大石块将野炊锅架空到合适的高度,使“灶”中柴草燃烧更旺,其原因是:</p><p>野炊结束后,将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方法是 。</p><p>(3)小明在野炊中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p><p>(4)雨后的郊外比较泥泞,一家人回来后对自行车进行清洗后是如何防锈的: 。(填字母序号)</p><p>A.立即晾晒干 B.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C.涂油漆</p><p>27.(5分)2023年两会期间,环境问题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之一。</p><p>(1)近一年来,京津冀等地雾霾频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这一天气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天气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填字母序号,下同)。下列污染物中由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并能够降低人体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的能力的污染物是 。</p><p>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p><p>(2)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 。氢气被誉为“最理想的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美名”得来的原因 。</p><p>(3)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中含乙醇10%,以下对乙醇汽油的描述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p><p>A. 使用乙醇汽油能节约能源</p><p>B.燃料中的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可以实现碳元素的循环利用</p><p>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p><p>D.乙醇汽油因其不含硫元素和氮元素,燃烧时就不会产生有害气体</p><p>28.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p><p>(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p><p>(2)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p><p>(3)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 ,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p><p>(4)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p><p>①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填字母序号)。</p><p>②若甲在溶于水时会有热量放出,在向B中溶液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温度的变化,还会看到的现象是 。</p><p>29.(7分)金属钛被称为铁和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钛的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是航海、化工、医疗上不可缺少的材料。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是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原料,制备金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p><p>(1)FeTiO3(钛酸亚铁)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p><p>(2)步骤①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氧化物—X为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p><p>(3)步骤④中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p>,该反应说明Mg与Ti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Mg Ti(填“”、“”或“=”)。</p><p>(4) 用上述冶炼方法得到的金属钛中会混有少量金属单质是 (填化学式),由金属钛的性质可知,除去这种杂质可以用以下试剂中的 (填序号)。</p><p>A.HCl B.NaOH C.NaCl D.H2SO4</p><p>(5)绿色化学提倡物料循环,以上流程中,可用于循环的物质除Cl2、Mg之外,还有 。</p><p>30.(7分)活动与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失去标签的①稀盐酸②氢氧化钠③碳酸钠④氢氧化钙四瓶溶液进行鉴别时,他们按照讨论的方案,分别取四种溶液各少量进行两两混合的实验。</p><p>(1)你认为,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共有______组。</p><p>(2)四瓶试剂编号,并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部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p><p>两两混合A+BB+CC+DA+D</p><p>实验现象uarr;darr;//</p><p>由上述实验可知:A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p><p>(3)将实验后的试管中药品倒入废液缸中。</p><p>①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澄清,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为2。则废液中溶质为 。</p><p>②若观察到废液缸里的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向废液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废液呈现红色,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成分有 (填字母序号)。</p><p>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p><p>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E.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p><p>三、实验题 (本题共包含3道小题,共19分)</p><p>31.(6分) 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p><p>(1)写出上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p><p>(2)实验室选用A、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 ,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制备上述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p><p>(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受热炸裂,集气瓶里需预先 。</p><p>32.(6分)某兴趣小组走进实验室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1)。</p><p>(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是取用后应立即塞上瓶塞密封保存,这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p><p>(2)该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首先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加入过量的盐酸反应后,通过右侧注射器内收集到气体的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所使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p><p>写出锥形瓶内所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p><p>小李认为该方案中需要控制样品取用的量,这是因为 。</p><p>(3)该兴趣小组同学在反思上面实验后设计了如图3的装置测定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开始、结束都要用注射器反复的排送空气。实验步骤为:</p><p>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10g烧碱样品放入广口瓶中,D处注射器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准确称量装置F的质量320g,连好装置。 ③打开弹簧夹,反复推拉注射器A 10次,准确称量装置F的质量320.5g。④关闭弹簧夹,然后推动注射器M的活塞,让稀硫酸逐滴滴入样品中,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缓缓推拉注射器A 10次。⑥再准确称装置F质量为321.6g 。</p><p>问题探究:</p><p>(Ⅰ)若步骤⑤中注射器A推拉速率过快,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 。</p><p>(Ⅱ)试根据实验所记数据计算出该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不需写出计算过程)</p><p>33.(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p><p>【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p><p>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p><p>【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p><p>【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p><p>【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p><p>B 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p><p>(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p><p>(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p><p>(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p><p>象是 。</p><p>【探究活动3】:能否通过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证明其反应的发生?</p><p>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p><p>NaOH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p><p>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由图3分析,</p><p>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的依据是</p><p>,酸和碱的反应是 反应(填</p><p>“吸热”或“放热”)。</p><p>四、计算题(本题包含2道小题,共6分,最终结果保留一位小数)</p><p>34.(3分)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p>2CaO+2SO2+O2高温 2CaSO4</p><p>试计算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112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吨?</p><p>35.(3分)某品牌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含钙元素),向12g这种补钙剂样品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盐酸质量和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杂质可溶于水,不和盐酸反应),第三次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20%。根据下列数据进行计算。</p><p>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p><p>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1.2023.140.9</p><p>生成气体的质量/g2.24.44.4</p><p>(1)这份补钙剂含钙的质量分数。</p><p>(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p><p>优学化学网为大家推荐的寒假作业初三年级下册化学,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