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1:30

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2023

<p>假期来了,大家是不是特别开心呀?但是小编提醒大家:我们还是个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哦!鉴于此,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2023,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31.(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p><p>A B C D E</p><p>请回答以下问题。</p><p>(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p><p>(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p><p>(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p><p>32.(5分)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p><p>(1)若关闭K2,打开K1,将用凸透镜聚光加热锥形瓶中的白磷,</p><p>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p><p>的化学方程式 。</p><p>(2)若关闭K2,打开K1,将气球中的固体加入到锥形瓶的液体中,</p><p>观察到气球先变瘪,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则固体和液体可能</p><p>是 。</p><p>(3)若将气球中9g白色固体加入到锥形瓶中,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则9g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p><p>①Na2CO3 ②NaHCO3和NaCl</p><p>③Na2CO3和NaCl ④Na2CO3和NaHCO3</p><p>33.(8分)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p><p>实验一</p><p>观察固体表面 实验二</p><p>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实验三</p><p>振荡3个塑料瓶</p><p>(1)由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 ,因此要密封保存。</p><p>(2)实验三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C,对比A瓶与_______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p><p>(3)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饱和溶液。</p><p>实验一 实验二 分析</p><p>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p><p>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则A中溶液为 ;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 。</p><p>(4)某同学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右图所示,于是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p><p>【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p><p>【查阅资料】</p><p>①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p><p>②工业上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 2NaOH+H2+Cl2,然后</p><p>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p><p>③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p><p>【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中含有的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p><p>提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 。</p><p>【进行实验】取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将溶液分成两份。</p><p>步骤I:向一份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p><p>步骤II: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p><p>【实验结论】两份溶液中均有明显现象,证明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p><p>【反思评价】①上述实验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是步骤 (填步骤I或步骤II</p><p>②该同学想进一步证明固体中的氢氧化钠,实验方案是 。</p><p>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p><p>34.(3分)芯片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硅(Si)为原料制成的。用化学方法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X + 2H2 高温 Si + 4HCl</p><p>(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p><p>(2)计算获得56 g硅需要氢气的质量。</p><p>35.(3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p><p>(不考虑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p><p>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2023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优学化学网初三化学寒假作业栏目页!</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三下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