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初三寒假作业化学检测试题
<p>假期来了,大家是不是特别开心呀?但是小编提醒大家:我们还是个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哦!鉴于此,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冀教版初三寒假作业化学检测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Zn-65</p><p>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p><p>1.下列做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是</p><p>A.低碳生活,节约能源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p><p>C.将秸秆粉碎后制作板材 D.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p><p>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p><p>A.食品霉变 B.花瓶破碎 C.蜡烛熔化 D.水结成冰</p><p>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p><p>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取用粉末状固体 D.读取液体体积</p><p>4.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袋内的水</p><p>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间隙增大</p><p>5.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p><p>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p><p>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p><p>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p><p>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p><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用铝锅盛放酸性食物 B.菜刀使用后放在潮湿的砧板上</p><p>C.用水浇灭锅中着火的油 D.塑料器皿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火源</p><p>7.山梨酸(C6H8O2)是国际粮农、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防腐保鲜剂。下列有关山</p><p>梨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p>A.属于有机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p><p>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4 D.1个山梨酸分子含有16个原子</p><p>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p><p>B.t20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p><p>C.将甲溶液从t20C降温到t10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p><p>D.将t20C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p><p>降温的方法</p><p>9.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p><p>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p><p>C.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p><p>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p><p>10.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p><p>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方法</p><p>AO2水蒸气通过浓H2SO4洗气</p><p>BMnO2炭粉在空气中灼烧</p><p>CKCl溶液BaCl2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p><p>D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p><p>11.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p><p>A.CH4 +2O2 CO2 + 2H2O B.C + 2CuO 2Cu +CO2</p><p>C.Z n + Cu(NO3)2== Zn(NO3)2 + Cu D.C + H2O H2+CO</p><p>12.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p><p>A.MgCu B.CuMg C.RCu D.MgR</p><p>13.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p><p>A.用水鉴别蔗糖和硝酸铵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p><p>C.用灼烧法鉴别棉花和羊毛 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p><p>1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p><p>A.向一定量稀盐</p><p>酸中加水稀释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加热一定量的</p><p>高锰酸钾固体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p><p>15.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p><p>中溶质的质量为</p><p>A.14.5g B.15.5g C.16.1g D.18.1g</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p><p>16.(8分)(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写到横线上:</p><p>①尿素、磷铵、硫酸钾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③铜、钢材、铝合金</p><p>④无机盐、糖类、维生素 ⑤天然气、汽油、煤</p><p>常用作燃料的是 ▲常见的金属材料是 ▲ ;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是 ▲常用的化学肥料是 ▲ 。</p><p>(2)锂(Li)电池因质量轻、能量密度高、充电快被广泛应用。锂原子核内有 ▲ 个质子,在反应中容易 ▲ (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锂离子符号为 ▲ 。</p><p>17.(12分)盐城市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有:①氧气的制取;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配制50g 5%的NaCl溶液等六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查。</p><p>(1)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p><p>①上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 ▲F的名称是 ▲ 。</p><p>②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 ▲ (填字母代号)。</p><p>A.氧气的制取 B. 二氧化碳的制取</p><p>③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为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p><p>的仪器有 ▲ (填字母代号)。</p><p>④甲同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示意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p><p>组合装置检查气密性 ▲ 收集气体。</p><p>⑤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其它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p><p>式 ▲ 。</p><p>(2)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 5%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通过计算,需称量</p><p>NaCl ▲ g,量取水约 ▲ mL。溶解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p><p>18.(10分)下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水库中的水属于 ▲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p><p>(2)①A池中通过 ▲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p><p>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X,</p><p>X的化学式为 ▲ 。</p><p>③国家规定的自来水PH范围为6.5-8.5。为了测定家用自来水是否达到这一标准,</p><p>可用 ▲ 来进行检测。</p><p>(3)自来水中通常都含有Cl-,可以在水样中滴加少量稀硝酸和 ▲ 检验,若出现</p><p>▲ 现象,说明水中含有Cl-。水中的Ca2+、Mg2+受热后转化为沉淀,即通常所说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 ▲ 。</p><p>(4)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 ▲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 ▲ 。</p><p>19.(10分)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 。</p><p>(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 。</p><p>(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 ▲ 色</p><p>(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p><p>【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p><p>【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p><p>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p><p>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p><p>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p><p>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p><p>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p><p>【实验探究】</p><p>实验步骤实验现象</p><p>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p><p>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p><p>【探究结论】 ▲ 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p><p>【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 ▲ 。</p><p>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p><p>化学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5</p><p>答案BABDCDCBBCAADDC</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除特别注明,其余每空1分。)</p><p>16.(8分)</p><p>(1) ⑤; ②; ④; ①</p><p>(2)3;失去;Li+</p><p>17.(12分)</p><p>(1)①烧杯;酒精灯</p><p>②B; ③CaCO3 +2 HCl == CaCl2 +H2O +CO2A B C E</p><p>④先加大理石后加稀盐酸;⑤2H2O2 2H2O + O2</p><p>(2)2.5;47.5;搅拌,加快溶解速度</p><p>18.(10分)</p><p>(1)化合物</p><p>(2)①过滤;②+4;NaCl ③PH试纸</p><p>(3)硝酸银;白色沉淀;CaCO3 、Mg(OH)2</p><p>(4)蒸馏;防止爆沸</p><p>19.(10分)(1)蛋白质 (2)反应过程放热 (3)红</p><p>【交流讨论】Ca(OH)2+Na2CO3== CaCO3+2NaOH</p><p>【探究结论】甲 【知识应用】酸碱中和; 0.4Kg</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