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1:14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p>一、【教学三维目标】</p><p>(一) 知识与技能:</p><p>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p><p>2、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框架,将知识系统化。</p><p>3、掌握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p><p>(二)过程与方法:多角度、多标准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性。</p><p>(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p><p>2、体验分类在化学、各科学习上的重要性,将分类思想灌输于脑中,能够在后面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及时分类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p><p>二、【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方法。</p><p>三、【教学设计】</p><p>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1、</p><p>导</p><p>入</p><p>新课。</p><p>2、</p><p>新</p><p>课</p><p>教</p><p>学</p><p>【引入】请同学们翻开目录,找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在哪一页?(停顿)我们为什么能快速找到我们所学的内容呢?因为这本书的主编在编这本书的时候,事先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把化学书分为四章,每一章再继续分节。 翻书查找,翻目录查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翻书找出本节课的内容。</p><p>【讲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采用分类法,这样使我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提高工作效率。</p><p>倾听</p><p>【提问】你们能找出分类在生活中的例子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超市的物品归类、图书馆里书籍的分类、 垃圾桶的分类、QQ好友的分类联系生活实际</p><p>【过渡】举了这么多例子,那分类的概念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本第24页第一段,找出分类法的概念。</p><p>【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p><p>【提问】根据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分类法的理解。</p><p>【板书】一、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p><p>【强调】这里的标准加了双引号,表示强调,那什么是标准呢?</p><p>强化学生对分类的理解和应用</p><p>【提问】将下列人物进行分类?图片这里的职业就是标准。</p><p align="center"></p><p>帮助学生养成分类时要确定标准这个意识,为下一步学习做下铺垫。</p><p>【讲述】我们在分类的时候首先设定标准,再选择分类的方法。</p><p>学生思考、阅读</p><p>【讲述】像刚才黑板上的人物按照职业进行划分,只用了一个标准,我们称为单一分类法。</p><p>【板书】二、分类的方法</p><p>1、 单一分类法(单分类)</p><p>【转折】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些同学不认识李宇春,只知道她是歌手,并不知道春哥的性别,如果我们他这些人物用性别进行分类,是不是更全面了呢?</p><p align="center"></p><p>【讲诉】像这种用了职业和性别进行分类,我们在化学上把这种用多标准分类的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法。倾听、思考。</p><p>【板书】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p><p align="center"></p><p>标准:阴离子、阳离子</p><p>【巩固练习】一、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p><p align="center"></p><p>标准:状态、组成是否单一</p><p>一名同学上台进行连线,其余学生在课本做练习。</p><p>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次强调标准的重要性。</p><p>【过渡】课前我们所说的目录分类,是把化学书分为章,章再分为节,属于分类后再分类,这就有点像一棵树,我们成为树状分类法。</p><p>3、 树状分类法(再分类)</p><p align="center"></p><p>【过渡】举个化学上的例子来讲,对物质可以怎么分类呢?结合课本表2-3,让学生填写酸碱盐等的具体例子,并请学生回答。</p><p align="center"></p><p>【提问】除了上述的分类,还可不可以再分类。</p><p align="center"></p><p>【过渡】我们刚才都是对物质进行分类,那初中学习过这么多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进行分类呢?</p><p align="center"></p><p>讨论、填表。</p><p>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p><p>3. 课内总结【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分类首先要确定标准,并对学过的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总结。既然学习了分类,我们就要对化学和其他学科进行总结分类,将知识系统化。</p><p>4、巩固练习一、找茬题(每组中有一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的不同,请找出来)</p><p>1、铜、金、银、钠</p><p>2、NaCl、KCl、Cl2、BaCl2</p><p>3、空气、氮气、氯化氢气体、五水合硫酸铜</p><p>备选习题:p29 第1、2题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p><p>【作业布置】配套习题p105 第1-5题</p><p>【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p><p>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p><p>分类的前提:首先确定标准。</p><p>二、分类方法</p><p>1、单一分类法(单分类)</p><p>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p><p align="center"></p><p>3、树状分类法(再分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