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案
<p>一、学习目标</p><p>1.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p><p>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 4、掌握药品的取用方法。</p><p>二、重点 难点</p><p>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p><p>学习过程</p><p>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p><p>反应容器:试管、燃烧匙、烧杯、锥形瓶、集气瓶</p><p>存放容器:集气瓶(气体)、细口瓶(液体)、广口瓶(固体)、滴瓶(少量液体)</p><p>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p><p>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或纸槽(粉末或小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p><p>夹持容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铁夹)</p><p>其它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试管刷</p><p>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p><p>能间接加热的(需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p><p>加热仪器:酒精灯</p><p>1.烧杯 圆柱状玻璃容器,杯口有便于倒出液体的嘴。</p><p>常用的有25mL、50mL、100 mL、250 mL、500 mL 等</p><p>(1)用于大量物质的溶解和配制溶液或者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也常用于接过滤后的液体。</p><p>(2)实验时盛放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2,以防搅拌时溅出。</p><p>(3)向烧杯中注入液体的时候,应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引流。</p><p>(4)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防受热不均而使其破裂。烧杯不能用作加热固体试剂。</p><p>2.试管</p><p>(1)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的仪器,也常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p><p>(2)振荡试管的方法:手持试管、手腕摆动。</p><p>(3)实验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振荡或加热时溅出。可直接加热。</p><p>(4)用试管夹或者铁夹固定时,要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的部位)。</p><p>3.蒸发皿</p><p>(1)用于溶液的蒸发、结晶</p><p>(2)蒸发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p><p>(3)当溶液的量减少只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并放至石棉网上,以防晶体飞溅</p><p>(4)取放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持</p><p>4.集气瓶</p><p>(1)用于收集气体、短时间贮存气体、用做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的反应器</p><p>(2)在收集气体或贮存气体时,要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p><p>5、试剂瓶</p><p>试剂瓶包括滴瓶、细口瓶、广口瓶等。 分为无色和棕色两种。</p><p>各种试剂瓶的用途:</p><p>(1)广口瓶用来存放固体药品。</p><p>(2)细口瓶用来存放液体药品。</p><p>(3)滴瓶用来存放少量液体试剂。</p><p>(4)棕色试剂瓶用来存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p><p>6、试管夹 用于夹持需加热的试管。加热试管时,手持试管夹的长柄。</p><p>7、玻璃棒</p><p>(1)搅拌:用于加快物质溶解、溶液蒸发。</p><p>(2)引流:在过滤或转移液体的操作中使用。</p><p>(3)蘸取:用来蘸取少量液体。</p><p>(4)转移:拨动容器里或滤纸上的固体。</p><p>8、铁架台</p><p>(1)用于夹持试管、烧瓶,固定其它反应容器。</p><p>(2)在铁架台上装配仪器应遵循从下到上的顺序。</p><p>9、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分为两种:普通胶头滴管和滴瓶上的胶头滴管</p><p>(1)主要用途:1、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p><p>(2)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p><p>A、吸取液体的方法(外挤内吸):第一步:在试剂瓶外挤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p><p>第二步: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p><p>B、滴加液体的方法:①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将滴管尖口向上,也不能随意平放或倒放</p><p>②滴加液体时,保证滴管垂直悬空放在容器的正上方,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或试管,或接触筒壁或试管壁。</p><p>③一支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必须洗净后才能再取另外试剂。</p><p>④洗过的胶头滴管应将其正放在洁净的试管或烧杯内。</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