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0:37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同步检测(附答案)

<p>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以下是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同步检测,请考生认真进行练习。</p><p>1.(2023海南高考)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p><p>A.乙烷B.乙烯</p><p>C.乙醇 D.乙酸</p><p>解析:选D 常温下乙烷、乙烯为气态,乙醇、乙酸是液态,且乙酸的沸点高于乙醇。</p><p>2.(2023广东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p><p>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p><p>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p><p>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p><p>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油脂及蛋白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辨析能力。糖类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够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如葡萄糖和果糖中除均含有羟基外,还分别含有醛基、酮基两种不同的官能团,A项错误;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故生成的应是脂肪酸盐和丙三醇,C项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均含有羧基和氨基,D项错误。</p><p>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p><p>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p><p>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p><p>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p><p>D.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p><p>解析:选B 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但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分子较大,其水溶液可形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p><p>4.如图所示为交警在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其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呼出的乙醇蒸气迅速变蓝,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p><p>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具有还原性</p><p>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⑤乙醇可与羧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p><p>A.②⑤ B.②③</p><p>C.①③ D.①④</p><p>解析:选C 由题中信息(+6价铬元素被还原为+3价铬元素)可知乙醇具有还原性,同时驾驶员可呼出乙醇蒸气,说明乙醇的沸点低。</p><p>5.(2023福建高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p><p>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p><p>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p><p>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p><p>解析:选D 选项A,乙醇能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选项B,C4H10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B错误;选项C,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p><p>6.(2023福州联考)下列各组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但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的是()</p><p>①聚乙烯和乙烯 ②乙酸和葡萄糖 ③淀粉和纤维素</p><p>④蔗糖和麦芽糖 ⑤聚乙烯和聚氯乙烯</p><p>A.①②⑤ B.①②③</p><p>C.①③⑤ D.①②③⑤</p><p>解析:选B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最简式相同的有①②③④四组,其中④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7.(2023山东高考)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分子式为C7H6O5</p><p>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p><p>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p><p>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p><p>解析:选C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的能力。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B项错误;在水溶液中,羟基不能电离出H+,D项错误。</p><p>8.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p><p>B.苯、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p><p>C.乙醇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p><p>D.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p><p>解析:选D 植物油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碳氢化合物。</p><p>9.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③与④</p><p>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反应</p><p>C.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p><p>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p><p>解析:选B A项,乙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2Na+2CH3COOH―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葡萄糖分子中含OH,也能和钠发生反应;C项,苯的硝化、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均属于取代反应;D项,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p><p>10.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p><p>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p><p>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p><p>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p><p>解析:选A 反应物混合的顺序为: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故A不正确。</p><p>11.(2023太原模拟)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p><p>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p><p>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p><p>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的官能团相同</p><p>解析:选C 油脂分子结构中含碳碳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和乙酸分子中的羧基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D错误。</p><p>12.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p><p>试剂 钠 溴水 NaHCO3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CH2=== CHCH2OH B.CHCH2</p><p>C.CH2===CHCOOH D.CH3COOH</p><p>解析:选C 有机物中羟基、羧基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羧基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气体,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水褪色。A项不与NaHCO3反应,B项不与Na、NaHCO3反应,D项不与溴水反应。</p><p>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同步检测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化学网预祝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乙醇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同步检测(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