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0:26

2023届高三下册第3次月考化学试题(有答案)

<p>2023届高三下册第3次月考化学试题(有答案)</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p><p>Ca 40 Cu64</p><p>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p><p>1.已知R2+有b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p><p>A.baR B. a+b-2 a-2R C. a+b+2 a+2R D.a-2a+bR</p><p>2.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23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电子数为0.5NA</p><p>B.1L 2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2NA</p><p>C.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p><p>D.室温下,8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p><p>3.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 = Ca(OH)2 + 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p><p>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p><p>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p><p>4.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p><p>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Fe3+=Cu2++Fe2+</p><p>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p><p>C.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p><p>NH4++HSO3-+2OH- NH3+SO32-+2H2O</p><p>D.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p><p>5.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p><p>A.① B.①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p><p>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铜块可防止其发生电化学腐蚀</p><p>B.MnO2、FeCl3和CuSO4都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p><p>C.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p><p>D.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CuCl2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别得到单质Cu和Mg</p><p>7.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 H2O = Fe(OH)2+2Ni(OH)2</p><p>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p><p>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p><p>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 2e- = Fe(OH)2</p><p>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p><p>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 2e= Ni2O3+3H2O</p><p>8.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① ② ③ ④</p><p>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p><p>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p><p>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p><p>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p><p>9.已知在pH为4~5的溶液中,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拟用电解CuSO4溶液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同学向pH=3.8酸化的、含有Fe2(SO4)3杂质的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黑色粉末X,充分搅拌后将滤液用图所示装置电解,其中某电极增重a g,另一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黑色粉末X是铁粉</p><p>B.铜电极连接电源正极</p><p>C.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p><p>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p><p>10.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 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原子半径:YW</p><p>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W</p><p>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p><p>D.XW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达到8电子结构</p><p>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求所加入的铝粉质量为( )</p><p>A.5.4g B.3.6g C.2.7g D.1.8g</p><p>12.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H = -2023kJ/mol(磷元素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p><p>B.P4S3中磷元素为+3价</p><p>C.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 s)+8O2(g)=P4O10(s )+3 SO2(g);△H =-2023kJ/mol</p><p>D.分子中存在极性键与非极性键</p><p>13.有下列两个反应,当温度降低时,反应a平衡右移,反应b平衡左移。</p><p>a、C2H2(g)+H2(g) C2H4(g) b、2CH4(g) C2H4(g)+2H2(g)根据上述变化,判断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p><p>C(s)+2H2(g) CH4(g) △H= -Q1 kJ /mol</p><p>2C(s)+H2(g) C2H2(g) △H= -Q2 kJ /mol</p><p>2C(s)+2H2(g) C2H4(g) △H= -Q3 kJ /mol</p><p>其中2Q1、Q2、Q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p><p>A.2Q1Q2 B.Q3Q2 C.Q2 2Q1 D.Q3Q2</p><p>14.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F2和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 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p><p>A.H2 B.HF C.O2 D.OF2</p><p>15.在100 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和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加热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是()</p><p>A.0.15mol/L B.0.225 mol/L C.0.35mol/L D.0.45mol/L</p><p>16.对于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只有硫酸铜作氧化剂 B.SO42-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p><p>C.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3∶7 D.1 mol硫酸铜可以氧化 mol的硫</p><p>17.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p><p>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p><p>A. (a+b) mol B.(a-b) mol C. (a-b)mol D.(a+b) mol</p><p>18.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H = 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是( )</p><p>A.a+bc+d T1 Q B.a+bc+d T1</p><p>C.a+bT2O D.a+bc+d T1 Q</p><p>19.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H =-1 025 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p><p>20.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H2(g)+ 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 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p><p>A.5% B.17% C.25% D.33%</p><p>21.向盛有50 mL 1.00 molL-1 HCl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最高测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p><p>A.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p><p>B.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1.00 mol/L</p><p>C.V=50 mL时,混合液的pH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p><p>2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和计算不正确的是</p><p>A.pH相等的NaOH、CH3COONa和NaHCO3三种溶液,则有</p><p>c(NaOH) c(NaHCO3) c(CH3COONa)</p><p>B.已知25℃时Ksp(AgCl)=1.810-10,则在0.1mol/LA1C1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6.010-10mol/L</p><p>C.25℃时,0.1mol/L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OH-浓度大于0.1mol/L 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OH-浓度</p><p>D.室温下,0.1mol/LNaHA溶液的pH=4,则有c(HA-)c(H+)c(H2A)c(A2-)</p><p>23.常温下,将amol/L的MOH(可溶性弱碱)与b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已知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大于M+的水解程度,则下列有关推论不正确的是( )</p><p>A.若混合后溶液的pH=7,则c(M+)=c(C1-)</p><p>B.若a=2b,则c (M+) c(C1-) c (MOH) c(OH-) c(H+)</p><p>C.若b=2a,则c(C1-) c(M+) c(H+) c(OH-)</p><p>D.若混合后溶液满足c(H+)=c(OH-)+c(MOH),则可推出a=b</p><p>24.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B为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从右向左移动,系列分析正确的是( )</p><p>A.溶液中(A2+)浓度减小</p><p>B.B的电极反应为:B-2e-=B2-</p><p>C.y电极上有氢气产生,发生还原反应</p><p>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不久沉淀溶解</p><p>25.右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p><p>A.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p><p>B.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p><p>C. 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p><p>D.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p><p>二、非选择题(共50分)</p><p>26.(10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p><p>(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C的电子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请写出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p><p>已知光照条件下D与F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p>(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p><p>27.(10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Fe2O3)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p><p>(1)提出假设</p><p>①气体产物是CO2。 ②气体产物是CO。 ③气体产物是 。</p><p>(2)设计方案</p><p>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p><p>(3)查阅资料</p><p>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p><p>(4)实验步骤</p><p>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p><p>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p><p>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p><p>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p><p>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p><p>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p><p>(5)数据处理</p><p>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判断,前面的假设_________(填①、②、③)是正确的。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p>28.(10分)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p><p>(1)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若某电解质量增加16g,则另一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电极可收集到标况下气体____________L。</p><p>(2) 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p><p>(3))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p><p>29.(10分).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p><p>①B、D均能与pH=3的A溶液反应,当它们以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均能恰好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前者呈酸性,后者呈中性;</p><p>②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p><p>回答下列问题:</p><p>(1)D是 ,E是</p><p>(2)用水稀释0.1 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写序号)</p><p>a. b. c.c(H+)c(OH-) d.n(OH-)</p><p>(3)p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p><p>a.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 b.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p><p>c.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d.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p><p>(4)室温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p><p>30.(10分)Q、W、X、Y、Z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Q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W与Y、X与Y组成的化合物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Y和Z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l︰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p><p>(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p><p>(2) 工业合成XQ3是放热反应。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是 。(填写序号)</p><p>A. 升高温度 B. 加入催化剂 C. 将XQ3及时分离出去 D.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p><p>(3)2.24 L(标准状况)XQ3被200 mL l mol/L QXY3溶液吸收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p><p>(4)WQ4Y与Y2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a极的电极反应是 。</p><p>(5)已知:W(s)+Y2(g)=WY2(g); H=-393.5kJ/mol</p><p>WY(g)+ Y2(g)=WY2(g); H=-238.0kJ/mol。 则 24g W与一定量的Y2反应,放出热量362.5 kJ,所得产物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为 。</p><p>(6)X和Z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p>化学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p><p>题号20232023202320233</p><p>答案CDBCABCBCDABA</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DBCACCBDDCDB</p><p>二、非选择题(共50分)</p><p>26.(10分) (1) 略 C+4HNO3(浓)=====△CO2+4NO2+2H2O</p><p>(2) 2Fe2++Cl2 === 2Fe3++2Cl- H2+Cl2=====光照2HCl</p><p>(3) 2C+SiO2 =====高温 Si+2CO</p><p>27.(10分) ⑴CO2、CO的混合物 ⑶ NH4++NO2 N2+2H2O</p><p>⑷步骤②中是为了排尽空气(1分)步骤④是为了赶出所有的CO2,确保完全吸收</p><p>⑸ ③;2C+Fe2O3 2Fe+CO+CO2</p><p>28.(10分)</p><p>(1)4OH-- - 4e- ==2H2O + O2 ; 2.8L。 (2)正四面体,sp3;</p><p>(3))5d106s1; 3:1</p><p>29.(10分)</p><p>(1)NaOH ;CH3COOH ; (2)a (3)c</p><p>(4) c(Na+) c(SO42-)c(NH4+)c(OH-)=c(H+)</p><p>30.(10分)</p><p>(1)第二周期、第ⅣA族。 (2)D (3)NO3-NH4+ OH-。</p><p>(4)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5)CO、 CO2 1:8.24</p><p>(6)Na3N + 4H2O = 3NaOH + NH3.H2O</p><p>高三下册第3次月考化学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信息请关注优学化学网高考频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届高三下册第3次月考化学试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