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0:22

南昌三校2023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

<p>南昌三校2023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p><p>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S-32 Cl-35.5</p><p>Cr-52 Fe-56 I-127 Ba-137</p><p>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第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1.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南昌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每天都公布空气质量级别。下面所列各项,在空气质量日报中完全正确的是( )</p><p>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总悬浮颗粒物 ③氢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硫</p><p>⑥二氧化氮 ⑦一氧化碳 ⑧一氧化氮 ⑨氮气 ⑩臭氧</p><p>A.①③⑤⑦⑨ B.①⑤⑥⑦⑩ C.②③⑤⑥⑦ D.②④⑥⑦⑩</p><p>2.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0.1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p><p>B.28 g CO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 NA</p><p>C.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 数为0.1 NA</p><p>D.标准状况下,22.4 L苯的分子数为NA</p><p>3.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p>编号①②③④</p><p>气体MH2SH2N H3NO</p><p>气体NSO2Cl2HClO2</p><p>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p><p>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p><p>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p><p>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p><p>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p><p>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p><p>5.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称为同位素</p><p>C.磷酸钙是可溶性强电解质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p><p>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p><p>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p><p>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p><p>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p><p>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p><p>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p><p>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p><p>A.①②⑤ B.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p><p>7.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p><p>A.29 :8 :13 B.22 :1 :14 C.13 :8 :29 D.26 :15 :57</p><p>8.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p><p>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p><p>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p><p>C.15.2 g该物质含有6.202322个原子</p><p>D.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p><p>9.在2023年10月1日,新的饮用矿泉水强制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正式实施,其中溴酸盐(BrO3-)这一潜在致癌物质被做了严格限制。有关专家解释,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经臭氧(O3)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p><p>A.该过程中溴化物(Br-)得到电子</p><p>B.该过程中臭氧(O3)是氧化剂,溴酸盐(BrO3-)是还原剂</p><p>C.该过程中溴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p><p>D.该过程中溴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p><p>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p><p>A.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 = Fe3++2Cl-</p><p>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 Ca CO3+H2O</p><p>C.FeS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 Fe2++H2S</p><p>D.碳酸氢镁和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OH-+HCO3-= Ca CO3+H2O</p><p>11.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688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p><p>A.0.24molB.0.21molC.0.18molD.0.14mol</p><p>12. 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且X溶于水能电离出K+、Cr3+、SO42-,若将2.83 g X中的Cr3+全部氧化为Cr2O72-后,溶液中的Cr2O72-可和过量KI溶液反应,得到3.81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I-+14H+=2 Cr3++3I2+7H2O 。若向溶有2.83 gX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得到4.66 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p><p>A. K 2SO4 2Cr2(SO4)3 B. 2K 2SO4 Cr2(SO4)3</p><p>C. K 2SO4 Cr2(SO4)3 D. K 2SO4 1/2Cr2(SO4)3</p><p>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p><p>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p><p>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③⑥ D.③⑤⑥</p><p>14.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p><p>选项ⅠⅡ</p><p>AB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p><p>B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p><p>CB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Ba(OH)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p><p>D少量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少量AlCl3溶液滴入氨水中</p><p>15.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p>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Cl-存在</p><p>B.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p><p>C.加入Ba(NO3)2,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SO42-存在</p><p>D.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32-存在</p><p>16.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p><p>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p><p>C.溶液中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p><p>17.如下表所示,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p><p>不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p><p>A苯(甲苯)KMnO4(酸化),NaOH溶液分液</p><p>BNH4Cl溶液(FeCl3)NaOH溶液过滤</p><p>C乙酸乙酯(乙酸)KOH溶液,水分液</p><p>DCO3(SO2)Na2CO3洗气</p><p>1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p><p>图1 图2 图3 图4</p><p>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p><p>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p><p>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p><p>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p><p>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p><p>二、填空题(共46分)</p><p>19.(7分)〔︱〕(3分)物质的加热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基本操作。常用加热方式有3类:①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②通过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③通过水浴加热。以下10个中学化学实验中有的要加热,有的不要加热:</p><p>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食盐溶液蒸发制取氯化钠晶体</p><p>C.氯化铵与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D.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p><p>E.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 F.石油的分馏</p><p>G.苯与溴在铁催化下制取溴苯 H.乙醛溶液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p><p>I.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J.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p><p>其中:(1)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有 。</p><p>(2)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加热的有 。</p><p>(3)通常用水浴加热的有 。</p><p>〔‖〕(4分)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3 ③液态的醋酸 ④汞</p><p>⑤Ba2SO4固体 ⑥纯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 H5OH) ⑧熔化的KNO3,</p><p>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p><p>(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p><p>(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p><p>(3)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p><p>(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p><p>20.(10分)越来越多的食品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些毒奶粉竟然顶着国家免检产品桂冠。某品牌奶粉被鉴定为所含亚硝酸盐残留量高出正常值7. 8倍,长期食用可能致癌。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能发生如下反应:</p><p>2NaNO2+4HI=2NO+I2+2NaI+2H2O。</p><p>(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若有1.75 mol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p><p>化剂是_______mol。</p><p>(2)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编号)</p><p>(3)某厂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__________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填编号)</p><p>①NaCl ②NH4Cl ③H2O2 ④浓H2SO4</p><p>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1.(14分)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p><p>(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的顺序:b接___,___接___,___接a</p><p>(2)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p><p>(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p><p>(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序号)。</p><p>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p><p>(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AgNO3溶液</p><p>换成其它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p><p>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p><p>22.(9分)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p><p>阳离子K+ Na+ Cu2+ Al3+</p><p>阴离子SO42- HCO3- NO3- OH-</p><p>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p><p>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p><p>②将E溶液滴人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p><p>③进行焰色反应,仅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p><p>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只有A中放出无色气体,只有C、D</p><p>中产生白色沉淀;</p><p>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填空:</p><p>(1)写出B、D的化学式:B ,D 。</p><p>(2)将含l mol A的溶液与含l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p><p>(3)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 。</p><p>(4)在A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p><p>(5)向20mL 2mol/L C溶液中加入60mL E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沉淀,则E</p><p>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moI/L。</p><p>23.(6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6.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 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2023mol。</p><p>(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p><p>(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p><p>(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 :n(H2)= 。</p><p>20232023南昌市一中十中铁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答题卷</p><p>第( )考场 座位号( ) 高三( )班 姓名( )题号202320239座位号</p><p>答案</p><p>题号2023202320232023181-18得分</p><p>答案</p><p>19.(7分)</p><p>〔︱〕 ⑴ ⑵ ⑶</p><p>〔‖〕(1) (2) (3) (4)</p><p>20.(10分)</p><p>(1) (2)</p><p>(3)</p><p>21.(14分)</p><p>(1) (2) (3)</p><p>(4)</p><p>(5)</p><p>22.(9分)</p><p>(1) (2)</p><p>(3)</p><p>(4)</p><p>(5) moI/L</p><p>23.(6分)(1) (2) (3)</p><p>2023学年度南昌(一中、十中、铁一中)高三上学期</p><p>第一次联考化学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第小题3分,共54分)</p><p>1B 2B 3C 4A 5D 6B 7C 8D 9D</p><p>10B 11C 12C 13C 14D 15B 16D 17A 18D</p><p>二、填空题(共46分)</p><p>19.(7分)每小题全对得1分: ⑴BCJ ⑵EF ⑶HI</p><p>(1)④⑧ (2)②⑥⑦ (3)①③⑤⑧ (4)①②③⑧</p><p>20.(10分)每空2分:</p><p>(1)NaNO2 1.75 (2)②⑤ (3)② NaNO2+NH4Cl=N2+NaCl+2H2O</p><p>21.(14分)每空2分:</p><p>(1)e f d c (2)无水CuSO4 (3)吸收Cl2</p><p>(4)③①或①③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p><p>(5)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不褪色</p><p>22.(9分)(1)KNO3 ,(1分) CuSO4(1分) (2)Na2CO3(1分)</p><p>(3)Al3+ + 3H2O Al(OH)3(胶体)+3H+ (2分)</p><p>(4)Ca2+ + HCO3 + OH = CaCO3+ H2O (2分)</p><p>(5)0.5 和2.5 (2分,对1个1分)</p><p>23.(6分)(1)20. 0% (2)0. 5 (3)3︰2(各2分)</p><p>南昌三校2023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化学试题栏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昌三校2023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