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09:30:16

嘉峪关市一中2023学年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p>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以下是2023学年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4分)</p><p>1、2023年6月28日,第五期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医学专家呼吁:过量补锌致儿童性早熟,全民补碘也是不科学的,这里的锌、碘应理解为()</p><p>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同位素</p><p>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p><p>B.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p><p>C.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p><p>D.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p><p>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H2O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p><p>B.CO2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p><p>C.16gCH4与l 7gNH3所含原子数相等</p><p>D.32S与33S原子序数相同</p><p>4、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p><p>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p><p>B、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1NA</p><p>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p><p>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p><p>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p><p>A.准确称取0.2023g的NaOH固体配成2023mL浓度为0.20230 molL1的溶液</p><p>B.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p><p>C.用激光笔鉴别Fe(OH)3胶体和Fe(SCN)3溶液</p><p>D.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p><p>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1.2L氧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NA</p><p>B.常温常压下,22.4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p><p>C.常温常压下,0.5 molL1的乙酸溶液中,乙酸分子的数目小于0.5NA</p><p>D.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 NA</p><p>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p><p>A.pH=1的无色溶液:Na+、Cu2+、NO3-、SO42-</p><p>B.能溶解Al(OH)3固体的溶液:K+、Na+、HCO3-、NO3-</p><p>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K+、Fe2+、SO42-、Cl-</p><p>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Cl-、NO3-</p><p>8、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Na2CO3饱和溶液,其原因是 ( )</p><p>①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p><p>②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CO2,消耗酸的物质的量NaHCO3比Na2CO3少</p><p>③NaHCO3与酸反应比Na2CO3快得多</p><p>④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p><p>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p>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p><p>A.图Ⅰ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的操作</p><p>B.图Ⅱ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的操作</p><p>C.用图Ⅲ所示装置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p><p>D.用图Ⅳ所示装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p><p>10、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若X为Cl2,则C可能为FeCl3</p><p>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Cl3</p><p>C.若X为O2,则A可为硫化氢</p><p>D.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可能为CO2</p><p>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①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②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③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④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p><p>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p><p>12、下列关于Fe2(SO4)3的叙述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 )</p><p>A.1mol/L的 Fe2(SO4)3溶液中含有2NA个Fe3+(不考虑水解)</p><p>B.1mol的 Fe2(SO4)3和S2-反应可转移2NA个电子</p><p>C.在该溶液中,K+、NH4+、I-、SO42-可以大量共存</p><p>D.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Cu = Fe2+ + Cu2+</p><p>1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 +H2C2O4 +H2SO4 = 2ClO2+K2SO4 +2CO2+2H2O</p><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p><p>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p><p>14、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p><p>ANaCl=Na++Cl-;</p><p>NH3H2ONH4++OH-均属于电离方程式</p><p>BBa2++SO42-=BaSO4</p><p>HCO3-+OH-=CO32-+H2O 均可表示一类反应</p><p>C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p><p>DCl2+2NaOH=NaCl+NaClO+H2O;</p><p>3S+6NaOH=2Na2S+Na2SO3+3H2OCl2和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p><p>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p><p>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p><p>C.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3.5mol</p><p>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p><p>16、下面有关铜的化合物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CuSO4变成CuSO45H2O是物理变化</p><p>B.一定条件下,新制的Cu(OH)2浊液能与乙醛反应但不能与乙酸反应</p><p>C.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可生成Cu(OH)2</p><p>D.Cu2O遇硝酸可能会被氧化成Cu2+</p><p>1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p><p>A.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H)2+2H+===Fe2++2H2O</p><p>B.醋酸与NaHCO3溶液反应:H++HCO3-===CO2+H2O</p><p>C.向KI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Fe3++2I-===Fe2++I2</p><p>D.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p><p>18、某溶液中含有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p>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p><p>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p><p>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p><p>C.①③⑤ D.②④⑤</p><p>1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p><p>A.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p><p>B.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p><p>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p><p>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体为蓝色固体</p><p>20、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通过两试剂的互滴,不能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 )</p><p>A.NaAlO2和稀盐酸 B.NaHCO3和Ca(OH)2</p><p>C.NaOH和Al2(SO4)3 D.HCl和Na2CO3</p><p>21、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p><p>①②③</p><p>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p><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p><p>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p><p>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Cu2+</p><p>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p><p>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Fe3+===3Fe2+</p><p>22、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 )</p><p>A.向含 0.01mol KOH 和 0.01mol Ca(OH)2 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至过量</p><p>B.向 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 溶液至过量</p><p>C.向 KAl(SO4)2 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 溶液至过量</p><p>D.向 NaAlO2 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p><p>23、 2aLFe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b mol的BaCl2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向另外一等份加入足量NaOH固体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p><p>A.2b-c2a B.2b-ca C.2b-c3a D.2b-c6a</p><p>2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p><p>A.SO42- B.SO32- C.S D.S2-</p><p>25、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b处NaOH的体积为1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p><p>A.NaOH的浓度为0.6 mol/L</p><p>B.在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p><p>C.在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p><p>D.图中线段oa : ab=5 : 1</p><p>26、a mol Cu与含b mol 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一定是()</p><p>A.(b-2a) mol B.b2 mol C.2a3 mol D.2a mol</p><p>27、将9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到1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剩余4.8 g金属;继续加入1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 mol</p><p>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1</p><p>C.第一次剩余4.8 g金属为铜和铁</p><p>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100 mL,又得到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小于1.12 L</p><p>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p><p>二、填空题(46分)</p><p>28、(12分,每空2分)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图所示:</p><p>请你根据上图推断:</p><p>(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溶液可能呈______性(填酸、碱或中)。</p><p>(2)写出实验④中产生的沉淀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③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实验②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29、(10分,每空2分)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p><p>(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2)已知0.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p><p>(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___。</p><p>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 KBrO3</p><p>C.还原性:AsH3 D.还原性:X AsH3</p><p>(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p><p>30、(10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硼和铝位于同一主族,它们可以形成许多组成和性质类似的化合物,一种用硼镁矿(Mg2B2O5H2O)制取单质硼的工艺流程图如下:</p><p>回答下列问题:</p><p>(1)Mg2B2O5H2O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p><p>(2)溶液a、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p><p>(3)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写出步骤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步骤③中化学反应可以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BF3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酸性催化剂,BF3分子中B和F最外层的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_个。</p><p>31、(14分,每空2分)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p><p>Ⅰ.实验室欲制备0.3 mol Cu (NO3)2晶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p><p>甲:Cu Cu(NO3)2</p><p>乙:Cu CuO Cu(NO3)2</p><p>(1)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p><p>(2)乙同学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 装置(填字母序号)。</p><p>Ⅱ.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是否由Fe3O4、CuO组成</p><p>探究过程如下:</p><p>(1)提出假设:</p><p>假设1. 黑色粉末是CuO;</p><p>假设2. 黑色粉末是Fe3O4;</p><p>假设3. 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p><p>设计探究实验:</p><p>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p><p>①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溶液显蓝色。</p><p>②若假设2或3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p><p>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有红色沉淀产生,则假设3成立。请写出生成红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p><p>(2)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p><p>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假设2成立,则产生 现象;若假设3成立,则产生 现象。</p><p>III.由Fe3O4、FeO、CuO、Fe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86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p><p>28、(12分、每空2分)</p><p>(1)K+、SO42-、Al3+、Mg2+ 酸性</p><p>(2)Al(OH)3、Mg(OH)2 Al(OH)3+OH-===AlO-2+2H2O</p><p>(3)2Na2O2+2H2O===4NaOH+O2</p><p>(4)确定白色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而是硫酸钡沉淀</p><p>29、(共10分,每空2分)</p><p>(1)AsH3</p><p>(2)Br2</p><p>(3)AC (以上各2分)</p><p>(4) (4分)</p><p>30.(10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p><p>(1)+3(1分)</p><p>(2)NaHCO3 ;Na2SO4(不写化学式不得分。)</p><p>(3)Mg2B2O5H2O+2NaOH=2NaBO2+2Mg(OH)2</p><p>(4)B2O3+3Mg 2B+3MgO(不写条件扣1分)</p><p>(5)强酸制弱酸原理(只要符合逻辑均给分)</p><p>(6)6;8(每空1分)</p><p>31、(14分,每空2分)</p><p>Ⅰ (1)乙(2)B</p><p>Ⅱ(1)②溶液显血红色 有红色固体析出</p><p>(2)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无色(答出一点给1分)</p><p>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答出一点给1分)</p><p>Ⅲ 3.66g</p><p>分析:A、根据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来确定存在的离子;</p><p>B、根据电荷守恒结合A选项的内容来确定存在的离子;</p><p>C、根据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来确定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p><p>D、根据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含有的溶质.</p><p>解答:解:A、根据图象第一段,沉淀不是马上出现,可知一定有氢离子,酸碱中和反应是一切反应的优先反应,生成沉淀在后面溶解一部分,一定有铝离子,根据第三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不产生沉淀,证明是铵根离子,根据坐标得生成沉淀用了6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一体积的氢氧化钠,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三体积的氢氧化钠,还有三体积的氢氧化钠可能被三价铁离子消耗,也可能被镁离子消耗,所以不能确定是铁离子还是镁离子,即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一定有H+、</p><p>NH4+、Al3+,故A错误;</p><p>B、根据A的推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Al3+,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溶液中需要正、负离子,故一定有阴离子SO42-,不能确定钠离子是否存在,故B错误;</p><p>C、根据坐标得氢氧化铝溶解用了1体积的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1体积氢氧化钠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沉淀达到最大量共消耗7体积氢氧化钠,即消耗7mol氢氧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根据钠守恒,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3.5mol,因不确定原溶液是否存在钠离子,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至少为3.5mol,故C正确;</p><p>D、根据溶液中的离子的存在情况可知道,最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Na2SO4,还有偏铝酸钠,故D错误.</p><p>2023学年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优学化学网预祝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峪关市一中2023学年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