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
<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l分》</p><p>1.(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 做水的蒸馏实验时,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 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 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图的标志</p><p>2.(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后充分反应,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现象是()</p><p>A. 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 均匀、透明、紫红色 C. 均匀、透明、无色 D.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p><p>3.(3分)(2023秋?秀英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B.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 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D. 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p><p>4.(3分)(2023秋?广州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p><p>5.(3分)(2023秋?宿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氧化性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此元素可能被还原或被氧化 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不可以在同种元素间转移</p><p>6.(3分)(2023秋?邯郸期末)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火柴、滤纸、漏斗.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p><p>A. 蒸发 B. 萃取 C. 过滤 D. 蒸馏</p><p>7.(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2O4和NO2两种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体积比为2:1 B. 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原子个数之比为1:1 D. 氮原子个数之比为2:1</p><p>8.(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p><p>A. Na+、K+、SO42﹣、CO32﹣ B. Na+、K+、Cl﹣、NO3﹣ C. Cu2+、K+、SO42﹣、NO3﹣ D. Ba2+、K+、SO42﹣、Cl﹣</p><p>9.(3分)(2023秋?曲阜市校级期中)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B. 常温常压下,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 C. 1molFe与足量盐酸反应,Fe所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D. l00mLlmol/LNaCl溶液与50mL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p><p>10.(3分)(2023春?武侯区校级期末)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p><p>A. OH﹣+HCl═H2O+Cl﹣ B. Ca(OH)2+Cu2+═Ca2++Cu(OH)2 C. Fe+Cu2+═Cu+Fe2+ D. Fe+2H+═Fe3++H2</p><p>11.(3分)(2023?陕西学业考试)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p><p>物质</p><p>序号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3mol 0.2mol 0.1mol 2 0.1mol 0.3mol 0.1mol 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只有n(K+)相同 B. 只有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p><p>12.(3分)(2023秋?邯郸校级期中)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p><p>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钾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p><p>或仪器</p><p>A. A B. B C. C D. D</p><p>13.(3分)(2023秋?龙海市校级期末)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p><p>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p><p>14.(3分)(2023秋?崇文区期末)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p><p>A.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Mg+2H++2Cl﹣═MgCl2+H2 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Ba2++SO42﹣═BaSO4 C.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H2O+CO2 D. 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Fe+Fe3+═2Fe2+</p><p>15.(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p><p>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②③⑤①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④①⑤②</p><p>16.(3分)(2023春?海曙区校级期末)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取碘:2NO+O22H++2I﹣+NO2NO+I2+H2O2在这一过程中,每制取lmol碘时,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是()</p><p>A. 28g B. 16g C. 329 D. 46g</p><p>17.(3分)(2023?江西)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p><p>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p><p>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9分)</p><p>18.(14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现有以下物质:①KCl晶体 ②食盐水 ③液态的醋酸 ④I2 ⑤BaSO4固体 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融的NaOH⑨K2O ⑩SO2.请回答下列问题:</p><p>(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用序号).</p><p>(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用序号).</p><p>(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用序号).</p><p>(4)从②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分离④与⑦的混合液,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p><p>(5)请写出③和⑧中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p><p>(6)在标准状况下,L⑩与34.2g⑥中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p><p>19.(13分)(2023秋?宿州期中)实验室要配制480mL0.2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p><p>(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填选项的字母).</p><p>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漏斗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p><p>(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g.</p><p>(3)取用任意体积的该NaOH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p><p>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p><p>C.溶液中OH﹣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p><p>(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 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p><p>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p><p>②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p><p>③定容时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p><p>④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p><p>20.(8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K2SO4、FeCl2、CaCl2、K2CO3中的一中或几种混合而成,为鉴定其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p><p>(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p><p>(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p><p>(3)过滤,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盐酸时,沉淀全部溶解;</p><p>(4)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p><p>试判断:①肯定存在的物质有;</p><p>②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有;</p><p>③可能存在的物质有;</p><p>④写出第(4)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p><p>21.(14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Ⅰ.(1)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p><p>(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p><p>(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p><p>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显中性</p><p>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p><p>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过量</p><p>Ⅱ.实验室可以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式如下:KClO3+6HCl(浓)=KCl+3Cl2+3H2O</p><p>(1)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p><p>(2)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p><p>(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p><p>(4)若反应中被氧化的盐酸为1mol,则生成的氯气体积为(标准状况下).</p><p>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p><p>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p><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l分》</p><p>1.(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 做水的蒸馏实验时,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 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 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图的标志</p><p>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倾斜到一定程度话酒精就从燃烧的瓶口流出而且被点燃;</p><p>B、做水的蒸馏实验时,沸石可以防止暴沸;</p><p>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p><p>D、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腐蚀品的标志. 解答: 解:A、倾斜到一定程度话酒精就从燃烧的瓶口流出而且被点燃,故A错误;</p><p>B、做水的蒸馏实验时,沸石可以防止暴沸,所以要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故B正确;</p><p>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氢氧化钠同时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钠洗涤,故C错误;</p><p>D、盛放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腐蚀品的标志,故D错误.</p><p>2.(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后充分反应,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现象是()</p><p>A. 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 均匀、透明、紫红色 C. 均匀、透明、无色 D.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p><p>考点: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 卤族元素. 分析: 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发生Cl2+2KI═2KCl+I2,加CCl4,溶液分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色层在下层,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发生Cl2+2KI═2KCl+I2,加CCl4,生成的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色层在下层,下层为紫红色,</p><p>3.(3分)(2023秋?秀英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B.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 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D. 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p><p>考点: 臭氧;混合物和纯净物;胶体的重要性质.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p><p>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p><p>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p><p>D.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为混合物,只含一种物质的为纯净物. 解答: 解:A.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单质,故A错误;</p><p>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p><p>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p><p>4.(3分)(2023秋?广州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p><p>考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p><p>B、电离出的离子必须该化合物本身电离的,不是和其他物质生成的化合物电离的.</p><p>C、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导电.</p><p>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解答: 解:A、铜和石墨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p><p>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因为氨气、二氧化碳分别和水反应生成的氨水、碳酸电离出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不是氨气和二氧化碳电离出的离子而导电,所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p><p>C、氯化氢和氯化钠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但液态氯化氢和氯化钠固体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但氯化氢和氯化钠是电解质,故C错误.</p><p>D、蔗糖和酒精溶于水后,在水中以分子存在,导致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蔗糖和酒精溶液不导电,所以酒精和蔗糖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p><p>5.(3分)(2023秋?宿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氧化性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此元素可能被还原或被氧化 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不可以在同种元素间转移</p><p>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版权所有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A.还原剂具有还原性;</p><p>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p><p>C.根据元素得失电子判断;</p><p>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可以在同种元素间转移. 解答: 解: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故A错误;</p><p>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故B错误;</p><p>C.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得电子也可能失电子,所以此元素可能被还原或被氧化,故C正确;</p><p>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可以在同种元素间转移,如: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故D错误;</p><p>6.(3分)(2023秋?邯郸期末)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火柴、滤纸、漏斗.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p><p>A. 蒸发 B. 萃取 C. 过滤 D. 蒸馏</p><p>考点: 蒸馏与分馏;过滤;分液和萃取.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各种分离操作所需实验仪器,对比所提供的仪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该题. 解答: 解:A.蒸发用到三角架、蒸发皿、玻璃棒,提供的仪器能满足该操作,故A不选;</p><p>B.萃取需要铁架台、铁圈、分液漏斗、烧杯等仪器,提供的仪器能满足,故B不选;</p><p>C.过滤需要铁架台、铁圈、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提供的仪器能满足,故C不选;</p><p>D.蒸馏需要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酒精灯、蒸馏烧瓶、火柴、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锥形瓶,提供的仪器缺少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锥形瓶,不能进行试验,故D选.</p><p>7.(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2O4和NO2两种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体积比为2:1 B. 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原子个数之比为1:1 D. 氮原子个数之比为2:1</p><p>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版权所有 专题: 计算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可得物质的量之比,根据分子组成可得原子数之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以此解答. 解答: 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同,且M(N2O4)=2M(NO2),n(N2O4):n(NO2)=:=1:2,</p><p>A.气体的Vm相同,由n=可知,体积比为1:2,故A错误;</p><p>B.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分子数之比为1:2,故B错误;</p><p>C.分子数之比为1;2,则原子数之比为16:23=1:1,故C正确;</p><p>D.分子数之比为1:2,则氮原子个数之比为1:2,故D错误.</p><p>8.(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p><p>A. Na+、K+、SO42﹣、CO32﹣ B. Na+、K+、Cl﹣、NO3﹣ C. Cu2+、K+、SO42﹣、NO3﹣ D. Ba2+、K+、SO42﹣、Cl﹣</p><p>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离子,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p><p>A.CO32﹣离子与氢离子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p><p>B.Na+、K+、Cl﹣、NO3﹣离子之间不反应,且为无色的离子;</p><p>C.铜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p><p>D.钡离子能够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解答: 解: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离子,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p><p>A.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p><p>B.Na+、K+、Cl﹣、NO3﹣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且为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p><p>C.Cu2+离子为有色的离子,不满足溶液为无色溶液的条件,故C错误;</p><p>D.Ba2+、SO42﹣离子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p><p>9.(3分)(2023秋?曲阜市校级期中)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B. 常温常压下,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 C. 1molFe与足量盐酸反应,Fe所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D. l00mLlmol/LNaCl溶液与50mL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p><p>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版权所有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p><p>B.氧气和臭氧中都只含有氧原子,32g氧气和32g臭氧中都含有32g氧原子,含有2mol氧原子;</p><p>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1mol铁完全反应失去2mol电子;</p><p>D.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而1mol/L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 解答: 解:A.没有告诉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L/mol,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mol,故A错误;</p><p>B.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的质量都是32g,都含有2mol氧原子,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故B正确;</p><p>C.1mol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mol亚铁离子,反应失去了2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p><p>D.l00mLlmol/L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50mL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两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不相同,故D错误;</p><p>10.(3分)(2023春?武侯区校级期末)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p><p>A. OH﹣+HCl═H2O+Cl﹣ B. Ca(OH)2+Cu2+═Ca2++Cu(OH)2 C. Fe+Cu2+═Cu+Fe2+ D. Fe+2H+═Fe3++H2</p><p>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有:反应原理错误、化学式拆分错误、前后离子电荷不守恒、前后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守恒等,据此此进行逐一检查.</p><p>A、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都是强电解质;</p><p>B、氢氧化钙溶液中氢氧化钙完全电离;</p><p>C、铁置换铜发生置换反应;</p><p>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解答: 解:A、稀盐酸和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OH﹣=H2O,故A错误;</p><p>B、氯化铜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u2++2OH﹣=Cu(OH)2,故B错误;</p><p>C、铁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故C正确;</p><p>D、铁为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D错误;</p><p>11.(3分)(2023?陕西学业考试)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p><p>物质</p><p>序号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3mol 0.2mol 0.1mol 2 0.1mol 0.3mol 0.1mol 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只有n(K+)相同 B. 只有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p><p>考点: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根据两种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判断两种溶液的成分是否相同,如果两种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则两种溶液的成分相同. 解答: 解:①中n(K+)=0.3mol+0.2mol2=0.7mol,n(SO42﹣ )=0.2 mol+0.1mol=0.3mol,n (Zn2+)=0.1 mol,(Cl﹣)=0.3 mol,</p><p>②中n(K+)=0.1mol+0.3mol2=0.7mol,n(SO42﹣ )=0.3mol,n (Zn2+)=0.1 mol,(Cl﹣)=0.1mol+0.1mol2=0.3 mol,</p><p>所以①和②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K+)=0.7 mol,n(SO42﹣ )=0.3 mol,n (Zn2+)=0.1 mol,n(Cl﹣)=0.3 mol,所以成分相同,</p><p>12.(3分)(2023秋?邯郸校级期中)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p><p>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钾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p><p>或仪器</p><p>A. A B. B C. C D. D</p><p>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A.分层后,植物油在上层;</p><p>B.NaCl、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p><p>C.溴与四氯化碳的沸点不同;</p><p>D.二氧化碳、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 解答: 解:A.分层后,植物油在上层,则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可分离,故A正确;</p><p>B.NaCl、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应利用结晶法分离,不能选图中蒸馏装置,故B错误;</p><p>C.溴与四氯化碳的沸点不同,不能利用过滤法分离,应利用蒸馏,故C错误;</p><p>D.二氧化碳、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图中装置不能除杂,图中试剂应为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p><p>13.(3分)(2023秋?龙海市校级期末)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p><p>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p><p>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概念.版权所有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反应,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且反应过程中有离子的参加或生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可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3H2+2Al3+,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p><p>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p><p>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是离子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p><p>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可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A.;</p><p>14.(3分)(2023秋?崇文区期末)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p><p>A.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Mg+2H++2Cl﹣═MgCl2+H2 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Ba2++SO42﹣═BaSO4 C.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H2O+CO2 D. 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Fe+Fe3+═2Fe2+</p><p>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p><p>B.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p><p>C.碳酸钠应写成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p><p>D.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电荷、电子不守恒. 解答: 解: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的离子反应为Mg+2H+═Mg2++H2,故A错误;</p><p>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BaSO4,故B正确;</p><p>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的离子反应为CO32﹣+2H+═H2O+CO2,故C错误;</p><p>D.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故D错误;</p><p>15.(3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p><p>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②③⑤①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④①⑤②</p><p>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蓝色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钾不会出现现象最后鉴别等进行分析;先把带色的离子鉴别出来,在用该离子去鉴别其他的离子,再用鉴别出来的去鉴别后面的离子,依次进行. 解答: 解: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然后将硫酸铜滴入剩余的四种溶液中,一种会出现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钠,另一种会出现白色沉淀,是硝酸钡;然后将硝酸钡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没有现象的是氯化钾.</p><p>16.(3分)(2023春?海曙区校级期末)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取碘:2NO+O22H++2I﹣+NO2NO+I2+H2O2在这一过程中,每制取lmol碘时,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是()</p><p>A. 28g B. 16g C. 329 D. 46g</p><p>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①2NO+O2═2NO2、②NO2+2H++2I﹣═NO+I2+H2O,将①+2②可得4H++4I﹣+O2═2I2+2H2O,NO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以此分析. 解答: 解:设所消耗氧化剂的质量是xg,则①2NO+O2═2NO2、②NO2+2H++2I﹣═NO+I2+H2O,将①+2②可得4H++4I﹣+O2═2I2+2H2O,所以氧气和碘单质之间的关系为,</p><p>O2~~~~~~~~~~2I2</p><p>32g 2mol</p><p>17.(3分)(2023?江西)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p><p>A. 0.1(b﹣2a)mol/L B. 10(2a﹣b)mol/L C. 10(b﹣a)mol/L D. 10(b﹣2a)mol/L</p><p>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压轴题;守恒法. 分析: 由Ba2++SO42﹣═BaSO4、Ag++Cl﹣═AgCl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则确定原溶液中钡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再利用溶液不显电性来计算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则</p><p>Ba2++SO42﹣═BaSO4</p><p>1 1</p><p>amol amol</p><p>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p><p>Ag++Cl﹣═AgCl</p><p>1 1</p><p>bmol bmol</p><p>由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则原溶液中钡离子的浓度为=10amol/L,</p><p>氯离子的浓度为=10bmol/L,</p><p>根据溶液不显电性,设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x,</p><p>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9分)</p><p>18.(14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现有以下物质:①KCl晶体 ②食盐水 ③液态的醋酸 ④I2 ⑤BaSO4固体 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融的NaOH⑨K2O ⑩SO2.请回答下列问题:</p><p>(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②⑧ (用序号).</p><p>(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③⑤⑧⑨ (用序号).</p><p>(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⑥⑦⑩ (用序号).</p><p>(4)从②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A (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分离④与⑦的混合液,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D .</p><p>(5)请写出③和⑧中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OH﹣=CH3COO﹣+H20 .</p><p>(6)在标准状况下, 12.32 L⑩与34.2g⑥中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p><p>考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版权所有 专题: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 (1)据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即可;</p><p>(2)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p><p>(3)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该定义的前提必须是化合物;</p><p>(4)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需要通过蒸发操作完成;分离碘单质和酒精,需要通过蒸馏操作完成;</p><p>(5)醋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醋酸钾和水,醋酸在离子方程式中需要保留分子式;</p><p>(6)34.2g蔗糖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1.1mol氧原子,据此计算出需要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及标况下的体积. 解答: 解:(1)②食盐水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能导电,满足条件的有:⑧熔融的NaOH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p><p>故答案为:②⑧;</p><p>(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所以满足条件的有:①KCl晶体、③液态的醋酸、⑤BaSO4固体、⑧熔融的NaOH⑨K2O 是电解质,</p><p>故答案为:①③⑤⑧⑨;</p><p>(3)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满足条件的为:⑥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⑩SO2,</p><p>故答案为:⑥⑦⑩;</p><p>(4)从②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需要通过蒸发操作完成,所以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A;分离④碘单质与⑦酒精的混合液,需要通过蒸馏操作完成,所以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D,</p><p>故答案为:A; D;</p><p>(5)氢氧化钾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0,</p><p>故答案为:CH3COOH+OH﹣=CH3COO﹣+H20;</p><p>(6)34.2g蔗糖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蔗糖中含有1.1molO原子,需要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55mol,需要标况下二氧化硫的体积为:22.4L/mol0.55mol=12.32L,</p><p>19.(13分)(2023秋?宿州期中)实验室要配制480mL0.2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p><p>(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 C (填选项的字母).</p><p>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漏斗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p><p>(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 4.0 g.</p><p>(3)取用任意体积的该NaOH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BD .</p><p>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p><p>C.溶液中OH﹣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p><p>(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 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p><p>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偏高</p><p>②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无影响</p><p>③定容时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 偏高</p><p>④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偏低 .</p><p>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配制480mL溶液,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根据配制 500mL0.2mol/L NaOH溶液的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p><p>(2)根据n=cV计算出500mL0.2mol/L 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p><p>(3)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不受体积影响,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p><p>(4)根据c=分析判断误差,如果n偏小或V偏大则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解答: 解:(1)实验室要配制480mL 0.2mol/L NaOH溶液,实验室中没有480mL的容量瓶,需要选用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溶液为500mL 0.2mol/L NaOH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使用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不会使用的仪器为:C漏斗,</p><p>故答案为:C;</p><p>(2)500mL 0.2mol/L 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L0.5L=0.1mo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mol0.1mol=4.0g,</p><p>故答案为:4.0;</p><p>(3)A.根据n=cV可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大小有关,故A错误;</p><p>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故B正确;</p><p>C.溶液中OH﹣的数目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有关,根据n=cV可知,氢氧根离子的数目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有关,故C错误;</p><p>D.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溶液的密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故D正确;</p><p>故选BD;</p><p>(4)解:①未冷却即转移、定容,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配制溶液浓度偏高;</p><p>②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不变,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p><p>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高;</p><p>④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p><p>20.(8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K2SO4、FeCl2、CaCl2、K2CO3中的一中或几种混合而成,为鉴定其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p><p>(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p><p>(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p><p>(3)过滤,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盐酸时,沉淀全部溶解;</p><p>(4)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p><p>试判断:①肯定存在的物质有 K2CO3 ;</p><p>②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有 FeCl2、K2SO4、CaCl2 ;</p><p>③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NaCl ;</p><p>④写出第(4)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AgCl .</p><p>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FeCl2;</p><p>(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碳酸钡或硫酸钡;</p><p>(3)过滤,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盐酸时,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一定为碳酸钡,则一定含K2CO3,不含K2SO4、CaCl2;</p><p>(4)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为AgCl,因(2)中引入氯离子,则原溶液可能含NaCl,</p><p>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离子反应解答. 解答: 解:(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FeCl2;</p><p>(2)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碳酸钡或硫酸钡;</p><p>(3)过滤,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中加盐酸时,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一定为碳酸钡,则一定含K2CO3,不含K2SO4、CaCl2;</p><p>(4)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为AgCl,因(2)中引入氯离子,则原溶液可能含NaCl,</p><p>①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K2CO3,故答案为:K2CO3;</p><p>②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不含FeCl2、K2SO4、CaCl2,故答案为:FeCl2、K2SO4、CaCl2;</p><p>③由上述分析可知,可能存在的物质为NaCl,故答案为:NaCl;</p><p>④第(4)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及物质检验,把握信息中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离子之间的反应、离子颜色等为解答的关键,注意(2)中引入氯离子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p><p>21.(14分)(2023秋?兖州市期中)Ⅰ.(1)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p><p>(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2OH﹣+2H++SO42﹣=BaSO4+2H2O .</p><p>(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 A .</p><p>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显中性</p><p>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p><p>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过量</p><p>Ⅱ.实验室可以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式如下:KClO3+6HCl(浓)=KCl+3Cl2+3H2O</p><p>(1)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p><p>(2)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HCl (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 氯 (填元素名称).</p><p>(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 .</p><p>(4)若反应中被氧化的盐酸为1mol,则生成的氯气体积为 13.44L (标准状况下).</p><p>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版权所有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Ⅰ、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以此来分析.</p><p>Ⅱ、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KClO3中Cl元素由+5价变为+0价,HCl中Cl元素由﹣1价变为0价,由方程式可知当有6molHCl参加反应时,有5mol被氧化,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Ⅰ、(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BaSO4</p><p>(2)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溶液至显中性,氢离子的物质量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量相等,1mol的H+的同时产生1mol的SO42﹣,而电离1molOH﹣的同时产生0.5molBa2+所以硫酸根离子过量,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A选;</p><p>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二者等物质的量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OH﹣+H++SO42﹣═BaSO4+H2O,故B不选;</p><p>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NaHSO4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故C选;</p><p>故选A;</p><p>Ⅱ、(1)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ClO3中Cl元素由+5价变为+0价,HCl中Cl元素由﹣1价变为0价,起止于同一变化的元素,而且由方程式可知当有6molHCl参加反应时,有5mol被氧化,故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p><p>故答案为:;</p><p>(2)还原剂被氧化,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失电子的物质,也就是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得电子的元素发生还原反应,也就是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即为氯元素,故答案:HCl;氯;</p><p>(3)氧化剂是KClO3还原剂是HCl,而且6molHCl中只有5molHCl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答案为:1:5.</p><p>(4)设则生成的氯气体积为xL,由题意可知:</p><p>被氧化的盐酸~氯气</p><p>5mol 322.4L</p>
页:
[1]